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4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挂式独轨车辆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悬挂式独轨车辆的结构特点,并应用软件Simpack建立车辆多体模型,探讨悬挂式独轨车辆稳定性、安全性、平稳性性能评判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不同载客量悬挂式独轨车辆在曲线及横风作用下的响应表明,悬挂车体的横移量及走行轮、导向轮的载荷是车辆的动力学性能重要评判参数,且有相应的限值。讨论导向轮合理的预压力大小的确定方法,并给出计算模型的初步预压力的具体数值。  相似文献   
2.
筒述了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发展历程、型号命名规则。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技术的引进消化过程以及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工作。着重介绍了该公司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系列化、型谱化、模块化的研发状况和方向。该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成熟、可靠的功能模块和结构模块的基础上,研制出系列化的涵盖国内各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  相似文献   
3.
根据机车转向架称重调簧工艺,分析地铁车辆转向架调簧的特点,对转向架的称重和一系弹簧的调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A型地铁车辆ZMA080型转向架的全面国产化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A型地铁车辆的ZMA080型转向架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对其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材料国产化,工艺验证,静、动强度计算和型式试验,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轨交通客流强度不断增大,发车间隔不断压缩,使得我国城轨交通呈现出快速、重载、智能的发展趋势。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城轨车辆快速、重载的发展状况,提出城轨车辆最大轴重的概念和建议值,且应按最大轴重对承载结构件进行设计,详细分析了城轨车辆结构件的技术发展特征,并建议应及时检测和维护车轮和钢轨,降低车、轨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车、轨的综合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ZMA120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ZMA120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设计结构,总结了其结构设计特点,并利用仿真分析、线路动应力测试和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试验对其进行了强度校核,其合理的结构设计为城轨车辆及机车构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用于最高运营速度100km/h的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和性能。对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适用于最高运营100km/h速度级的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技术参数和主要技术特征。对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跨坐式单轨车导向轮稳定轮预压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跨坐式单轨车转向架的工作原理,并依据浮心理论及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跨坐式单轨车导向轮、稳定轮的预压力对保证单轨车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仿真研究了车辆在通过不同曲线半径时预压力的大小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导向轮和稳定轮预压力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不同地域业主的需求,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模块化A型地铁转向架,该转向架各功能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满足国内外主流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供应商的设备安装和功能接口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转向架构架、轮对、驱动单元、二系悬挂和牵引装置等部件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动力学性能试验和构架静强度及疲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转向架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