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上巡航是海事系统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保护水上通航环境、维护通航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巡航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船舶通航服务(VTS)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地向船舶通航管理(VTM)的方式过渡,虽然对这种发展趋势,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VTS由船舶的服务角色逐渐变为船舶的管理角色已是大势所趋,根据IMO和IALA组织给船舶通航服务下的定义,可以将VTS功能延伸为船舶通航管理,本文分析了海上船舶与岸上VTS中心的相互关系问题;介绍了目前航运界对发展船舶通航服务的几种不同观点,对船舶通航管理可利用的技术和VTS的资格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船舶通航服务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峡工程及一批支流航电枢纽的建设,部分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改善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的通航状况,切实解决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出现的新情况,使库区通航支流水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小,有必要以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库区航道通航支流水域各种通航条件的深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船舶在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海门过驳作业区船舶的通航安全,需对新设定的海门水上临时过驳作业区船舶通航安全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统计2016年以来船舶交通流量和事故的数据,对作业区交通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运输船和分流船进出过驳点的碍航性进行详细的解析,定性评价了碍航性对通航船舶的威胁因素;对风、能见度和水流三个因素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船舶进出及过驳作业期间通航风险、交通船进出及人员登乘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对港区的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辨识,以确保港区的通航安全及通航效率,本文引入熵权突变理论,深入辨识对港区船舶航行安全产生影响的主要风险源,建立港口船舶通航安全3级模式风险评价体系,将各项评价指标分为5个安全等级,最终得到港区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各安全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广州港为例,运用...  相似文献   

6.
山区河流桥群河段的选址、桥梁间距及桥跨布置对桥区通航条件的影响较大。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模型试验,按建桥的顺序研究桥梁建设对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石板坡重庆长江大桥对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相对最大,航道变得狭窄、弯曲,通航净宽尺度不足,桥群河段的通航条件较差;菜园坝大桥主通航孔虽然一跨过通航水域,但与石板坡间距较近,下行船舶在通过菜园坝大桥后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船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应整体考虑桥群河段的通航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港口水工建筑物处于施工期间,由于施工自身的施工特点,对施工水域及其附近通航水域中正常航行的船舶构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施工期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及施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保障施工水域通航安全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过军渡电航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论述了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与通航水流条件的变化,研究了船闸引航道的平面布置及不同通航流量情况下设计船队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航行情况和航行要素,优化进出闸航线,并配合通航水流条件的观测对船闸引航道平面布置提出修改意见,从而选出通航条件好、工程量小、河道演变较稳定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彭厚德 《湖南交通科技》2012,(4):148-149,152
受枢纽调节的影响,航电枢纽船闸通航水位的确定应考虑枢纽正常挡水位、死水位、水库运行调度、梯级衔接、施工期通航、水库淹没损失等多种因素,对工程投资及社会影响较大。结合湘江下游多个航电枢纽,提出了确定船闸通航水位特别是上游最低通航水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进行评估,指出大桥通航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桥桥区水域相对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桥梁主管部门及船舶安全过桥提供参考,对缓解大胜关长江大桥桥区水域通航环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物理模型的手段,研究了苍溪航电枢纽在各级通航流量下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结合工程河段河势条件,针对通航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引航道布置对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综合改善工程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本枢纽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航安全验收工作是国家赋予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的一项职责,是海上通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航安全验收要从码头、航道、锚地和助航设施入手.  相似文献   

13.
分析南京以下长江深水航道的通航条件及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提出南京以下长江深水航道中的大型船舶存在着擦底、碰撞和失控的通航风险,建立了防范通航风险的数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提出化解通航风险的船舶操控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江苏地区航道过河建筑物(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现状和《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中相应等级航道通航净空尺度要求之间的差异,从执行标准的延续性、船舶运输的通达性和降低工程造价并减少对航道沿线居民、工矿企业的出行影响出发,提出了适合江苏地区四级及以上航道过河建筑物(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比尺船模技术原理及特点分析,结合枢纽上下游的通航水流条件,展开对涪江冬瓜山航电工程及通航建筑物的优化布置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航代表四级流量,500 t级船队上下行最大舵角均未超过船模试验安全舵角限值(25°),上行最小航速均优于船模试验安全最低航速(0.4 m/s)。冬瓜山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满足四级航道的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09,(20):60-60
日前,甘肃、山东、陕西等沿黄九省区航运管理部门在兰州共同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正式启动了联合开发黄河航运资源的工作,同时,确定了“近期区段通航、中期区域通航、远期全线通航”的黄河航运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依据港口通航现状、港口发展规划、附近海域船舶交通现况,分析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路段施工期间,船舶交通流可能的变化和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适应能力,论证在施工期间存在的通航安全风险、主要问题及通航安全保障能力,并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上交通事故树模型及通航影响因素着手,分析识别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水域通航安全构成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工程管理部门及海事部门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梯级渠化结合库区航道整治工程,是山区河流航道建设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山区河流洪水期陡涨陡落、水流形态较差,梯级电站通航设计中通航水位、流量、水位变幅等参数的合理确定较为困难.结合山区河流通航设计实践,以乌江为例,研究了枢纽通航流量及相应水位计算方法,提出了满足枢纽下游航道及港口要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航安全验收工作是国家赋予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的一项职责,是海上通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航安全验收要从码头、航道、锚地和助航设施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