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云冬  程瑾 《港工技术》2022,59(3):103-107
针对吹填土经真空预压处理后压缩率计算及预测难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的方法,推导得到了基于土的物理参数含水率、密度和土粒比重的吹填土压缩率计算公式。结合多个工程实例对真空预压处理后吹填土的含水率、密度及孔隙比与塑性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关系曲线用于吹填土真空预压处理后指标的预测,形成了由计算公式及处理后指标预测构成的吹填土压缩率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预测压缩率与实际监测压缩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吹填土压缩率的计算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云冬  朱文泉  程瑾 《水运工程》2022,(S2):136-140
为准确确定滨州港吹填土地基处理参数,采用渗透固结和真空预压2种试验方法研究滨州港吹填土的物理性质参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后吹填土的参数仅与固结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其初始状态无关,且各参数的变化速率在压力小于50 kPa时比压力大于50 kPa时快。渗透固结试验中100 kPa压力和真空预压试验中-100 kPa压力对吹填土的压缩效果基本相同,试验后各土样物性参数基本一致;如采用真空预压对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在不采取堆载等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吹填土的极限含水率为44%,孔隙比为1.23,密度为1.78 g/cm3。  相似文献   

3.
设计研发了可在吹填泥塘中勘探取样、监测作业的疏浚勘测平台,包括一系列取样、制样、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等装置。采取勘察取样、沉降监测、室内土工试验、模型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吹填土的物性指标法、分层总和法、一维有限应变法等计算方法,原位土沉降计算方法及软件计算系统,形成了吹填区吹填高程预测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将吹填高程预测系统应用于滨州港海港港区6#~8#泊位后方吹填区的吹填高程预测,结果表明,当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地基时,要达到3.5 m的交地高程,场地的吹填高程不应小于8.55 m。  相似文献   

4.
超软海底淤泥吹填地基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真空预压场地出水量的分析,研究了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的适用性.结合温州吹填地基处理工程现场试验,对该方法在超软海底淤泥吹填的欠固结土的加固效果及加固前后的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提高超软地基承载力方面可行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陈海军  吕琪  张松 《中国水运》2014,(5):321-323
浙东南沿海地区吹填土土性以粘粒为主,具有含水量高、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传统真空预压在此类吹填土地基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直排式真空预压作为一种改进方法,可弥补传统真空预压在吹填土地基处理上的不足,具有节省电力和中粗砂资源,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优点。文中以舟山某围垦区软基处理工程为案例,介绍了直排式真空预压施工工艺,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对土体加固效果进行分析,试验成果显示土体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可为类似的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长生 《水道港口》2019,(3):334-337
依托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某道路地基处理工程实践,真空预压加固效果采用现场取土、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对该区域土体地基承载力、不排水抗剪强度、锥尖及侧壁阻力、标贯击数、原状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等参数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真空预压处理后该区域原泥面10 m范围内土体的含水率、孔隙比、压缩模量、土体粘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地基加固效果显著;而原泥面10 m以下区域土体加固效果也有一定影响,但加固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深层真空振击法加固吹填软土的现场试验,主要对土体的Ps值、含水率、压实度、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和地基承载力等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测试。通过对加固前后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强度增长特性。经过处理,吹填土的地基承载力及压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说明该方法在吹填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顾勇  蔡建  朱治 《水运工程》2011,(5):127-131
分析吹填疏浚淤泥在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中排水及荷载变化的过程,根据土的卸载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后再设置砂垫层3种情况在地基处理后沿深度方向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发现砂垫层在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针对不同的工程需要,可采用多种施工工艺。以天津某吹填土地基加固工程为项目依托,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分析了直排式真空预压、常规式真空预压和增压式真空预压3种真空预压施工工艺的加固效果及区别,并开展经济性对比,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东疆港区吹填造陆区域由于吹填土质强度低,土质力学性能差,需进行地基处理。工程实践表明,真空预压是较为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由于港区道路、管线带、绿化带等不同区域的使用标准不同,在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控制参数。另外,直排法是在工程建设中探索的新工艺,采用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疏浚吹填施工中,如何快速降低吹填土的含水率是吹填区软基处理的一项关键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开展了基于泥沙流变学原理的脉动真空预压排水技术研究。通过大量室内小尺度单板排水模型试验,阐释了脉动作用对促进淤泥质软基脱水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脉动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提出了淤泥质软基处理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优于现行常用的真空预压排水法,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可减轻排水板通道的淤积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南港工业区港区航道挖泥结合吹填造陆工程为试验背景,采集吹填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对南港地区的吹填土流失率及相应控制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土颗粒粒径、泄水口挡板上过水厚度、吹入量、库容、流径等因素与流失率的相互关系,为今后规范编制和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程瑾  张云冬  张乾  张勇 《水运工程》2015,(11):155-159
设计真空预压法处理高、低液限黏土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研究真空预压法对某工程高液限黏土的适用性及其对高、低液限黏土两种土样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后各土样的含水率、孔隙比明显减小:密实性、强度明显提高;高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47.4%,低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22.9%。真空预压法适用处理本工程高液限黏土,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陆澄  别社安 《水道港口》2013,(2):163-168
收集天津新港海域16个工程323个淤泥原状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淤泥抗剪强度指标φ、c的变异特性,得到了物理指标与压缩指标、强度指标间的统计关系及经验公式,并利用A-D法对φ、c的概型分布进行检验。其成果为天津地区软土土性指标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连某港区高黏性超软吹填土采用常规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处理效果不佳,为寻求解决方案,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不同排水体、不同排水间距的室内对比试验和综合分析,得出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加固高黏性超软吹填土时排水体间距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天津港陆域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采用双曲线法推算固结度,提供卸载依据;分析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得到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31.9%;由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了解软基的加固机理;真空预压前后进行钻探取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十字板强度的变化情况,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现场试验,综合分析了真空预压影响区的孔隙水压、地下水位、沉降和侧向变形等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影响距离达28~41 m,影响深度达24 m;真空预压对周围影响与地质条件等有较大的联系,影响区插设塑料排水板后,地表沉降和表层位移降低约2/3,侧向位移降低约1/3;影响区为已真空预压加固区时,影响区土体变形模量因固结而增大,刚度提高,侧向变形显著降低,约为未加固影响区的6%.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双燃循环大型海运低速柴油机其重要参数的名义压缩比与有效压缩比[1]、理想绝热压缩压力与实际压缩压力[2]的差异,利用精确量测间隙容积(Clearance volume),探讨理想与实际的压缩压力比较差异,利用此一正确的机器设计参数,探讨如何加强维持最大有效压缩比以达设计最高压缩压力,提高低速柴油机正常出力。  相似文献   

19.
吹填超软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等工程特性,其工程试验是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大连某地区吹填超软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配制多组不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进行标准固结试验。对含水率变化与固结特性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含水率对其固结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规律,用于指导吹填超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近吹填淤泥采用二次处理技术加固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技术。从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材料性能参数、施工要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中3项关键技术: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以及分级真空预压技术。基于依托工程对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和直接施工成本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固效果较佳、相对二次处理技术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