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确保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车站主体的安全与稳定,需要了解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的力学规律。以深圳地铁装配式车站13号线市中医院站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对附属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车站主体的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计算表明:①附属结构基坑开挖导致主体结构整体有向附属开挖一侧变形的趋势,结构内力出现重分布,附属结构施工开挖过程中主体拱顶弯矩最大增幅在开挖1阶段;②在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主体顶板上方设置临时支撑、主体拱顶对拉连接、加强支护刚度等措施对装配式车站主体的内力及变形进行控制,其中主体顶板上方设置临时支撑措施的效果显著。结合设计措施的计算及实施情况对控制措施的设计应用进行研究,为装配式地铁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松软地层中放坡开挖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只完成一层施工,深基坑不具备回填的条件下近接深基坑进行盾构吊装作业难度大、风险高,常规吊装方法难以实施。针对软弱地基采用入岩钢管桩传力、钢管桩顶部铺设工字钢+钢筋混凝土板承载传力结构,基坑下部风化岩地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地基,基坑上下各布置一台吊机,采用双机接力吊装的方法,完成软弱地基条件下盾构拆卸吊装施工,解决了近接深基坑进行盾构吊装的地基加固难题,保证了盾构吊装安全,降低了盾构吊装成本。  相似文献   

3.
翼城车站立交桥为 3孔框架式公铁立交桥 ,横穿车站东咽喉区。在方案设计中 ,采用永临结合的站场过渡施工技术和边坡支护技术 ,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与运营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王雷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08-111,13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下多层暗挖地铁车站采用钢管柱结构,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又要严格控制车站周边重要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依托某暗挖地铁车站钢管柱施工,阐述了钢管柱制作与拼装、钢管柱放线定位、钢管柱吊装、钢管柱定位及钢管柱周边细砂回填等工艺流程,并设计了钢管柱吊装的简易门架,利用软件模拟检算了简易门架的承载力及安全性。通过工程实践表明,简易门架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在钢管柱吊装中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秦皇岛北环铁路立交桥拆除为例,介绍了铁路营业线混凝土上跨桥拆除工程的施工步骤、施工方法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相关措施。具体说明了工程现场准备、人力和材料机械准备;阐述了既有桥各种结构和构造部件的拆除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重点介绍了既有梁体(墩台)的切割点布置、切割孔深度、钻孔和切割顺序、切割后梁体(墩台)吊装和梁体支撑加固体系;介绍了吊装机械的布置位置、吊装方法和确保稳定的计算依据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工程施工运输管理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工程部分线位与地铁1号线重叠,桥梁基础为避开地铁车站及区间,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承台梁接桩基方案跨越地铁结构。本文以该工程为背景,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典型跨度承台梁的施工及使用阶段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安全可靠。为保证承台梁施工及运营期间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采用压顶梁、桩基础钢护筒跟进工艺、承台梁分部浇筑等施工措施,有效解决了车站结构主体抗浮问题,确保桥梁结构荷载不传递至车站结构主体。  相似文献   

7.
以某盖挖法地铁车站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护桩与车站主体结构结合的最佳结构形式,以及围护桩与主体结构关键连接节点的结构设计方案,并结合盖挖法工程特点及基坑开挖工况,将主体结构顶板参与围护体系同步计入计算模型,采用连续介质有限元法进行基坑设计。相关计算比较表明,设置结合梁替代以往扩大桩顶冠梁或设置连接件的优化方案,使结构受力体系更加明确,可有效减小主体结构构件尺寸,侧墙用钢量减少约30%。在进一步简化连接节点设计基础上,有效解决了节点处防水等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选取了车站主体结构建立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然后分别采用了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车站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对谱分析计算、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分别予以对比,得出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车站结构的最不利受力位置。主要结论包括:地铁车站结构的弯矩在静力时较小,在地震作用下其增幅较大,动力响应显著。地铁结构需要进行抗震计算,反应位移法、动力时程分析法均能适用于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中柱的地震轴力较大,是主要的承压构件,结构顶板的变形和应力比较大,容易发生破坏。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对上述部位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地铁某地下车站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车站主体结构三维模型,对车站运用PBA洞桩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对各个施工阶段下导洞拱顶、地表、临近建筑物以及管线的沉降与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长沙地铁芙蓉广场站受前期拆除立交桥引桥影响,导致主体施工进度滞后,严重影响盾构过站始发掘进,即使采用站外过站分体始发也要使盾构停机等待7个月,无法满足业主要求盾构在五一广场站吊出转场后当年还建立交桥要求,工期矛盾突出。采用先施工站台层方案,运用侧墙和中板一次浇筑工艺和早强混凝土及时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研发出曲线导轨滚轮整机过站实现了盾构过站与站台层平行施工。通过站台层中板配筋加强解决了盾构过站始发后再施工车站剩余主体难题。首次实现盾构始发掘进与车站主体工程平行施工,大大缩短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1.
