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C材料在水泥混凝土桥面裂缝快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受到工程界广泛关注。本文选取SC裂缝修复材料,通过室内试验,考察了SC材料的拉拔强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等各项性能;并结合国内某正在建设的大桥,介绍了SC材料的施工工艺。试验对比的结果表明SC材料满足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实桥上的成功应用证明了SC材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水泥混凝土桥面和路面裂缝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桥面水泥混凝土出现裂缝是桥梁施工中的通病。裂缝将不同程度地降低桥面整体性和耐久性,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结合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的工程特点,对水泥混凝土裂缝处治措施进行研究,提出采用裂缝修复材料处治裂缝,并论证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南海新五斗大桥南岸引桥16m空心板桥在检查中发现根底出现较多的裂缝,为确保该大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经采取桥面加固、补强措施,使大桥得以修复,并通过静载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分析京哈高速公路北运河大桥病害及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桥梁出现的裂缝、混凝土缺陷和支座损伤,采用裂缝灌浆封闭裂缝、混凝土缺陷修补和替换支座等技术措施进行了耐久性修复。针对T梁承载能力储备不足问题,采用粘贴钢板和增设横隔梁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超前加固。修复加固后的桥梁在满足现状交通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指标和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渝合高速公路龙凤溪大桥加固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东  车勇  杨睿 《路基工程》2007,(6):168-169
介绍龙凤溪大桥钢筋混凝土弯梁的偏移、裂纹等病害情况和优化加固方案,以及新增钢混结构盖梁制作安装、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裂缝修复和结构加固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特大型桥梁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病害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大桥管养单位,出现的病害主要有裂缝、鼓包、坑槽等。以闵浦大桥为例,介绍了大桥经过近5年的运营后,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局部暴露出的表面裂缝、网裂、施工缝开裂等缺陷。针对传统的压浆手段维修效果不好、返修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开槽、抛丸、粘结层涂设、双层环氧碎石维修的方案。该施工工艺在闵浦大桥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钢桥面沥青铺装坑槽病害修复界面的疲劳性能,定量评价病害修复界面的修复效果,采用改进的Overlay Tester试验方法进行钢桥面铺装材料疲劳断裂试验。选取完好的Overlay Tester试件、含有初始裂缝的Overlay Tester试件和切割后进行黏接的Overlay Tester试件3种状态,分别采用传统的评价标准(荷载降低93%)、特定周期数和荷载降低75%三个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试验过程中采用高清视频记录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基于荷载-周期曲线的疲劳方程,分析了疲劳破坏特征及裂缝扩展过程,提出了裂缝扩展速率、疲劳断裂能和裂缝完全贯穿时的周期3个量化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Overlay Tester试件的荷载-周期均呈幂函数关系;修复界面疲劳断裂过程复杂,微观层面的集料形状对裂缝扩展的路径有显著影响;考虑疲劳过程的疲劳断裂能和裂缝完全贯穿时的周期2个指标修复效果小于表征单次加载断裂的裂缝扩展速率计算的修复效果,更符合实际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9,(4)
环氧沥青混合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钢桥面铺装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文章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多年来的养护维修经验,选取工程中常用的4种裂缝类修复材料,即CKⅠ、CKⅡ、CKⅢ和CKⅣ,分别进行黏度试验、拉拔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评价其在环氧沥青铺装层修复中的适用性,为建立完善的钢桥面铺装层养护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宜宾小南门大桥的抢修加固与恢复工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建东 《公路》2003,(4):34-38
介绍在宜宾市小南门大桥发生坍塌事故后,抢险加固中所采取的配重、减载、加固等措施,以及修复工程中车道板的拆除和预制安装,横梁的预制安装,吊杆的拆换,裂缝的修补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燕春 《中外公路》2019,39(3):275-280
为探讨含再生剂的微胶囊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的可行性,该文对不同沥青种类、不同温度水平、不同老化程度、不同微胶囊掺量条件下的沥青结合料的延度恢复及模量恢复效果进行量化表征。然后结合光纤测裂缝技术,对比微胶囊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修复效果。为模拟自然环境及荷载作用下自修复微胶囊对混合料裂缝的修复作用,分别对不同加速加载次数、不同冻融作用次数、不同温差作用次数、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长下混合料的平均裂缝宽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微胶囊对沥青延度的恢复初期幅度较大,后期保持稳定;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结合料,微胶囊对其修复效果有所差异;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裂缝的愈合速率有所提高。而DSR试验结果与延度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环境及荷载作用下微胶囊对沥青混合料的修复效果有所不同,微胶囊的掺加可以有效地对路面早期微小裂缝进行修复,从而防止微小裂纹迅速演化扩展。  相似文献   

11.
10 5国道顺德境内某大桥全长 1116 .8m ,引桥主梁为预制宽翼缘 30m后张预应力T型简支梁 ,桥墩盖梁总长 17.2m、宽 1.8m。悬臂长度 2 .9m。引桥桥墩盖梁悬臂段由顶面延至侧面产生多条裂缝 ,有盖梁表面出现混凝土爆裂露筋现象。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裂缝修复和钢板粘贴的材料及工艺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大桥主塔塔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胶材用量大、绝热温升高、温度裂缝控制困难.针对大桥主塔塔座的施工特点,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隐式榫头结构设计,布设冷却水管、加强养护等温度控制措施,并进行现场温度监控.经现场检查,大体积混凝土未出现有害温度裂缝,达到了预期的控裂效果.  相似文献   

13.
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为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开裂的修复方法以及产生裂缝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对比试验,采用高聚物对裂缝进行修复,比对修复前后的沥青小梁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弯拉强度,并得出: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原状试件与修复后的小梁试件对于抗弯拉强度的效果逐渐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均有所下降;当温度达到35℃时,通过高聚物修复后的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达到原状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的85.71%。以产生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维修单位使用多种方法修复发动机机体缸壁裂缝,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往往由于操作条件苛刻,很难适应较长裂缝的修复,修复质量难以控制。我们经过多次实践探索,总结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点,创新了一种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5.
江阴大桥南接线山凹口大桥为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2006年,经检查发现存在梁体裂缝等病害,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经过对梁体病害发展情况的持续跟踪观测,2008年对山凹口大桥进行了维护。综合采取了裂缝灌浆处理、局部梁体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表面涂装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分析了南盘江大桥7号U型重力式桥台侧墙垂直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该桥台实际施工中出现裂缝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及建议,在实际工程处理中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公路与汽运》2007,(4):198-199
结合湖南省浏阳市境内省道S211线镇头大桥维修加固工程,介绍了环氧树脂浆液的物理力学性能,环氧树脂浆液的配比以及利用环氧树脂浆液修补裂缝的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和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偏压连拱隧道衬砌裂损原因分析及处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资湘  钟放平  贺威 《公路工程》2010,35(3):105-108
结合某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通过对衬砌裂缝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裂缝的开裂程度与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修复和结构补强的整治措施。后期监测表明:衬砌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裂缝修复是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对不同裂缝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为依托开展工程化验证,同时基于沥青路面长期性能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CMAP_(LAPP))以及现场观测对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技术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跟踪评价。通过对依托工程335处裂缝进行连续长达近一年半的观测,对不同修复技术,不同的使用时长下的材料保存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裂缝宽度、反射裂缝、网状裂缝、裂缝二次修复等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日照温差作用下的混凝土裂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镇海湾大桥的裂缝发展情况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程序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日照温差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了镇海湾大桥主桥副墩盖梁(44#墩及47#墩)裂缝的成因,并初步提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