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达到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论述弘扬人精神与加强大学生人素质教育的关系,作认为弘扬人精神,是加强大学生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加强大学生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现代人精神:加大学生人素质教育的目的,关键是要建构现代社会的道德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与全球化文明发展的关系,认为从语境入手是研究和建构全球化新文明形态的重要手段和线索。在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中所蕴涵着的各种话语方式、内容和机制的争论,反对“无语境化”和“泛语境化”两种倾向。只有明确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与全球化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从话语语境的自由、平等、差异和共同参与入手,营造出一个众生皆有说话权利的全球化文明生成机制。“全球化文明语境”是建构新的全球文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刻画交叉口共享空间内交通个体的运动和交互过程,并为智能汽车虚拟测试提供可靠背景交通流仿真环境,本文提出一种混合交通流交叉口共享空间交互行为模型。基于人类认知过程,模型被设计为“感知-决策-执行”的3层通用框架结构,模拟混合交通流中不同类型交 通个体从感知、决策直至执行的交互全过程。感知层提出一种二维平面交互对象选择方法,通过个体感知范围和轨迹冲突有序筛选交互对象,表征冲突交互的动态性特征;决策层基于当前时刻的交互对象和实时交通环境状况,使用交互行为决策方法为不同类型的交通个体分别选择适合的行为进行交互;执行层通过计算生成执行当前行为决策所需要的轨迹、加速度等关键参数,共 同控制仿真个体按照行为决策结果在二维平面上运动和交互。基于智能汽车Opendrive高精度 路网,构建虚拟测试仿真平台,并将所提出的模型注入平台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较 好地复现交叉口共享空间中交通个体间的交互。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智能汽车虚拟测试提供可靠背景交通流环境,并进一步提高虚拟测试工具的测试可信度、测试效率及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可以在不同坐标中获得复式理解的命题。随着坐标的变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别可以从“自己”“中国”“亚洲”和“世界”几个坐标系中得到不同的定位与解释。坐标的变动,自然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空间扩展的原则递进的。不同坐标中对命题理解的变化,不是主观的,而是依托于鲜活的现代经验之多维构成方式转换的。其中,“以中国为方法”构成理解这一命题的核心。这不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方法视角,而是一种观察大变局的出发点与着眼点;这也是以往观察大变局长期缺失、需要补缺的视角。这样的观察,是为了让中国更了解世界,世界更乐意接纳中国。从总体上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古今之变”的一个构成部分,后者是为了在确定性的基础上理解前者的相倚命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旨在用它进行交流,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翻译。翻译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的语言活动。通过给4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讲授“英汉翻译”课,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译训练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为主线,将翻译实践贯穿始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口、笔译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过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融会贯通,最终能借助词典完成英汉互译,要求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相似文献   

7.
“监狱行刑悖论”是指监狱的隔离监禁手段与实现犯罪人重返社会的目的之间存在根本性冲突.福柯在其独特的“微观权力”视角之下,以“规训”话语重构了“监狱行刑悖论”的本质、生成机理和社会功能.以新颖的思维进路揭示出“监狱行刑悖论”根源于被行刑人“主体性”的减损和丧失;提示研究者避免“监狱成为自身补救措施”的理论死循环;并要求重视行刑过程中“多元权力”的运行对行刑效果的重要影响.福柯以后现代风格的观察视角为研究和克服“监狱行刑悖论”提供了法律社会学意义上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中国精神的话语具有确证中国精神存在、推动中国精神发展、实现中国精神现实性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中国精神的话语却没能完全承担起对中国精神进行言说与建构、转化与发展、预设与共享的任务。中国精神的话语应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土壤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达中国人在革除现代性流弊时的价值主张,为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要使这一话语样态被不断重复、评说,必须抓住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围绕中国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话语融通,三是中国精神的理论话语与中国人民生活世界的深入对接、交汇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对市场经济中人的基本行为特征的一种理论抽象.由此引出一个“经济人的灵魂”的内容,即强调法律和制度对“自利”的“经济人”行为的约束.回顾过去道德建设的实践,主要的问题恰恰是出在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的问题上,特别是忽视了对个体行为的制度的“硬”约束。所以,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要把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化,通过制度及制度实施的过程来施加对“经济人”行为的强制性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德沃金所提出的“建构性诠释”路数将怎样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针对法律实证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所坚持的“分离命题”,德沃金认为此种“语义学之刺”以不必要的方式限制了法律语言的灵活性,而正确看待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则应当是他所谓的“诠释性态度”.由此种态度衍生出的特定“法律概念”及其“概念延伸”与“道德”正因为其内容取决于彼此所以才成其为“不同”.而此种关联与差异又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法理学关于“恶法亦(非)法”的经典难题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特定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对“保守主义”一词的理解存在诸多含混之处。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市场保守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的区分并无意义。本文从保守主义的两个重要观念——自由观与财产观出发,揭示了“市场保守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的根本差别,指出二者在自由观的差别并不在“自由”和“秩序”这个层面,而是体现在“外在的”和“内在的”自由观的差异;二者对财产和自由市场的看法也存在重大差异。由此本文指出,二者的差别是本质上的,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差别,对深刻认识保守主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关注,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思想起因。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并主要是从对现实社会与历史的批判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从对前人的哲学观点社会历史意义的批判性考察中获得理论进步的。“改变世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目的和理想。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不同于一般地抽象谈论实践精神的关键点在于来自社会实践的全部理论,以将其付诸社会实践为目的。综合性与整体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以及人道性与人文性,是本真精神观照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是人道性和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在当代的回归与弘扬,本文对此作了详细诠释。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十年左右,“理解”在知识论中成为一个焦点。