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EN 14363—2005中的车辆脱轨安全性静态试验方法,在SIMPACK软件中设置了相关试验环境,完成了动车组拖车的脱轨安全性评估,研究了悬挂参数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扭曲试验时,车辆的最小轮轨垂向力随着抗侧滚扭杆的等效侧滚角刚度、轴箱悬挂系统和中央悬挂系统垂向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使车辆的脱轨安全性趋于恶化。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轮轨横向作用主要受制于轴箱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改变转向架轴箱定位刚度会影响车辆脱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转向架一系悬挂横向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及轮轨磨耗有重要影响。文章将轮对和两侧转臂轴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计算了转臂式轴箱转向架的一系横向定位等效刚度。得到了轮对在横向力作用下的轮对横摆、侧滚和摇头运动关系,它随轴箱定位刚度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建立了2个转向架动力学仿真模型,其一系悬挂分别为转臂式轴箱结构定位和进行等效刚度计算后的简化定位结构。比较了两者的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验证了轮对滚摆运动关系和横向等效刚度计算的可信,说明运用等效刚度建模仿真可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侧风作用下车辆在曲线上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倾覆稳定性分析模型。以国内某型动车组为例,计算了有关工况下的气动力与临界倾覆风速,并分析了抗侧滚扭杆刚度与横向止挡刚度对车辆倾覆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抗侧滚扭杆装置使车体向迎风侧倾摆一定角度可以改善侧风作用下车辆的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货车转向架曲型悬挂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包括构架式转向架的轴箱悬挂、三大件式转向架侧架间的交叉支撑连接、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旁承连接等主要结构,对具有2E轴转向架车辆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性能模拟,比较了不同的旁承结构对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货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优化目标和方法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衡量车辆抗侧滚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柔性数,影响柔性系数的主要原因是车辆悬挂系统的刚度,采用抗侧滚稳定器是提高车体的侧滚刚度有效方法,本文根据满足柔性系数的原则,分析了铰接式高速客车车组所需要的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根据铰接式车组中车辆与转向架的支承特点,得到每节车辆所需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提出了铰接车组中抗侧滚稳定器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6.
ZMA100型转向架抗侧滚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讨论了ZMA100型转向架设置抗侧滚装置的必要性;介绍了抗侧滚装置主要结构特点;并分析了制约抗侧滚刚度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车辆柔性系数、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限界要求等对抗侧滚刚度取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270~300km/h的运行速度,开发了采用无摇枕车体悬挂的轻型DT9023E/F试验型转向架,设计者成功地防止了车体高频振动,并选择了最佳轴箱水平悬挂刚度和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特性,以同等地改善运行稳定性和曲线运行性能,通过试验,证明了DT9023E/F的高速运行稳定性,曲线运行性能和运行品质均较普通新开线转向架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设计出既能保证车辆具有良好垂向振动性能,又能提高抗侧滚性能需要的转向架,可以采取在转向架中央悬挂装置中设置抗侧滚扭杆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加大空气弹簧或钢弹簧的横向间距来实现。探讨在某种成熟应用的转向架上增设抗侧滚扭杆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及限界要求等方面,以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地铁车辆的SDB-80型转向架为例,对其是否需要增设抗侧滚扭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两种不同轴箱布置方式的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在实际线路条件下,分析对比了轴箱内置与外置两种转向架,因为簧下质量以及悬挂系统横向跨距变化而造成轮轨接触以及车辆平稳性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轴箱布置方式对车体平稳性影响较小;但轴箱内置车辆为达到理想的稳定性,需要加大一系径向刚度并加装抗蛇行减振器;轴箱内置能够降低轮对摇头角刚度,提高车辆适应线路扭曲不平顺的能力,同时降低轮对踏面磨耗功率,改善小半径曲线上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10.
基于CRH2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结构,对列车垂直、水平两个方向建立动力学模型。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对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的沉浮、点头、横移、侧滚及摇头等刚体振动进行控制策略分析。根据半主动控制系统的特性要求,提出采用磁流变阻尼替换原有油液阻尼,达到降低车体各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从而提升车体稳定性的目的。以中国干线铁路轨道功率谱密度为轨面激励发生基础,联合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进行整车性能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该半主动控制悬挂系统能够较好地抑制两个方向的5种振动模式,对于改善车辆运行平稳性、降低转向架所受冲击力有良好的作用,在设计上可使用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悬挂系统代替传统铁道车辆被动悬挂控制。  相似文献   

11.
