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车车辆与轨道电路的兼容性标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车车辆与轨道电路作为铁路系统的两大主要部分,其工作兼容性水平关系到运输安全及设备的维护。国际标准CLC/TS 50238-2规定了机车车辆产生的干扰电流的限值要求以及测试方法,我国仅对该标准进行了转标。然而该标准在欧洲属于待修改草稿标准,其权威性和合理性仍未得到证实,尤其是对于我国机车车辆和轨道电路兼容性测试和评判指标的适用性仍未可知,在进行转标过程中也未对适用性进行考虑。因此本文就该标准进行分析,结合某型动车组的轨道电路兼容性测试对该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由TBTC(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为确保改造期间的平稳运营,提出了兼容性车载系统方案.介绍了不同制式下车载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兼容性车载系统的系统结构、组成模块及内外接口,并描述了兼容性车载系统的安全评估框架.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该兼容性车载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5月21日23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所)主起草的3项国家标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台架试验方法》、《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第2部分:安全性的应用指南》和《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第3部分:机车车辆RAM的应用指南》审查会在北京召开,这3项标准全部通过审查。  相似文献   

4.
正由我国主持的2项铁路IEC国际标准IEC 61991:20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和IEC63076:201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无轨电车电气设备安全性要求与受流系统》已通过投票正式颁布。IEC 61991:2019是机车车辆电气安全防护的基础标准,规定了机车车辆上用于保护人员免受电击的电气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制造要求,涵盖电压等级分类、防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标准GB/T 25117(所有部分)—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分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标准IEC 61377(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目前IEC新标准IEC61377:2016《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已发布实施。在我国国家标准修订前,存在IEC新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共存的情况。通过研究IEC新标准与旧标准的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IEC新标准,修订我国国家标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标准GB/T 25117(所有部分)—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分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1377(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目前IEC新标准IEC 61377:2016《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已发布实施。在我国国家标准修订前,存在IEC新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共存的情况。通过研究IEC新标准与旧标准的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IEC新标准,修订我国国家标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铁道技术监督》2004,(8):45-46
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现发布《铁道客车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轨道电路通用技术条件》、《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铁道客车车厢用灯第1部分:卧铺车厢用ELD地灯》、《弹条Ⅰ型扣件第五部分:弹条Ⅰ型、Ⅱ型扣件挡板座》等5项铁道行业标准修改单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理解GB/T 21561.2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2部分:地铁和轻轨车辆受电弓》,从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作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等方面,对比分析标准2018版与2008版的主要区别,为受电弓生产企业、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车车辆和列车检测系统的兼容性涉及行车安全,欧洲TSI中对其有明确的要求和配套标准,近年来中国国内也制定了类似标准,但以修改采用IEC或EN相关标准为主,总体上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了国内外机车车辆和列车检测系统兼容性标准和相关欧洲研究项目等资料,对标准的演进和完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选取当前标准制定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历经20年,欧洲包括EN 50238系列和EN 50617系列的兼容性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TSI中关于欧洲频率管理(FrM)的开口项也已初步关闭。IEC仅针对EN 50238第1部分制定了IEC 62427标准,而中国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并不完善。建议立足中国铁路特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系统测试,确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干扰电流限值,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CTCS-2、ETCS-2和CTCS-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不同特点,在CTCS-2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满足200~350 km/h列车运行速度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235).CTCS-235系统利用CTCS-2系统设备,通过增加轨道电路列控信息、改变闭塞分区设置等方法,解决了满足300~350 km/h列车运行控制信息量和列车安全追踪间隔问题,实现对200~350km/h列车安全控制.同时,CTCS-235系统克服了ETCS-1点式系统实时性较差的缺点;避免了CTCS-3系统由于轨道电路传输信息和GSM-R传输信息不兼容,造成ETCS-2 与CTCS-2兼容性实现复杂等问题.CTCS-235系统结构简单,兼容性好,便于实现,成本低廉.本文阐述CTCS-235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满足300~350 km/h列车控制信息量、闭塞分区设置、兼容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将CTCS-235系统的性能和特点与 CTCS-2、ETCS-1和CTCS-3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介绍EN 16989:2018 《轨道交通铁路车辆防火成品座椅防火性能试验》标准实施背景。基于成品座椅燃烧试验设备、试验样件、试验过程及其考核指标等,对比分析EN 16989:2018,EN45545-2:2013+A1:201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防火性能要求》和CJ/T 416—201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防火要求》 3个标准中的成品座椅燃烧试验方法及其差异,为轨道交通车辆座椅防火设计及其试验验证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GB/T 21413.1—201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是轨道交通领域机车车辆电气设备方面的基础标准。主要介绍标准修订背景,分析新旧标准的技术差异,重点分析特性值符号、温度限值、电磁兼容、介电强度、湿热试验等内容,为标准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铁道行业标准《列车通信网络》和《电磁兼容性》审查会于2001年9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并得到一致通过。审查会由铁道部科教司主持。陈春阳副司长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尽快完善和制定列车通信网络和电磁兼容性标准,为整个机车车辆行业向世界水平看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EN 45545-2:2020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结合地铁动车组蓄电池箱的特点,开展蓄电池箱通风与防火安全方案设计。对蓄电池箱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蓄电池箱防火性能满足要求,可为后续地铁动车组蓄电池箱防火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heck方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过程信号系统-Check方式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系统以射频通信技术来完成列车检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间闭塞、车站联锁及调度监督3个子系统。不用传统的轨道电路而用射频通信技术来检测列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为无线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也为进一步研究Check方式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二号线岔区轨道电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地铁二号线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引进美国US&S公司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该系统包含2类轨道电路:①AF-904数字移频键控(FSK)轨道电路,用于正线区段;②50Hz工频(PF)轨道电路,用于正线联锁区的道岔区段。正线AF-904数字FSK轨道电路的列车检测和机车信号是由同一套设备完成,其工作原理与国内移频  相似文献   

17.
上海轨道交通线ATC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的信号控制系统各不相同。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明珠线一期)以及5号线(莘闵轻轨交通线)的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在轨道电路、微机联锁、ATP、ATO、ATS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上海轨道交通线ATC系统所应采取的制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实施GB/T21413.1—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和GB/T21413.2—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应该注意的,有关环境温度、性能检测、温升、标称电压和额定电压、海拔高度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澄清一些误解,帮助设计人员正确认识和理解标准,以利于机车车辆电气设备基础标准更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日本铁路技术研究院(RTRI)与日本信号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用于单轨线路被称作 Combat 的计算机和微波应答器辅助列车控制系统。Combat 用无线而不是轨道电路检测列车。设计 Combat 是为了满足对低成本信令系统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这种低成本的信令系统比运用轨道电路的传统系统维修少。日本支线运行的特点通常是交通量低、车列短和轻量列车数量的增加,这些列车可能导致使用轨道电路的列车检测问题。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一直在开发中。例如: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和无线辅助列车控制系统(Carat),而日本铁路东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列车管理和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6~18日,《机车车辆工艺》杂志组织召开了2017轨道交通"四基"论坛暨第六届《机车车辆工艺》理事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行业(中车一、二级子公司及配套企业)110家单位共计170余人参加。《机车车辆工艺》理事会会长、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笃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介绍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发展要求,以及公司在工业"四基"方面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