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齿轮件硬化层深太浅不能抵消破坏应力,太深将会增加零件脆性,将齿轮件的硬化层深设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综合力学性能。在实际的齿轮热处理生产控制环节中,应结合图纸要求、加工过程、经验数据等具体因素,考虑调整范围,将其硬化层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巴西依顿齿轮是公司新开发的外贸产品,在热处理试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齿轮内孔磨后硬化层要求普遍非常高,尤其是行星齿轮31336700这一产品,因为其孔径较深,采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工艺,基本无法同时满足齿面和孔径的硬化层技术要求;b.产品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后齿根部位表面非M组织及内氧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汽车用齿轮钢及其应用技术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才 《汽车技术》2004,(10):22-26
从齿轮的高强度化、高精度化和低成本3个方面介绍了齿轮材料及包括热处理、形变强化和表面处理等在内的齿轮制造技术领域的较新的进展情况。在齿轮的高强度化方面,除了正确运用各种合金元素外,合理的热处理和强化处理是很有效的;在高精度化方面,介绍了从钢材和热处理工艺着手减小变形的方法,以及氮化齿轮和感应淬火齿轮的最新进展,同时简述了热处理变形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降低齿轮制造成本方面主要介绍了冷锻齿轮用钢和高温渗碳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带内齿和内花键的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变形规律,对这几类汽车齿轮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全面和有创新性的研究,从齿轮原材料淬透性、齿坯预备热处理工艺、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热处理变形校正措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阐述,解决了这几类齿轮的热处理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渗碳齿轮的磨削裂纹一般是指齿轮在热处理渗碳、淬火及回火后在机械加工磨削过程中,齿轮的齿面、花键侧面产生的表面裂纹。裂纹的产生将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使齿轮报废。通过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磨削加工质量,可以获得合格的显微组织,降低磨削加工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渗碳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导致渗碳齿轮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的动力参数是齿轮次表面所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与其表面硬度的比值,减小该比值可延缓齿轮表面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过程,提高齿轮疲劳寿命.分析了强化喷丸工艺对渗碳齿轮次表面所受τmax和表面硬度的影响,通过强力喷丸引入的冷作硬化可使渗碳齿轮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引入的高残余压应力可使渗碳件次表面所受的τmax显著减小.试验表明,齿轮渗碳后再按最佳工艺进行强化喷丸后,可显著提高齿轮表面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7.
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影响齿轮热处理变形的因素众多,包括齿轮加工、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减小齿轮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其中齿轮设计、材料的淬透性、晶粒度的控制,预先热处理工艺以及模压淬火工序是解决齿轮热处理变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喷丸硬化提高渗碳齿轮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涛 《汽车技术》1995,(6):30-35
研究表明,采用喷丸硬化工艺是一种改善渗碳材料表面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渗碳齿轮的疲劳强度,介绍了日本ISUSZU汽车研究中心在汽车齿轮上应用喷丸硬化工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喷丸硬化的处理效果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变速齿轮在传递动力过程中,啮合齿面之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齿根部既承受冲击载荷又承受交变应力的作用,因此对齿轮的材料选择、表面硬度、心部硬度以及齿轮的畸变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变速齿轮加工工艺较先进.但热处理后的几何形状变化仍是技术难关,它涉及到材料、机加工精度和热处理工艺等诸多方面,据文献介绍,其中材料因素的影响约占35%~40%,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双联齿轮是手动变速器的关键零件,对整个变速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选料、毛坯成形、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各个流程着手,介绍并分析了双联齿轮的主要加工成形工艺,结果表明精选原材料27 CD4、采用双向挤墩一次成形锻造方式、碳氮共渗后喷丸处理,可使齿轮齿面硬度达730 HV10、心部硬度达500 HV50,硬化层深达0.4~0.65 mm,金相组织及齿向变形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邵延昕  王逊 《汽车技术》2000,(9):24-25,30