结合浐河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从工程概况、具体施工方案、劳动力设备配置、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盖挖逆作车站的做法以及地下四层盖挖逆作车站结构设计需重点研究的抗浮、侧墙顶拉弯应力控制、钢管柱受力控制、钢管柱施工误差控制、中间桩与边桩差异沉降控制等5个关键问题,并结合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大东门站地下4层盖挖逆作车站设计实例进行研究,得出采用板墙隼槽连接、AM桩、HPE液压垂直插入钢管柱工法等措施可以很好解决上述5个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南山路西柳沟立交桥钢门墩吊装施工为例,详细介绍该工程中的6座钢结构墩柱,3座钢结构盖梁吊装施工方法。该工程难点在于吊装桥梁的重量大、要求高,同时由于起吊场地位于铁路与城市道路中间,场地狭窄,作业时间紧张,且必须一次安装成功,重点将其施工组织和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案选择上进行总结。由于组织得力,施工方案选择正确,不仅顺利完成了钢门墩吊装施工,还保证了城市道路和既有铁路交通通行安全,在以后类似施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高架桥及市区跨江河大桥建设过程中,主桥主梁形式常设计为钢箱梁结构。钢箱梁箱形截面抗扭刚度强,整体性能好,自重轻,外形轻巧美观,施工周期短。而在江河中大跨度悬索桥、系杆拱桥钢箱梁施工常考虑采用膺架吊装方案,因为该方法相对顶推法施工简单、安全、快速、高效,但是膺架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紧,特别在遇到水深、通航、流速大、净空小等限制条件时,水中安装和拆除施工起来也相当困难。结合南京隧道夹江大桥右汊独塔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吊装工程实例,介绍利用舟桥器材拼组高架浮吊、导向定位船、龙门船吊等设备,在深水中进行大跨度钢箱梁膺架吊装安拆施工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深大车站,1号出入口通道下穿深南大道的工程特点、水文地质情况,就采用原设计方案(10~20m长大管棚施工)不能保证深南大道交通及地下管线的安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采用80m超长管棚变更设计方案,此方案可以确保交通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并由此进一步阐述超长管棚的设计参数、采用的主要材料、施工钻进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施工难点及对策。采用CRD施工工法,可以提高效率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南站钢结构站房为背景,从钢材的力学性能角度分析采用分段吊装法和整体吊装法进行大跨度超重悬挑钢结构吊装时结构的根部和支撑杆受力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将把2种施工方法得出的真实数据与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预测数值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大跨度超重结构吊装时,在卸载完成时整体吊装法比分段吊装法在根部最大应力大出较多,且比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值略大。整体吊装法施工过程中撑杆最大应力比分段吊装法的撑杆最大应力小。在采用整体吊装时有必要对悬挑结构的根部进行加固,采用分段吊装时有必要对支撑杆件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7.
既有线改建工程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新旧设计标准对接、对既有线运输影响、工程造价及建设难度,并需关注方案的可实施性,努力实现新旧工程整体最优。结合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该桥址的建设条件;通过对桥位、通航孔跨度、桥型结构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决定采用下游50 m桥位,主桥主通航孔为四跨(96+2×144+96)m连续钢桁梁桥,其余为6-96 m简支钢桁桥,引桥采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建设方案;并对主桥结构设计及指导性施工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南京铁路新客站横跨南京地铁Ⅰ号线南京站站南区 8~ 13轴上方 ,二者同步施工。地铁上方铁路站房的主要荷载由转换托梁传递至桩基承载。转换托梁的最大截面为 3 0 0 0mm× 3 0 0 0mm ,含钢量大 ,混凝土浇筑困难 ,且有站房直径 12 0 0mm的钢管柱安装于托梁内 ,介绍大截面转换托梁与钢管柱安装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断演进,2012年12月25日发布的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文在阐述铁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及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费用类别划分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铁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弊端,并提出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工程建设和建筑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