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化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及性能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金刚石薄膜是 8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非金属薄膜材料之一 ,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对类金刚石薄膜的近期进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氟化类金刚石薄膜材料 (FDLC) ,包括氟元素对类金刚石薄膜 (DLC)在结构、性能及在沉积工艺上所带来的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以CH4为放电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CP-PECVD)法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使用.FTIR、AFM、台阶仪对薄膜进行r表征,并对薄膜的沉积过程进行了光谱诊断(OES).研究了射频功率和基底在放电腔体中的佗置对薄膜表面粗糙度、沉积速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位置处薄膜粗糙度随着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射频功率的升高,薄膜的硬度逐渐增大,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薄膜硬度和沉积速率都随着与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光谱诊断结果显示,随着功率的升高,Iβ/Iα和CH的强度呈增大趋势.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薄膜生长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CH4为放电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CP—PECVD)法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使用FTIR、AFM、台阶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薄膜的沉积过程进行了光谱诊断(OES).研究了射频功率和基底在放电腔体中的位置对薄膜表面粗糙度、沉积速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位置处薄膜粗糙度随着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射频功率的升高,薄膜的硬度逐渐增大,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薄膜硬度和沉积速率都随着与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光谱诊断结果显示,随着功率的升高,Iβ/Iα和CH的强度呈增大趋势.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薄膜生长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润滑冷却液对金刚石-岩石、胎体-岩石摩擦副的润滑作用,认为使用润滑冷却液是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刚石锯片的寿命,最后用实例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用双离子束溅射法在50℃以下的基底上淀积了类金刚石(DLC)膜。对DLC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拉曼谱仪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对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DLC膜中存在金刚石微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确定金刚石微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计算出的晶格常数与标准值基本相同。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后,进一步验证了薄膜中金刚石微晶的存在并得出了膜中SP^3C-C键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人工合成金刚石经历了粉状一片状一粉状触媒和石墨的过程,“单向生长机制”观点认为,粉状触媒工艺中金刚石生长环境优越,合成的金刚石单晶均匀对称,TI、TII优于片状触媒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金刚石工磨具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了用复合电镀法制造金刚石工磨具的工艺过程和工夹具的设计:讨论了PH、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及制造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零部件在苛刻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在零件表面沉积耐高温润滑膜的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和718镍基高温合金钢表面沉积MoVN-Ag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涂层成分及相结构,在室温和500℃交变温度环境下,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实验表明:MoVN-Ag涂层在室温和500℃高温环境下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4和0.2.对涂层的摩擦机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可知,室温下涂层的摩擦机理主要是轻微磨损,500℃下涂层的摩擦机理主要是在涂层磨痕表面形成银扩散润滑层,降低了涂层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9.
从金刚石圆锯片焊接(钎焊)刀头在石材切割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出发,研究了作用力对刀头与基体间焊接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定量描述焊接强度的指标及该指标的确定方法,讨论离影响焊接强度的因素,介绍了一种该强度指标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DLC),对薄膜在600℃以下的温度进行真空退火,保温3小时,用椭偏仪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对退火前后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在400℃以下没有变化,400℃以上开始失氢,SP~2杂化结构开始增加,500℃以上薄膜的折射率上升,600℃时石墨化,红外吸收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高速钢刀具切削性能,提出了纳米金刚石热浸渗技术,该技术使钢表面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致使材料的物理性能也发生了改变,实现高速钢刀具表面的强化;通过两组刀具的切削试验,即切削力、刀具寿命和刀具磨损的对比,得出处理过的高速钢刀具切削加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纳米金刚石热浸渗技术强化高速钢刀具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状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制槽法、拉毛法、金刚石研磨法和露石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可为此类路面的表面处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沈阳(王家沟)至铁岭(杏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跨越省道、铁路的桥梁,对比分析人工拆除、机械拆除、金刚石绳锯机切割拆除等拆除工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最终采用金刚石绳锯机切割拆除工艺对旧桥进行拆除。制定详细的梁板拆除方案,并分析金刚石绳锯机切割拆除工艺的优点,实践表明,金刚石绳锯机切割拆除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状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制槽法、拉毛法、金刚石研磨法和露石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可为此类路面的表面处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二氧化锗,五氧化磷和氟化物在沉积和烧结过程中的机理,由于掺杂物在高温下的特性差异,有可能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如掺杂物的挥发,局部应力,缺陷中心和不完整波导结构。这些因素有损于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速气流逆流喷雾冷却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高速气流内逆流喷雾的复杂过程,用Euler-Lagrange方法建立了数理计算模型,用CFD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雾滴运动轨迹、气相速度场、气相温度场等大量信息,分析了水雾喷射夹角、雾滴初始粒径和水流量对气相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雾滴的运动轨迹聚集在计算区域轴线附近,雾滴直径越大,其运动轨迹距轴线越远;喷入水雾后,气相速度场内产生了速度亏损,气相温度场内产生了温度亏损;水雾喷射夹角、雾滴初始粒径和水流量的变化对气相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高温高湿应激对耐力运动、神经肌肉调节的单独和联合效应。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1名研究对象在气温/湿度适宜(对照组),高温度/湿度适宜(高温组),气温适宜/高湿度(高湿组)和高温度/高湿度[(高温+高湿)组]4个不同环境条件下,恒负荷骑车至精疲力竭。分别在运动前、后5 min记录电刺激胫神经后的扭矩和肌电图反应。结果高温和高湿均缩短了运动至力竭的时间,高温高湿协同作用下的运动至力竭时间均分别低于高温或高湿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温条件下心率和皮肤温度均有升高[(9±5)次/min、和(5±1)℃,P<0.05],高湿条件下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自(96±2)%降低至(88±4)%,P<0.05]。高温和高湿对运动员的核心温度或感知运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温下运动,M波、V波的振幅以及比目鱼肌或胫骨前均方根均较温和环境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温或高湿环境影响运动员的耐力运动能力,且两者的作用协同增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肌肉疲劳的程度和特征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8.
陶曙 《湖南交通科技》2010,(3):84-87,107
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层中一般钻探取芯率低、岩芯原状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介绍了特殊钻探工艺,即运用SDB系列金刚石钻具配套S系列植物胶钻井液进行钻探取芯的技术,并对运用该钻探工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泡沫表面电沉积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镍、电沉积镍工艺在聚氨酯泡沫表面电沉积镍,研究了pH、电流密度、温度和沉积时间对镀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能量散射分光仪(EDS)对镀层横截面、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与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镀液pH为4.2时镀层厚度最大为76 μm;镀层厚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增大,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友公路的交通参数、气候条件、土基状况等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规范和国内外沥青路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南友公路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公路沿线所处的气候条件(高温、多雨)情况,依据沥青路面的功能要求,对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提出一些思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