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开挖工程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将数值模拟软件得出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值与实际测量的数值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隧道拱顶处沉降最大,拱底处隆起最大;研究断面的横向沉降均呈W形分布;断面一地表最大横向沉降值为14.6mm,对应的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横向沉降值为14.2mm;断面二地表最大横向沉降值为7.6mm,对应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横向沉降值为7.2mm,可知横断面沉降的实测值和数值模拟值吻合度较好,说明数值结果比较可靠。对于地表纵向沉降,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处地表形成隆起,这与盾构机与土体之间的摩擦有关,在开挖之后距离掌子面20m左右地表沉降基本趋于平稳,左右线的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吻合度良好。断面二隧道穿越的粉质黏土厚度比较大,且自稳性较好,故断面二沉降要小于断面一的沉降,因此隧道开挖面处的地层特性对盾构开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断面公路隧道——拱北隧道全面建成。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全长2741米的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连接的唯一通道,隧道下穿国内最大的陆路出入境口岸——珠海拱北口岸,其中2 55米暗挖地段的开挖断面达336.8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高21米,相当于七八层楼房的高度。中铁十八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潘建立介绍,为了不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有轨电车折返站的站台形式和配线设置对折返能力的影响,基于保山有轨电车T2线工程,以侧式站台、岛式站台、站前折返、站后折返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不同站台形式下站前或站后折返作业程序的基础上,计算出4种折返形式的折返时间及能力,总结了不同折返形式的利弊。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有轨电车站台形式及折返线设置的优化建议。站前折返作业程序少于站后折返,折返时间较短,折返能力较强;侧式车站占用的道路资源少,岛式车站站台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地铁三号线小和山站暗挖段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Pasternak弹性地基梁理论及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软弱破碎地层CRD法施工过程中管棚的挠度变化和地表沉降规律。研究表明,开挖面处管棚挠度最大,管棚挠度变化曲线呈“凹”型;管棚支护下地表沉降值约为无管棚支护的1/4;有管棚工况下,隧道上断面开挖时地表沉降速率远大于下断面开挖时。从理论与计算层面均证明了浅埋松软地层中管棚注浆加固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隧道的分修过渡结构是合分修隧道中连接大跨隧道和小间距隧道的过渡段,该区段的横向与纵向结构变化大,是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以壁板坡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大跨段A断面的力学特征;通过数值建模分析小间距段岩柱变形以及围岩应力,认为分修过渡结构的最优施工顺序为"大跨段左侧开挖→左线开挖→大跨段右侧开挖→右线开挖"的开挖顺序。现场监测大跨段A断面拱顶、边墙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龙泉山隧道工程,研究多线并行大断面隧道群的工法适应性。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分别针对2车道隧道与3车道隧道两种工况,考察全断面法、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等6种开挖工法的应用情况,通过围岩塑性区、围岩变形情况与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等指标计算结果的横向对比,分析不同工法的应用特点,提出不同工况下开挖工法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7.
锦屏二级水电站一号引水隧道进入岩爆区,在国内没有进行部分断面开挖的先例,为确保设备安全和工程按期完工,经过专家论证,决定进行断面施工.断面开挖要进行状态监测,对主梁,主轴承等关键部件进行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应变等信号的提取,来确定机器的状态.试验证明:部分断面开挖工况下,偏载情况确实存在,但测试优化后的掘进参数对设备...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9.
结合衢宁铁路大跨径燕尾式隧道的施工,从开挖方法、支护方法、沉降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介绍由单线断面隧道变为双线加宽断面隧道开挖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轨道交通4号线宣武门站新增换乘通道工程为例,介绍了复杂城市环境下新建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接驳过程中洞门的开口问题,提出洞门分块破除技术,降低了对既有结构的损伤;为有效控制受开挖扰动既有结构的变形,实施深孔注浆降低了近接施工风险;在城市地下工程常见的大转角变断面隧道施工中,使用了转弯与变断面特殊区段格栅布置技术,给出了异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新思路。研究结论能够为相似条件下地下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group adjacent to metro line construction, in which health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criterion determi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es,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field monitoring analyses are incorporated as main procedures. A case relating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 seven-storey brick-wood pagoda, Longhua Pagoda, adjac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Metro Lines 11 and 12 in China, is presented. A reasonable protection criterion is determined rationally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health investigation results combined with related standards, which can help to achieve a fine balance between system safety and cost constraints in protection measures determining. A full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watering, excavation, tunneling, and shield departure/recep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adopt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goda. Especially a brand new method, steel jacke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which has a good performance on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dewatering and maintaining a stable working fac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s well as its feasibility.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used in the industry by practitioners to provide positive guideline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group against metro line constructions. The reliable and detailed data in this case can also provide verification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介绍某高速铁路车站总体施工流程,对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围护与抗拔桩基施工、土体加固、降水施工、土方开挖施工及围护支撑体系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分析基坑开挖及围护支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坑支护是指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采取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及地下水控制措施。结合厦门市环岛路工程的U型槽及明挖暗埋隧道施工实践,介绍不同条件下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组合和施工技术,及满足基坑开挖时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FLAC3D,建立了复杂断面隧道和建筑物的三维数值模型,以沉降量和结构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 对5种工法方案进行了优化,以确定最优工法.用最优工法开挖隧道,预测开挖引起的塑性破坏区,并提出有针 对性的预加固措施.在对塑性破坏区进行预加固的条件下,预测各开挖段地表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特征及最大 沉降量,对比分析地表沉降曲面与建筑物基础沉降曲面的差异,评价整个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和隧道关键结构的 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规律一致,为复杂断面地铁隧道开挖的环境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以及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深基坑的需要越来越多,深基坑的开挖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深基坑开挖的同时,深基坑的支护也愈显重要,在空间限制下只能采用支护结构保护下垂直开挖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某工程为例,对深基坑的开挖以及支护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事实表明,排桩支护在深基坑支护中施工简便,经济效益较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结合郑石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阐述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防护的方法、要点、质量控制与验收。根据填方边坡和挖方边坡的土质、石质及坡度情况采用填方边坡骨架内植草防护、挖方边坡挂三维植被网植草防护、挖方边坡挂双网(铁丝网和三维植被网)植草防护的方法进行施工。喷播技术主要采用普通喷播法和客土喷播法,重点阐述质量控制要点和因地制宜的施工原则,保证郑石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机制复杂,很难定量预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及发展过程。结合某浅埋铁路隧道施工,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分部开挖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隧道采用拱部φ159mm大管棚、间距25cm、长度30m,掌子面帷幕注浆等超前支护措施,在确保注浆效果和管棚施工质量的条件下,地表沉降可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部分项目水保方案编制虽然很规范齐全,但在施工中不能全部落实到位,这需要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真正将水保措施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去,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项目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4,(7):70-72,75
基于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现状,以某工程为例,对假拟洞口工法设计原理、施工程序进行了介绍,对公路环保隧道型洞口工法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隧道开挖与环境相冲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东山口车站暗挖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阐明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给出了建筑物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并利用ANSYS8.1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开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论证了各施工步建筑物的安全性,为该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