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是对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选型、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开发的基础,对整个汽车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并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传统发动机、动力耦合装置、动力传输装置以及电动机/发电机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双模式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的功率分流特点,分析传动系统各部件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机械损失在内的传动系统效率模型。利用效率模型,提出基于整车瞬时效率最优的控制策略,此控制策略可在保证电池SOC稳定的同时,通过对发动机和电机的控制,使整车瞬时效率最高。通过对车辆的建模与仿真,验证了此控制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效率,降低车辆油耗。  相似文献   

3.
使用高速储能飞轮的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和分析了直接影响使用高速储能飞轮的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为这种车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波  滕培智 《上海汽车》2006,(6):33-35,38
概述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的概念,分析了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总结了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指出智能控制技术已成为汽车整体控制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结合行星机构的动力耦合功能和无级变速器的连续速比调节特性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方案,运用模拟杠杆法确定了4种结构紧凑、能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多种工作模式需要的新型传动系统.分析了新型传动系统在汽车各种行驶工况下的多种工作模式及其动力传递路线和在各工作模式下的耦合特性,为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与仿真奠定基础.与丰田THS、通用TWO-MODE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型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能量流,对传动系统类型的选择、设计和控制策略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行驶工况和自身状态这2种因素,对3种传动系统的能量流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选择、设计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述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的特点,给出了以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为驱动动力的城市公交车辆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建立了采用这种传动方式的汽车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出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应用于汽车驱动时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工程车辆牵引动力学概述及其研究回顾(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1工程车辆的性能指标及其实现方法。牵引型车辆的总体性能指标为动力性、经济性、作业生产率,要求车辆工作中发动机功率充分发挥且有最好的燃料经济性,传动系统有最好的效率,整个车辆有最好的作业生产率。车辆作业生产率通过附着重量与行走机构滑转率的合理匹配来实现,与传动系统间接相关。因此,对车辆传动系统的综合性能要求主要为动力性、经济性,这一点无论对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还是液压传动都应该是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分流特性,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用SimulationX软件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0~100 km.h-1加速时间为9.89 s;在EUDC和ECE15工况下的等效百公里油耗不大于5.24 L;所建立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加速性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AT汽车动力传动系动态工况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态工总模拟的原理,开发了可对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的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汽车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为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和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吴江 《上海汽车》2009,(8):35-38
文中首先对汽车品牌4S店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4S店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优、劣势.针对克服劣势的对策,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思路.再对汽车品牌4S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明确4S店发展呈现集团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是核心,品牌是目标;关注售后环节,体现增值服务"的观点,并以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危险感知能力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评估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提升危险感知水平判别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模拟驾驶技术的危险感知能力影响分析方法和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设计3种常见交通冲突场景,采集模拟驾驶中驾驶人的多维度驾驶行为特征数据,并分析危险感知能力与驾驶行为的相关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驾驶人对行人的危险感知能力较弱,易发生碰撞事故;驾驶人在危险场景中的车速(p=0.01)、制动反应位置(p < 0.01)以及反应时间(p < 0.01)与危险感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XGBoost算法识别能反映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重要特征变量,并构建以制动反应位置、反应时间、车速、刹车深度,以及加速度为指标的驾驶人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与LightGBM、支持向量机(SVM),以及逻辑回归(LR)等算法分类预测性能的对比分析,评价危险感知模型的判别精度,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84.8%、F1值为83.4%、AUC值为0.959,优于LightGBM(准确率为78.8%、F1值为76.7%、AUC值为0.924)、SVM(准确率为57.6%、F1值为42.2%、AUC值为0.859),以及LR算法(准确率为69.7%、F1值为65.5%、AUC值为0.836)。所提方法可为判别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及其对驾驶行为模式的影响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客车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再结合电机热平衡管理和冗余设计理念,研发了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高效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通过精准设计双绕组电机定转子结构,实现电机双源输出。扭矩叠加,整车动力性大幅提升,同时形成转矩耦合高效区,拓宽电机整体高效区占比,降低整车能耗,提高整车经济性。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实现电机两套绕组的分时驱动,确保电机温升和损耗始终处于较低状态,并保障了整车动力的不间断运行。  相似文献   

