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体船型破舱稳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体船的设计概念是通过采用大长宽比的主船体来有效减小兴波阻力,而由此带来的稳性损失由侧体来弥补.文章以一多体船方案为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分析了多体船侧体参数对多体船破舱稳性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在相同破损状况下三体船与五体船的破舱稳性.分析显示,侧体中心与主船体中心的横距越大,侧体中心离主船体中心的纵距越小,其破舱稳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2.
以55 m中尺度试验船为研究对象,开展风力助推转子和气层结构在不同风向角下产生的转子力矩对船体稳性的影响,以及内凹式气层结构对船体稳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横向来风对船体横倾影响最大,而首向来风10°左右时,转子产生的横向力矩最大;布置内凹式气层结构能提高船体稳性。该计算评估方法可为船体的稳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以为其他船舶布置转子和气层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CFD技术模拟了船池试验三体船型在不同速度下的粘性流场,计算中考虑了自由表面效应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侧体对应于不同纵横向位置时的9种三体船方案的总阻力.分析比较各方案的计算结果后,得出三体船阻力性能较优时侧体布局的一般规律,即侧体纵向位置变化对三体船静水阻力性能影响较大,当侧体横向位置不变,在较高速度时侧体纵向向后布置对阻力性能更有利.最后按阻力性能,从9种计算方案中得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文采用基于船体表面网格积分的方法计算船舶稳性,研究了侧体相对位置对非对称双体船稳性的影响规律。设置了20种非对称双体船片体布局方案,研究了侧体相对位置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规律。考虑非对称双体船的左右不对称性,分别研究了左倾、右倾两种横倾情况下,非对称双体船静稳性力臂、动稳性力臂、最大复原力臂、最大复原力臂对应的横倾角θm以及θm对应的动稳性臂ld随侧体位置变化的规律。期望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三体船侧体排水量比变化对三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基于RANSE方法,采用比较适用于三体船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利用VOF法捕捉自由液面,针对5种侧体排水量比方案,在不同傅汝德数下对三体船的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相应情况下的船体摩擦阻力及剩余阻力,分析比较剩余阻力曲线及自由面波形,结果表明,低航速下侧体排水量比的变化对三体船阻力性能影响不明显,中高航速下较小的侧体排水量比的三体船兴波阻力性能更佳;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三体船侧体位置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律  丛刚  王耀辉 《船舶》2012,23(4):23-27,37
基于二维半理论的计算软件TRIMARAN研究了侧体纵向、横向位置的变化对三体船运动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船体横摇惯性半径对三体船横摇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一套三体船侧体位置优化方案。通过在低速和高速两种情况下,对三体船侧体纵向、横向位置的变化对三体船的运动响应分析,可以看出:低航速下侧体应布置于靠近主体船艏的位置,有利于三体船运动性能的提升,高航速下则应将侧体放置于主体船尾。同时,根据横摇惯性半径对三体船横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体船的横摇半径越小越能增加三体船的横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高性能船型,三体船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侧体位置对三体船剩余阻力会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倾斜侧体对三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倾斜侧体三体船,并在拖曳水池中开展了相应的船模阻力试验。试验中,针对这种新型的斜侧体三体船,采用船模拖曳的试验方法测量了不同装载情况侧体多个倾斜角度下的三体船裸船体阻力。而后,依据傅汝德假定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讨论侧体倾斜角度对三体船剩余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侧体合适的倾斜角度有利于降低三体船的航行阻力,为此类船型的设计尤其是快速性方面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威 《上海造船》2014,(2):24-26
海洋辅助船抛起锚作业时产生较大拉力,会对船舶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应力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中抛起锚稳性衡准分析横倾力矩,进行抛起锚稳性计算。  相似文献   

9.