论文从探究知识与理解的关系入手,把它们看作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即一阶与二阶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被忽略的理解能力的构成问题,将它解释为包含了领悟、想象与判断力三个要素,尤其是强调了在产生“元宇宙”虚拟世界的高新科技时代,想象力在理解中的创造与把握意义的作用。领悟、想象与运用同时也构成了理解的基本特征。论文还回应了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问题,认为它们两者是不相容的。理解不应当且不可能得自于运气。可能会出现知道者并不知道自己所知的情况,也就是“KK原则”它说的是:如果你知道,那么你知道你所知道的。未必成立,但却不可能出现理解者不理解自己所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被关注的社会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流于形式,这既反映出实际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解上的误区,也反映出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正确理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念,把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本义,变对“人”的评价为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变“侧重对教师的考核”为“侧重教师职业发展”,才能有效实现评价作用,切实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无不受到他那博大而崇高的爱国主义之基本精神-忧患意识的驱动。邓小平的忧患意识与中华元典开其端绪的忧患意识这一民族精神保持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追求中华民族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挫而复超,穷且弥坚的精神动力。所不同的是,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具有新时代历史变革的实践高度,充溢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才略:在忧患的运作及其价值实现方面达到了空前未有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的确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操纵、控制、把握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以致使人类可能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生产更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在于它对人类的思维文化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的生成、“符号世界”的意义与“虚拟生存”的挑战三个方面,对当代科技发展最终将促进人类思想文化样式的跃迁作一揭示。一、“文化人”生成在人诞生之前,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着物质的、能量的、生物的世界,它自在地也就是无任何目的、无任何…  相似文献   

17.
8月20日至10月31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预防特大交通事散。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8·16”、“8·29”和“9·26”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积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了十七大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大会期间,北京市区及周边主要道路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代表驻地、会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民警执勤执法文明规范,执法形象良好,全国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二是确保了“十一”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节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49起,造成141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3%、32.3%;各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三是确保了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特大事故大幅下降。集中整治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962起,造成15803人死亡、689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5762起、下降20.8%,死亡人数减少3951人、下降20%,受伤人数减少68930人、下降17.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02亿元、下降35.8%。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249起,同比减少105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53起,同比减少6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4起,同比减少1起,为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实现“三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减少奠定了基础。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五个强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儒家命运观是消极宿命论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命”包含两个层次:一表示“天命”,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是道德的最后根据;二表示通常所谓命运,是对人的客观限制。反映了人的有限性。“知天命”是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知命”一向难解,但是新出土的郭店楚简让我们知道“知命”即明白人应当做什么。孟子的“无义无命”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说明儒家命运观决不是什么消极宿命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交通》2013,(1):62-62
11月25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2013年交通运输重点工作会议。会上,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哈尔滨市委13届3次全会会议精神及“十八大”会议精神,19个局属企、事业单位和15个局机关处室以及信访、交通运输热线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2013年工作打算,分管领导围绕全局重点一作特别是2013年的重点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点评和部署,局长谭洪志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同顾2012年,我市交通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五大亮点彰显了交通发展新突破。一是公交都市申报成功,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二是科学标准路创建试点成功,为现有公路基础设施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了样板。三是京哈公路王岗过境段改扩建完成,重塑交通人的形象。四是充分发挥宣传舆论作用,党建工作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岗引领的全行业“五统一”(即:统一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着装;统一车辆外观;统一车辆服务标准;统一车容貌标准;统一车辆标志标识)和驾驶员星级管理为载体主题实践活动,使行业服务和行业形象得到极大提升。五是安全稳定工作实现新突破,行业安全事故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生产系统中,除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外,还有精神生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迫近,精神生产对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将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日益凸现。本文拟对精神生产的一般原理作一些粗线条的探析。一“精神”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始于《庄子》。《庄子.刻意》云:“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际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精神”当指人的意识功用而言,与今天所说的人类意识活动、心理活动、心意历程相近。人的内心意识活动确实是流动的、多变的,如同一条没有堤岸的流动不止的溪流。西晋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