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奇瑞QQ是目前市面上保有量较大的微轿,虽然价格较低,但其装配的AUTOMANUALTRANSMISSIN,简称AMT变速器,既不同于纯手动变速器,同时与AT也毫不沾边,不少行内同事被此困惑。本人现就以往的维修经验对此款变速器原理结构及操作做以下介绍:一、组成及原理:AMT的变速器本体与普通的手动变速器一致,此外还有各类开关、传感器、执行元件、TCU。  相似文献   

2.
校准一般建立在传感器读数和标准参考关系上,缺乏外部标准参考与传感器的比较,无法建立这种校准关系。然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一般安装于野外,部分安装在结构体内,无法采用标准参考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本研究采用时间与空间协同的方法提出结构监测传感器自校准技术,局部校准由传感器自身进行,通过空间和时程数据协同集成校准传感器元件。虽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室高精度受控环境下的校准,但可以因地制宜地实现一定精度水平的校准,提高校准效率及传感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情报》2008,(10):43
杭维柯已经在变速器领域走在众多企业的前面。杭维柯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商品化的生产企业,目前每月的销量在1500台左右,两年来,累计有2万多辆车装上AMT变速器。此时,中国其他变速器企业的AMT项目还在研发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市客车在平路和坡道上的实车数据采集,总结出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城市客车在平路上的慢起步、正常起步、快起步及在不同坡度的坡道的起步规律,为设计和优化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起步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二、偏转率(YAW)传感器和减速度(G)传感器零点校准偏转率传感器的作用是在转向时修正ABS的工作时机。减速度传感器是对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进行修正。偏转率传感器与减速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如图5所示。当移动过偏转率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或ECU时,要确保进行偏转率传感器和减速度传感器的零点校准。注意:当获取零点时,不要使车辆倾斜、运动或晃动,以免带来振动,并保持停车状态(不要启动发动机)。要确保在水平地面上(坡度在1%之内)。1.清除偏转率和减速度传感器零点(1)将换挡杆移至“P”位置。(2)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3)用跨接…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重卡AMT变速器市场,2017年、2018年是重型牵引车AMT市场培育期,2019年是产品导入期,2020年市场销量大幅提升,2021年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并将在几年内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先来看一组国内AMT近年市场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售出AMT重卡8000余辆(欧曼EST-A、EST、GTL自动挡销量6000辆),销量较往年增长550%,被业内人士称之为AMT重卡"元年"。但相对117万辆的重卡年销量,AMT占比仅为0.7%。  相似文献   

7.
吉超 《时代汽车》2024,(4):144-146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从机械AMT变速箱的角度,对机械AMT变速箱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着重从系统架构、软硬件设计以及速度传感器的运检分支系统和运行测试方面,明确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验证了智能控制系统对提升机械AMT变速箱控制效果的作用,旨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是基于手动变速器(MT)的结构,利用加装微机控制单元实现手动选换档操纵部分的自动化,其总体机械传动的结构保持不变。由于利用国内现有MT变速器厂的产业资源就能够实现AMT的产业升级,且AMT造价成本相对较低,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型汽车开始装载AMT变速器,但离合器的起步接合控制始终是AMT变速器的技术难点。本文围绕离合器的起步接合,研究并设计了双层模糊控制器,从而为AMT离合  相似文献   

9.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0,(12):28-31
<正>自由自在的畅快一款好的变速器能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轻盈永远是I-shift传达的理念。在欧洲商用车领域,1986年第一款AMT就投入使用,截至2008年AMT装车率已超过50%。除了沃尔沃的I-shift外,曼TipMatic、雷诺Optidriver、斯堪尼亚Optieruise、依维柯Eurotronic、达夫AS-Tronic都可以实现自动换档。国内重卡的AMT技术尚未普及但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估计至2012年,国内装有AMT  相似文献   

10.
软件容错技术在AMT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软件冗余、软件抗干扰、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容错技术应用到AMT样车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车型:江淮同悦AMT(手自一体变速器),发动机为东安4G13. 行驶里程:65125km. 故障现象:同悦AMT车辆,踩下刹车,启动车辆,挂上D挡,车辆无法行驶,且蜂鸣器一直呜叫,仪表显示挡位一直闪烁.报P2905变速器故障. 故障诊断:可能故障原因有:离合器位置传感器,选挡位置传感器,换挡位置传感器,TCU本身,变速器挡位位置自学习,离合、选挡、换挡某个电机故障,离合系统故障,变速器本体故障,执行器及其相关线束故障,来自发动机ECU的相关信号输入.  相似文献   

12.
周新良 《北京汽车》2009,(6):31-33,36
介绍了利用标准测力仪和数字多用表校准汽车碰撞试验用假人多轴力传感器的方法,通过校准数据与传感器原制造厂出厂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校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假人多轴力传感器的校准。  相似文献   

13.
当离合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车身质量及道路坡度等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会使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算法改善AMT车辆起步平顺性的效果下降。设计了一种考虑模型误差估计的优化控制算法,即通过一个降维误差观测器对时变的参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由估计的模型误差和车辆状态共同构成控制算法的线性反馈。通过实车试验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车辆参数变化时该算法可以保证AMT车辆平顺起步。  相似文献   

14.
某重卡车型的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电路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AMT)电控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TCU)组成。1传感器1.1变速器顶部的传感器将变速器上盖拆下,可以看到传感器模块、选挡模块(选挡传感器),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商用车产品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采用高新技术的全新车型日益增多.目前,在变速器领域,手动变速器虽然能够满足汽车行驶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以自动换档为特征的变速器是商用车动力总成升级换代的研发重点.对我国商用车用户来说具有新概念特点的、能够实现自动换档的变速器-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也不断有新产品上市,装车率也日益增长. 由于我国AMT产品的研发起步较晚,对AMT系统的认知有限,虽然有多个国内厂家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MT变速器,但是其产品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动驾驶感知域系统的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3种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时基校准问题,利用机械式激光雷达自身特征设计校准设备、系统及实验方法.基于激光雷达的触发事件和车载图像传感器感知特征,实现两种传感器时基在线标定,并通过示波器测量校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激光雷达扫描频率与触发事件时间差相互关联的特征,将激...  相似文献   

17.
基于SAE J1939协议的重型车辆坡道识别实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SAE J1939协议的坡道识别算法,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原理计算道路的坡度。首先通过SAE J1939协议获取发动机信号并据此先后计算出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车辆加速度,得到道路的坡度,并根据重型汽车的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结果显示,这种坡道识别算法简便、实用、高效、准确,能够满足车辆AMT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纯电动汽车多挡化需求,提出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两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2-speed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2AMT)结构及其电子控制单元(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TCU)的软硬件设计。该2AMT为无离合器式结构,TCU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方法进行设计。同时,基于无霍尔传感器直流无刷电机原理,提出了实现换挡电机驱动和控制的端电压硬件检测法,并制定了TCU集成换挡控制策略等。经台架试验验证,该2AMT及其TCU能够实现自动换挡,系统集成度高、实时性强,换挡时间约为2 s。试验结果表明,该2AMT系统为纯电动汽车的降本增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可为后续的换挡优化研究等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对搭载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车辆正常行驶条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AMT系统对行车安全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相关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对AMT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完善,  相似文献   

20.
AMT车辆变速系统及控制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MT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AMT车辆发动机的电控调节方式。针对评价换挡品质的3项指标、影响换挡品质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AMT车辆换挡过程中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及对换挡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AMT换挡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