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分析了路基漏区压对公路的危害性,总结了路基施工中形成漏压区的原因,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预测漏压区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路基漏压区形成的原因,分析了路基漏压区的危害性,并从施工控制和工程管理角度详述了消除漏压区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下沉段压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太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山区路段下沉的现状,在工程实践中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下沉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验证了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可以避免压浆对路基沉降带来的副作用,为压浆技术在今后山区高速公路大修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压浆法补强路基修补砼路面技术在惠州市南三环路上的应用,分析了砼路面板底出现脱空区的原因,根据压浆补强原理提出压浆材料的选用、压浆工艺、压浆质量控制要求与检测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压浆法补强路基修补砼路面技术在惠州市南三环路上的应用,分析了砼路面板底出现脱空区的原因,根据压浆补强原理提出压浆材料的选用、压浆工艺、压浆质量控制要求与检测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高寒冻土区路基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漠北公路K6+200断面处的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和K8+200断面处的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为研究对象,在路基不同部位和路基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埋设温度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研究了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路基实测温度和变形演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公路建成2年后,路基下出现了明显的融化盘偏移现象,新建宽幅路基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变形特性,路基下形成了2个融化盘,其中一个明显向路基坡脚处偏移,左坡脚和路中冻土上限明显下降了3~4m,路基下原天然地表处沉降达4~9cm,而路肩处冻土上限基本保持稳定;在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的条件下,除了建成初期路基土体存在一定的变形(工后沉陷)外,由路基下多年冻土不均匀融化导致的变形很小,因此,在低温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相对较好。可见,研究结论进一步阐释了高温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严重的成因,为高纬度、高寒冻土区路面结构抗融沉破坏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揭示了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纵裂、沉陷等不均匀变形破坏的特征和成因,相比高温多年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下低温多年冻土区路基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对于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冻土路基的设计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乔钧 《山西交通科技》2010,(1):20-21,44
提出了用压浆技术提高路基强度、防止路基下沉的有效方法,阐述了压浆技术的施工技术原则、施工组织原则,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的发生机理, 进行了大量调查, 总结了目前铁路2种较易发生翻浆冒泥的路基模型; 建立了循环列车荷载作用下土中振动孔压增长与消散规律的控制微分方程, 计算了土中孔压比的增长规律, 判断其是否会液化而引发翻浆冒泥; 分析了普铁和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轴质量、土的固结系数、固结应力比和围压对翻浆冒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路基在列车荷载和水的持续共同作用下, 土中孔压比随列车荷载振次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但是其增长速度处于持续减小的状态, 最终趋于稳定; 土中孔压比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形式, 且其最大值通常在距土层表面0.6 m处; 列车运行速度越大, 土中孔压比增长越快, 越容易发生翻浆冒泥, 当速度为200 km·h-1时, 普铁路基土发生翻浆冒泥所需振次为高铁路基的19%;列车轴质量越大, 土中孔压比增长越快, 当轴质量为18 t时, 普铁路基土液化所需振次为高铁的24%;增大土的固结系数能降低孔压比的增速, 路基土达到液化所需振次就越多, 从而越难发生翻浆冒泥; 等压固结时路基土比偏压时更容易发生液化而形成翻浆冒泥; 增大围压能够降低孔压比的增速, 路基土也就更难发生液化, 发生翻浆冒泥的可能性就越小; 普铁路基发生翻浆冒泥的可能性比高铁线路中更高。   相似文献   

9.
路基土水体系的特点是研究水网区路基土中水分迁移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对冻土地区路基水分迁移研究较多,而对地下水位较高水网区路基水分迁移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防治水网区路基水破坏,保证水网区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现对水网区路基的水分迁移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修筑不同厚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室外试槽模型,并在路基中埋设传感器,分别采集试验车在100,150,200,250和300kN荷载作用下路基中的压应力,分析了不同强度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对路基压应力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强度路面结构,沿路基垂直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应力呈总体衰减趋势;从压应力衰减趋势来看,在本次试槽路面结构层中,增加相同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对提高路面强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加强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管理工作很重要和必要.针对高速公路桥涵工程后期养护工作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可供桥涵养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德志 《北方交通》2001,24(2):20-20
涵洞、通道桥对于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路基稳定、行车安全,及对沿线农田排灌系统、居民出行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发动机的气缸体与气缸盖的裂纹产生、预防、检验及修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高速公路养护费用测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养护费用收支测算模型,通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计算出其加权系数,进而得出收支比,最后结合实例,使该模型的实用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通信传输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速公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实现目标和系统构成作了阐述,并对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冻胀研究 2000年9月在比利时召开了2000年国际地层冻结和土冻结作用会议,会议分别对多年冻土地区热质迁移、冻结敏感性和冻胀、力学性质、环境土冻结、工程设计六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公路桥梁橡胶支座的设计与安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橡腔支座的构造和分类,对桥梁设计中橡胶支座尺寸的计算和支座规格的选定进行阐述,同时对支座安装方法作一介绍,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总结分析了大骨节病三种病因假说的研究进展及其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大骨节病除经典的软骨细胞坏死外还表现有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去分化",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血清蛋白表达谱及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不同于病区内外正常人与骨关节病。确定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坏死发生的基因与蛋白标志物,以及何种环境因素如何与大骨节病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而选择性的损伤深层软骨细胞及其干预措施,是未来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路基是公路建设的根基,是施工的重中之重。以青海省民门战备公路为例,对其路基冻融病害的处治和预防措施作一介绍.可为类似工程中该类病害的处治和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改性沥青与SMA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对掺入相同百分比但不同组合方式的SBS及PE改性剂的改性沥青进行技术分析,然后对SMA采用普通沥青和不同组合的改性沥青之间的成本进行估算,最后在几种组合当中得出使用PE SBS的混合改性剂优于同剂量的PE、次于SBS,但就技术性和经济性而言,综合指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