14.
节理岩质边坡长短相间锚杆支护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该公路边坡的地质情况,并对节理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进行阐述;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建立正交试验模型,确定了锚杆支护系统的优化方案为:锚杆相间布置,长度分别为6 m、2 m,倾角均为20°,并将得到的结果与普通等长锚杆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软件计算边坡加固后的安全系数为1.29,处于稳定状态,岩体的位移场变得均匀和连续,节理面处的较大位移受到抑制,边坡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某隧道穿越F4-5、F2-6宽张断层破碎带,右洞长6350 m,左洞长6336 m,超前探孔最大涌水量为1650 m^3/h,静水压力右洞为4.3 MPa,左洞为4.8 MPa,围岩为Ⅲ级安山玢岩。为解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高压涌水问题,施工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预注浆技术,纵向加固范围为41 m,径向加固范围为轮廓线以外8 m,注浆终压为水压的2~3倍,浆液扩散半径为2 m。通过对注浆材料的灵活运用、注浆顺序的优化等措施,总结并提高了目前帷幕注浆施工工艺和技术,加快了扫孔、注浆的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达到了最佳的注浆效果和工效,确保了该隧道顺利通过高压富水宽张破碎带,供类似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旧路基加宽易导致路基发生差异性沉降而形成裂缝的问题,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加宽路基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土工格栅加筋对加宽路基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未加铺土工格栅时,原路基地表沉降曲线呈勺形,最大沉降出现在路肩处;地表水平位移曲线呈S型,以路基中心13 m为界,左侧水平位移指向内侧,最大位移为18 mm,右侧水平位移指向外侧,最大位移28.10 mm。对比不同加铺土工格栅方案对加宽路基性能的优化可以看出,铺设土工格栅来减少路基沉降效果和降低地基中应力获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但能够较好地减少路基的水平位移量。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第1/4/5组合,即下部铺设两层,顶部一层加铺土工格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耀平 《隧道建设》2020,40(3):299-305
为早日建成跨越渤海海峡的快速通道,首先,介绍科学的比选方案,并提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概念,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根据 渤海海峡海况与地形地质特征,建立通道范围内烟台—大连间A、B、C、D 4 条可能路径的平面线路走向和纵断面模型;最后,通过线 路方案比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海底高架、沉管铺设或海底浅埋是较为经济、理想的方式,优于海底隧道; 2)A 线全长约110 km,经由海域最深处88 m,50%以上线路需要按海底隧道真空管道方式建设; 3)B 线全长约106 km,海底平缓,最深处67 m; 4)C 线全长约134 km,最深处66 m,自然纵坡小; 5)D 线全长约173 km,最深处51 m。建议将B 线、C 线作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线路重 点方案予以论证和考虑。  相似文献   

18.
傅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23-124,137,13
该文指出:据统计分析,目前公路桥梁的下部结构基础施工中,大部分采用的是桩基础。桩基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能将上部结构荷载有效地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在很多程度上减少基础沉降。但是桩基础的施工,通常是在地面下或水下进行施工的,施工的工序比较复杂,质量控制难度比较大,稍有不慎易产生断桩等严重缺陷。因此,对桥梁桩基础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5):12-13,34
根据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数据,分析2010年车市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给汽车行业有关部门提供参考。采用了“车市波动分析法”,制作出以季度为单位的新的参数表,用扩张系数足值判断车市走势。分析后指出,虽然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增幅较大,但扩张系数K大幅度回落34%,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存在供大于求,增长率大幅回落风险,建议适当降温。认为2010年汽车产销量1568~1600万辆是一个按良性循环正常运行的稳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上的脚踏板属于安全件,在整车上比较重要。脚踏使用频繁,若是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驾驶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根据实际工作实践,文章以某轿车为例,对脚踏板布置进行要点综述,为布置脚踏板提供参考,脚踏板布置合理,不仅要满足脚踏板侧向间隙的法规要求,也要结合踏板落差、踏板的长宽高及脚踏板初始位置尺寸等经验要求进行布置。经过实车验证,该轿车脚踏板布置合理,说明经验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