针对汽车传动器齿轮热处理后会发生变形,造成齿轮的齿形、齿向和跨棒距等误差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齿轮变形的因素,通过热处理变形试验对齿轮热处理前、后的参数进行测量,并对不合格参数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对SAE8620RH低碳渗碳齿轮钢的热处理渗碳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实现了符合国外技术要求的渗碳有效硬化层深、硬度、金相组织等各项指标,同时将渗碳淬火温度由原工艺的860 ℃降低到840℃,从而减小了因淬火温度过高带来的变形影响.经批量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各项热处理指标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齿轮钢原材料及齿坯的各项质量指标对汽车齿轮热变形的影响。原材料方面,详尽论述了通过淬透性及宏观、微观偏析等质量指标的控制来减少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的变形;齿坯方面,着重介绍了通过控制锻造流线及正火组织质量指标减少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试验情况;另外,概述了上述各因素影响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某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在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体淬火热处理过程中,模拟工艺参数、渗碳气氛流量、强渗与扩散时间及其比例等因素对齿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选用ECM低压真空渗碳设备,运用mini渗碳工艺原理,合理设定工艺模拟的最大饱和碳浓度、富化率等参数,根据模拟工艺调整强渗、扩散时间、渗碳与扩散时间比、终扩散时间,并优化制定渗碳介质流量,调整渗碳节拍,在保证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可显著改善齿角残余奥氏体含量(由7级改善至3级),并有效控制有效硬化层深(位于中差),使齿轮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轴齿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技术的设备系统、工艺原理及实施过程,阐述真空热处理技术应用优势,分析真空热处理技术与传统可控气氛热处理技术的差异;针对变速箱齿轮热处理后变形控制对后续加工和装配工艺有较大影响,分别从材料、气淬压力、预冷温度、装炉方式等多个维度讨论研究某变速箱齿轮渗碳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控制齿轮热后变形的一般办法,保证轴齿产品质量,为变速箱轴齿真空热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经渗碳热处理和经过渗碳热处理两种焊前状态的齿轮进行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齿轮激光焊缝组织与缺陷,试验分析了焊缝硬度、拉伸、扭转等机械性能和焊接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17.
某商用车变速器在台架试验中多次发生副箱中间轴齿轮早期失效,为解决失效问题,对失效中间轴进行了电镜、硬度、硬化层深度、表面残余应力、金相组织等检验,对其失效特征和失效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间轴齿轮发生的早期失效为拉伤和剥落,引发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中间轴齿轮分度圆和齿根圆角之间区域存在磨削烧伤,磨削烧伤造成齿面磨削退火和二次淬火,诱发中间轴齿轮齿面早期失效。根据该分析结果指导中间轴齿轮磨削工艺改进,避免齿面磨削烧伤发生,解决中间轴齿轮早期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重型汽车驱动桥锥齿轮疲劳性能的考核,主要是进行轮齿的弯曲疲劳性能考核。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轮齿折断,齿轮将完全丧失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功能,因此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考核非常重要。试验表明,齿轮材料与主要加工工艺对其疲劳性能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渗碳钢的化学成分、钢的纯净度和锻造。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表面强化、机械加工等工艺。  相似文献   

19.
汽车齿轮热处理车间环保、安全防火、防爆的设计与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齿轮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热量及油烟等有害气体(包括粉尘等),并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在满足现代化生产纲领的条件下。汽车齿轮热处理车间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消除和控制生产性有害因素,将其设计成高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防火、防爆及少(无)环境污染等功能体系的现代化汽车齿轮热处理车间。  相似文献   

20.
评定碳氮渗齿轮质量好坏的主要参数是渗层深度、表面碳浓度和渗层中碳浓度梯度,而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渗层深度、合适的表面碳浓度及平缓的碳深度梯度,除了要有正确的碳势、温度和渗碳总时间外,还要有合适的强渗时间与扩散时间之比。齿轮早期磨损点蚀的原因很多,齿轮精度、材料和热处理规范及润滑油选择不当都会造成齿轮早期磨损点蚀。研究齿轮渗碳层深度超出21.67%是否会导致齿轮点蚀,通过正交试验、工艺参数研究、金相检测及碳化物分析,找出合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