五体船是继当代三体船之后提出的又一种多体新船型,该新船型付诸实用前必须对其兴波特性和侧体布局减阻设计进行研究。根据五体船各片体的科钦函数线性叠加和坐标变换原理,提出了基于片体科钦函数展开的分项算法和基于片体科钦函数叠加的整体算法求解多体船兴波阻力,得出了单体船、三体船、五体船通用的线性兴波阻力公式。应用CFD通用软件进一步分析五体船阻力及片体兴波干扰特性,提出了基于CFD模拟的自由面波形观测的五体船片体布局优化,对各种侧体布局下的五体船兴波特性直观地定性判定。根据综合兴波阻力线性理论计算和粘性流体动力CFD求解所得五体船阻力结果及其特性,提出具有工程实用意义的五体船优化构型方案。研究表明,势流线性理论计算和CFD求解五体船阻力的方法和所得五体船优化构型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三体船构型复杂,侧体布局对其阻力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理论,利用SHIPMDO-WUT软件平台构建一种侧体布局自动优化方法。以某高速三体船为例,进行侧体布局的优化,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弗劳德数下,优化船较母型船的兴波阻力均有所下降,总阻力也相应减小。得出在4个不同弗劳德数下总阻力最小的侧体布局方案,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内容可为三体船减阻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烟大线火车渡船是航行于渤海湾地区的一艘滚客船,其航线的特点使该船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该船的设计,对其横向强度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作了初步探讨,其结论对设计该类船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桩码头设计是按弹性支承刚性梁法计算横向分力在各排架上的分配。但随着大直径桩的应用,桩基的水平刚度可比过去传统的小直径方桩增大许多倍,有些特殊的长分段码头其分段长度与平台宽度之比很大,是否无论码头分段多长、平台多窄、桩基如何选型及布置都能按刚性梁法计算分配排架横向分力?对此进行研究,解决了以下2个问题:1)在什么条件下可采用刚性梁法,在什么条件下应采用弹性梁法;2)当平台截面与排架水平刚度一定时,分段超过多少跨后,对减小排架承担的船舶撞击力或系缆力影响不大。有助于设计判断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并从有效减小排架横向分力的角度上考虑确定不宜超过的分段跨数,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国淇 《水运工程》2017,(11):26-28
Engelund弯道环流公式理论性强、国际上应用广泛,但底部边界条件假设不尽合理,致使公式不适用于粗糙床面。修正了底部滑移速度,提出河底横向湍流切应力形式,将两者用于边界条件。据此得到光滑和粗糙床面统一的弯道环流流速公式,改进了Engelund公式。改进公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且计算值与实测资料符合度优于前人公式。  相似文献   

14.
侧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震球  严周广 《船舶力学》2012,16(3):236-245
为研究侧向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采用CFD方法以四叶Ka型螺旋桨侧向推进器模型实验为依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吻合度高。在此基础上,模拟和分析零航速时不同螺距比、盘面比、通道长度和船艏两侧倾斜角度对侧向推进器流场和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推器通道长度对侧推器效率影响较大,在2D时,效率最高;侧推器进出口处两侧倾斜角度对性能也有影响,船艏水线与侧推器轴线的夹角大则效率高。另外,研究了有航速时,首侧推器受航速影响的规律并分析了侧推器失效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由于海洋超大型浮体的超大尺度、复杂的结构形式、恶劣的长期使用环境、所受的外部载荷时空变化剧烈和多样化的任务功能需求等特点,需要开展对海洋超大型浮体构型和结构形式的研究,其中稳性性能是确定超大型浮体构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超大型浮体的横向、纵向下浮体两种构型分别开展完整稳性分析,并对其稳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给出超大型浮体构型研究中关于下浮体布置朝向的建议,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舟林  王伟  方海滨 《船舶》2012,23(4):33-37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以54 000 dwt散货船为例,采用半舱段模型与全舱段模型进行横向强度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工况中舱段内货物压力、舷外水压力、波浪压力等作用下船体舱段结构的结构响应,并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对横向强度的建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弯道横向环流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弯道横向环流的形成机理,建立了180°矩形断面弯道的概化模型,据此来分析弯道水流环流的流态特征。根据环流强度在不同剖面的沿垂线分布情况和等值线图,分析了弯道环流强度。通过流场在弯道各种断面的情况,得出的弯道环流特性可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舰船甲板的变形,此文对甲板结构进行了简化,建立了甲板受力的数学模型。分别在舰船处于中垂和中拱两种状态下,对舰船甲板受横向载荷、总纵弯矩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船舶姿态控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机械式纵横倾姿态角测量装置已不能满足船舶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一种船舶纵横倾姿态数字化测量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方案,通过旋转变压器对船舶纵横倾姿态信息进行采集,经RDC-19222芯片对旋转变压器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进行数字转换,最终借由单片机的控制实现纵横倾姿态角度信息的实时显示。试验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测量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176KBC局部外板展开图和典型横舱壁为例,阐述优化详细设计板缝排列对生产工艺的影响及其优势,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