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唐建 《时代汽车》2023,(10):189-191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遇一辆肇事车辆存在多名当事人,但因缺乏视频资料且证人证言相互矛盾或无法询问的情况下无法明确谁是驾驶人,根据事故调查需要,交警部门需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明确谁是驾驶人,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是指根据案情,对与事故相关的现场、车辆、伤亡人员进行勘验后,依据勘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涉案者在事故发生时所处行为状态书面意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涛 《汽车运用》2007,(2):48-4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然而,第三者强制险最高金额有限,对造成严重伤亡的交通事故执行赔偿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2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除检验、鉴定外,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这就意味着,交管部门不能长时间扣留事故车辆,也无权责令事故当事人缴纳保证金。为防止事故责任人隐匿、转移财产造成执行困难,申请诉前保全,就成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害的一个重要救济手段。现就搞好诉前保全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RTA是英文Road Traffic Accidents的缩写,中文含义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交通事故现场是当事人特别是驾驶员的法定义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这样做,有利于交通管理机关的现场勘查、采集证物,客观地、实事求是的分析事故原因,为办案人员提供事实根据,以法律为准则、认定当事人各方所应负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为确定人、车、路及环境等众多因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原则上应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检验,以确认事故车辆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机件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是否具有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均有相应规定。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检验结果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的依据之一,同时也关系到事故车辆保险理赔。而制动性能是车辆安全性能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下面谈谈事故车辆制动性能的判断准则及其检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林 《驾驶园》2012,(4):90-90
3月13日10时许,宁夏石嘴山市河滨-T型路口发生两车相撞事故。接到指令后大队事故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经现场勘查,一辆蒙B牌重型半挂牵引车由西向东右转弯,与一辆由北向南直行的宁B牌轻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造成宁B牌轻型普通客车驾驶人受轻伤,车辆驾驶室严重损害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章法 《驾驶园》2009,(8):84-86
交通事故都是突然发生的,而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大多没有法律专业知识。事故发生之初,当事人就面临许多从未处理过的问题,比如是由公安机关调解还是诉讼解决好?多久能拿到事故认定书?对认定不满意有什么办法?这些问题也是笔者接受相关咨询时遭遇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最常询问的。只有在事故之初就妥善应对,遭遇交通事故的受害方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斜碰撞再现反推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积累的交通事故调研经验,通过建立轮胎侧偏特性模型、四车轮车辆运动仿真分析模型,解决车辆轮胎印迹内的垂直载荷分布不同的问题,以及由地面多种因素对车辆运动产生不同影响的问题和车辆本身复杂的受力问题,达到事故再现的目的。通过反推计算车辆在碰撞事故发生时的运动状态,可以科学的再现车辆斜碰撞事故发生的过程,明确当事人的事故责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最后通过运用车辆碰撞分析软件PC-crash,结合具体的交通事故实例,验证了关于汽车斜碰撞反推计算理论的研究结果在实际的交通事故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车辆间的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很多受到损失的当事人只得到了事故车辆维修方面的经济补偿,那么,您是否了解还应该得到车辆减值方面的补偿呢?就此问题我刊采访了李湘军律师。  相似文献   

9.
蔡海  林淼  张新  胡林 《公路与汽运》2024,(1):1-10+16+161
为优化智能车辆感知视场,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的事故案例为基础提取22种交叉口乘用车典型事故场景,在交叉口典型乘用车事故仿真场景中提取来车相对于主车的极限相对位置并将其转换为车辆安全通行下最小感知区域;为实现基于场景安全通行的智能车辆感知视场配置,建立场景安全通行需求的智能车辆感知视场配置框架并提出感知视场配置求解方法;在对感知元件进行功能建模后,使用视场配置方法求解场景安全通行下感知元件组合方案;最后使用感知区域覆盖率、目标有效感知率对该感知元件组合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搭载该感知元件组合方案的智能车辆在事故场景中可满足安全通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驾驶员》2008,(10):14-14
公安部近日公布的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现有处理程序相比,新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1.增设了“自行协商”程序。在“自行协商”时,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相似文献   

11.
祁玉新  陈道炯 《汽车科技》2010,(1):19-22,38
通过现场勘测和调查.获取事故车辆的几何参数并在HyperWork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的非线性大变形有限元模拟技术,动态再现汽车交通事故过程,藉此分析交通事故中车辆被动安全装置未发生作用的原因,为事故鉴定及保险公司车辆定损提供理论依据。本方法为交通事故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丁亚鹏 《时代汽车》2021,(7):182-183
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构筑了更完善的交通网络,人们出行时往往都会使用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电动车等),然而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问题,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利益与处理工作存在密切联系,在鉴定交通事故时引入痕迹检验,在检验现场痕迹的基础上完成事故发生过程与结果的判断,能将必要的依据供于后续处理工作使用,由此为事故当事人提供利益方面的保障。本文在简单介绍交通事故痕迹检验及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及优化策略,并结合案例论证了应用的可行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日,玉田县公安交警大队事故调解室民警依据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要求调解的申请,依法圆满地调处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案。当事人乇某无证驾驶农用车致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杨某随意停车负事故次要责任,行人吴某无责任。经三方当事人或代理当事人协商,按六四责任分成,王某担负60%,赔偿金额为48409.80元,车辆损坏费用白付,杨某担负40%,赔偿金额为32273.20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道路交通事故人工智能处理系统,该系统彩单目图象识别技术,以现场拍照形式进行快速勘查;运用事故力学理论,对事故发生过程进行理论推导及验证,实现事故再理;利用专家系统完成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从而实现了以高科技为主和段的完整后处理。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世界上第一部汽车开上公路,交通事故也就不断地发生。正确处理交通事故,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是人类文明和法制健全社会的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事故民警在处理交通事故中,按传统的勘查现场方法:观、问、闻、测、试等推理计算方式,来认定车速及车辆技术状况。而交通事故中发生多车相撞、起火、爆炸、逃逸或抢救伤员、消防救火等造成事故现场严重破坏,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往往因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充分,容易发生裁决纠纷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事故可以分为非车辆技术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和汽车本身的技术原因造成的损毁事故,两者的后果都给当事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非车辆技术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是驾驶人自身的原因造成。如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处理不当、违章驾驶、超载运输等。汽车本身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购买和使用汽车的人数不断上升,而在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的情况下,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大上升,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需要对交通事故车辆及周围环境进行信息采集,对事故现场进行重建,进而还原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而对事故车辆的责任进行鉴定。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重建事故现场,分析相关事故产生的原因,对事故车辆进行责任鉴定以及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如今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使用了信息技术、监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交通事故信息进行采集。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在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过程中主要应用的三种技术类型,包括:基于摄影测量的技术、基于视频解算及分析的技术以及基于电子智能的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在交通事故信息数据库、交通事故分析重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改善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目前使用的现场勘查技术,事故分析技术及事故责任认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着重对计算机视觉技术,事故重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作了探索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9,(5):44-45
研究被动安全是为了使事故伤害最小化,而研究主动安全则是希望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进行预先的防范。我们在被动安全领域已经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现在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做好事故防范。因为我们清楚,人为因素是很多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事故车辆技术鉴定辅助软件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引发交通事故的车辆因素入手,开发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性能计算机辅助鉴定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追尾事故,运用该辅助鉴定软件进行技术鉴定,并将辅助鉴定结果与专家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两种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该软件可运用于实际的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