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探讨汽车离合器弹簧在已知工作条件下,如何用优化设计方法,选择出一组膜片弹簧的优化结构参数。为此目的,选择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平均值最小和分离过程中分离操纵力的平均值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并合理地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混合点罚函数SUMT法构造新目标函数,然后用无约束化问题算法——POWLL探索最优点,根据自编程序可迅速地得出理想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膜片弹簧的的结构特点,阐述了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弹性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载荷与变形之间的曲线特征。以轿车轿车离合器使用过程中摩擦片正常磨损的范围内,弹簧的压紧力变化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膜片弹簧结构中独立而又对弹性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为设计变量并加以约束,构造罚函数求得最优解。实例验证计算表明,该优化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零件。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载荷一变形特性和多种约束条件,在参考成熟离合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把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某轻型货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优化后的膜片弹簧各决策变量的值明显优于利用传统经验公式设计所得的结果。无论是在后备系数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方面,还是在分离力的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5.
严正峰  颜东  彭东升 《重型汽车》2007,(3):11-12,21
前言随着膜片弹簧离合器逐步在重型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压紧力均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但传递扭矩与操纵力的制约带来较多新的问题:当传递扭矩增大,分离力也大,操纵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重型车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应运而生。由于重型车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与传统膜片弹簧离合器相比具有结构更简化、转矩容量更大、分离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卢玉祥 《汽车科技》2005,(3):54-54,15
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 由于膜片弹簧具有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从而使整个离合器的结构简化,同时也缩小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此外,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从动盘磨损后能保持压紧力几乎不变.或者说具有自动保持压紧力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它不象螺旋弹簧那样,会在高转速下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一辆依维柯汽车,行驶时出现了离合器(推式离合器)严重发抖,踩下、放松离合器踏板时有异响。 故障检查与排除:据驾驶员介绍曾对离合器保养拆装过。分解离合器,对离合器进行全面检查,压盘工作面良好无磨损过度现象,膜片弹簧无裂纹、断裂,膜片内端在同一平面内,膜片弹簧的高度都符合规定值,从动盘摩擦片也无油污。再检查分离轴承,用手转动它,阻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紧力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片簧离合器膜片紧力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本文法比传统的计算公式增加了修正项,计算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某些结构的离合器总成压紧力特性曲线与膜片弹簧压紧力特性曲线有较大的出入,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计算,拼提出了离合器总成压紧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Lipe离合器是英国制造的,用于CQ30-290车型上。该离合器为双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压紧力产生方式为机械周置弹簧压合式。分离形式为技型,摩擦片材料为陶瓷合金,在分离杠杆装置中设置滚针轴承。离合器本身为不可调结构,但装有一个可调整的分离套简把分离杠杆和分离轴承连接起来,通过对此套筒的调整可补偿摩擦村片的磨损,保持踏板自由行程不变。离合器操纵采用油操纵,气助力装置。整个操纵系统由踏板机构,离合器液压总泵离合器气助力缸总成及其油管,气管和离合器拨叉轴,拨叉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如踏板自由行程过小,使压紧弹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CA1091-1型货车上装用了英国AP公司的干式、单片膜片弹簧压紧,传动片转动,从动盘带轴向缓冲及扭转减振阻尼器的DS330型离合器。该离合器具有操纵轻便、接合平顺、摩擦片磨损均匀、振动和噪声小、维护简便、工作可靠等优点。兹将其结构原理、安装与调整简介如下。一、构造和工作原理该型离合器包括盖总成和从动盘总成两大部分(见附图)。盖总成为离合器的主动部件,通过8个固定螺  相似文献   

11.
通过Double Monod模型对膜片弹簧特性曲线进行跟随,通过xPC对膜片弹簧模拟系统的试验台架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对膜片弹簧的特性进行快速、准确模拟。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能够对离合器膜片弹簧选型、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和离合器控制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Double Monod模型对膜片弹簧特性曲线进行跟随,通过xPC对膜片弹簧模拟系统的试验台架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对膜片弹簧的特性进行快速、准确模拟。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能够对离合器膜片弹簧选型、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和离合器控制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的重要部件,是由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形状呈碟形。膜片弹簧结构紧凑且具有非线性特性,高速性能好,工作稳定,踏板操作轻便,因此得到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膜片弹簧建立数学模型,特别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同时对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比例调节,并用matlab编程来优化设计参数。通过举例,结果证明在压紧力稳定性,分离力及结构尺寸上优化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离合器膜片弹簧传统优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工程稳健性的灵敏度分析,考虑了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参数变差对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具有比传统优化方法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稳健化设计能有效、可靠的减小质量波动对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文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提高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16.
高翔  袁念诗 《汽车工程》1996,18(2):83-88
本文提出了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疲劳强度可靠性计算方法。算例所得计算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相吻合,并得到室内台架疲劳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汽车离合器压盘热变形和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限元法,对φ240膜片弹簧离合器(与五十铃4BC1发动机,NJ1061的D433A发动机配套)压盘在热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压盘变形后摩擦面呈锥形,从而使用摩擦面积减小,作用半径减小,不利于转矩的传递,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8.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国内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模型,对这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此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膜片弹簧性能明显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