车辆动力学性能是验证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轴箱弹簧作为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刚度对车辆的运行安全性能影响较大.以某地铁车辆为例,通过改变轴箱弹簧的横向和纵向刚度来分析车辆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展示了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为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从轮轨力、轴箱弹簧垂向位移和中部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3方面分析了大型养路机械通过曲线时由于较大幅度侧滚造成横向力偏大的原因,通过在转向架和车体间增加旁承限位滚子来减小侧滚幅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措施能大大减小轮轴横向力,增强车辆通过曲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客车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客车转向架安装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必要性 ,介绍了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建立了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力学模型 ,分析和计算了该装置对倾覆系数、柔度系数等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某2B_0机车车体出现的低频横向晃动问题,分析等效锥度对低频横向晃动的影响,采用根轨迹法分析该车辆系统的振动特性,明确低频晃动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整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较小等效锥度下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与车体固有的摇头、侧滚模态之间显著的耦合共振是低频晃动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减小抗蛇行减振器安装角度、减小轴箱纵向刚度和减小电机减振器阻尼等三个方面对机车进行综合整改,可以有效抑制转向架蛇行模态与车体固有横移模态之间的耦合共振,增加一次蛇行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计算及现场整改试验的结果均表明,机车在采用整改措施后基本消除了低频晃动,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特点、安装方式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抗侧滚扭杆装置轴承安装座异响、扭臂与车体安装座干涉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质量管控意见。经实践验证,采取的整改措施合理有效,抗侧滚扭杆装置异响、干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提高了转向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了列车运营服务质量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转向架分为轴箱内置转向架和轴箱外置转向架。相对于轴箱外置转向架,轴箱内置转向架结构紧凑、质量小,有利于降低轮轨磨耗和通过小半径曲线,具有良好的线路适应性。针对时速350 km/h货运动车组,考虑高铁线路和既有线路运行工况,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计算车辆分别采用轴箱内置转向架和轴箱外置转向架的轮轨力和车轮磨耗,对比分析2种转向架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线路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2种转向架具有相同蛇行运动稳定性即临界速度的前提下,与轴箱外置转向架相比,内置转向架的轮轨力降低20%以上,车轮磨耗量和踏面磨耗深度降低30%以上,充分体现了轴箱内置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的设计及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抗侧滚扭杆装置扭转原理,对地铁车辆抗侧滚扭杆进行了结构设计和计算,并建立了抗侧滚扭杆动力学模型。当车辆以80km/h运行时,分析了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脱轨系数、倾覆系数、柔性系数、浮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跨座式单轨车辆理论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单轨车辆的运动状态特别是轮胎的受力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导向轮和稳定轮需要结合轮胎性能设置合理的预压力,以保证车辆的抗倾覆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并避免过大地增加车辆的运行阻力;通过对3种导向轮与稳定轮的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合理地设计导向轮与稳定轮的布置方案,可以改变构架的转动中心,优化车辆的侧滚刚度和摇头刚度,从而改善车辆的运动状态和动力学性能,减小走行轮的侧滚角和侧偏角以及导向轮与稳定轮的侧滚角,改善轮胎的受力状态,从而减少轮胎的磨耗。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抗侧滚止挡进行静强度分析,文章以EN 13749和UIC 515-4标准为基础,结合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实际受力情况,分析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抗侧滚止挡的加载条件,并设计模拟超常工况的载荷组合。通过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抗侧滚止挡受力最大位置为支撑筋板顶部,其结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二系横向止挡作为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悬挂关键零部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其刚度特性对高速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舒适性影响较大。对采用不同刚度特性参数的二系横向止挡的动车组,在线路不同曲线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分析高速动车组平稳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二系横向止挡刚度特性对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线路试验结果表明,止挡刚度对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而对转向架稳定性及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指标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