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了康明斯柴油机活塞环的设计特点以及国产化过程中活塞环材料,型线设计,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外弹簧钢活塞环镀层产生的裂纹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工艺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取消整挠试验和镀前去应力试验。改进后的弹簧钢硬铬活塞环抗疲劳断裂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活塞环对柴油机的功率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寿命与制造、检测、安装等工艺密切相关。本文针对活塞环弹力检测工装、翘曲度检测工装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EMD机车活塞环侧面需进行镀铬强化。该活塞环存在镀层不均匀、开口部位较薄、结合力不强等质量问题。为此,采用新的电镀装夹方式增加了活塞环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并优化电镀工艺防止镀层的脱落、起皮等问题发生。经批量生产验证,产品的合格率有所提高,改进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排放法规限值的日益收紧对发动机的各项研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满足改进燃烧和提高发动机效率的要求,导致发动机的负荷增加和磨粒尺度增大。改进发动机会导致活塞环及活塞环槽面临苛刻的摩擦学条件,因而活塞环端面磨损正成为活塞环设计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防止活塞环端面磨损最常用的方法是镀铬。但这种方法在耐久性(厚度太薄)和金相图(表面粗糙)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现已开始采用氮化处理的不锈钢第1道活塞环,以改善对端面的保护。与镀铬层相比,氮化层的硬度较高,且比较光洁。然而,对于新一代载重车发动机而言,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氮化处理应对摩擦学条件的能力也有其局限性。一种新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热喷涂工艺。这种工艺能增加保护层厚度,从而减少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的磨损。为了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评价各种端面磨损解决方案的效果,设计了特殊的发动机试验程序。对各种活塞环技术的评定结果显示,热喷涂的性能最佳。长期试验结果也显示,热喷涂层能提高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HXN5型内燃机车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为了适应其柴油机高负荷和高爆压的强化要求,满足机车国产化需求,自主研制了与之匹配的HXN5型柴油机活塞环.详细介绍了HXN5型柴油机活塞环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试验等情况,并对采用的铬-陶瓷复合镀层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台架试验和装车考核结果表明:活塞环组匹配性能良好,活塞环自身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可达普通镀铬环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7.
240球铁活塞环中温磷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和讨论了240球铁活塞环中温磷化液的配方及控制磷化膜质理的因素,所采用的磷化工艺可使球铁活塞环表面的磷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减磨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观。  相似文献   

8.
活塞环是柴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利用先进的复合陶瓷薄膜强化技术,按照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对活塞环进行表面处理后,其各项使用性能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7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技术鉴定委员会对太原铁路局总工室与侯马北机务段共同研制的“内燃机车用无端隙活塞环”进行技术鉴定。经过讨论研究后,做出如下鉴定意见:(1)“内燃机车用无端隙活塞环”采用独特的无端隙结构,保证在活塞环的搭接处和缺口处均能可靠密封;(2)采用标准化的制造工艺,制作方便,可行性强;(3)工作中出现的磨损不影响其密封性能,在技术上达到了路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同意“内燃机车用无端隙活塞环”通过技术鉴定,并建议进一步扩大装车试用范围。“内燃机车用无端隙活塞环”通过太原铁路局技术鉴定$太原铁路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40喷钼活塞环涂层的金相检验方法,论述了涂层检测的主要技术指标,简述了涂层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指出了金相缺陷与涂层工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英  康建明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283-285
简要分析了大功率中速机车柴油机活塞环槽磨损原因,针对目前正在生产应用和开发的活塞环槽强化处理技术,在给定模拟系统条件下,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现用合金铸铁活塞环与5种表面强化处理活塞环槽的耐磨性模拟试验.试验优选出了适配现用活塞环的中速柴油机活塞环槽强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机车镀铬活塞环和铬陶瓷复合镀层活塞环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活塞环虽然摩擦因数基本一致,但铬陶瓷复合镀层活塞环的磨损量不到镀铬活塞环一半,对应缸套磨损量也有所降低,其磨损机理为轻微磨粒磨损,缸套少量块状剥落,明显优于镀铬活塞环。铬陶瓷复合镀层活塞环具有的优良耐磨性能,可在铁路内燃机车上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多种试验方法对国产铬陶瓷活塞环磨损与拉缸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国产铬陶瓷活塞环抗磨损性能、抗拉缸性能与进口活塞环相当。国产大功率柴油机铬陶瓷活塞环的良好摩擦学性能为进一步开发更高功率柴油机活塞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大功率柴油机气缸套为载体,采用盐氮化处理工艺,并通过与激光淬火工艺相比较,从理论上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从化学反应理论方面探讨了盐浴氮化工艺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当代四冲程和二冲程大缸径发动机的活塞环技术,其中包括活塞环的几何形状、轴向宽度、径向压力分布以及开口尺寸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情况,还介绍了活塞环材料、工作面镀层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最后,分别针对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给出了当代发动机活塞环及其周边部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使用传统活塞环的机车柴油机经常出现"机油消耗高"、"活塞环、活塞环槽磨耗大"等问题。组合式活塞环是在一个环槽内配置两道活塞环,两道环以斜面相贴组成一副气环组。组合式活塞环具有密封性能好,机油消耗量低,使用寿命长,低磨耗和低排放等突出特点,在活塞环研究方面是一项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熊卫东  马吉人 《铁道学报》1994,16(3):118-122
利用含氮、碳、硫等元素的混合气对内燃机车柴油机活塞环用合金铸铁试样及活塞环工件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研究了气体组成、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合物层组织形貌、相组成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合金铸铁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与离子氮化或离子氮共渗比较,可有效地提高化合物层的ε相含量和厚度,明显地改善组织和层厚均匀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方便地控制化合物层的厚度及相组成,获得以ε相为主、具有一定厚度和良好均匀  相似文献   

18.
机车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进口和国产同类型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活塞环/缸套匹配副的拉缸机制,为活塞环的涂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机车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制造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润滑量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力大小。通过在该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试验,证明试验机性能稳定,测试系统准确可靠,可有效地对缸套、活塞环的不同材质和工艺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工序能力Cpk值,分析了普通磨床磨削活塞环端面存在的不足及双端面磨床磨削活塞环的优势。针对采用双端面磨床磨削活塞环端面生产效率高、班产量大、工序尺寸稳定等特点,详细阐述了该加工方法中环高尺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