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危险性高的介质,对运输安全性要求很高。为保证运输的安全性,需要对LNG运输船舶进行特殊保障,并对LNG接收站和大型港口兼容性的问题进行考虑。基于此,本文从LNG船舶特殊通航保障的角度探讨LNG接收站和大型港口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4,(3):25-25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同意南通港吕四港区广汇能源启东LNG分销转运站码头工程LNG码头项目建成后南通市又一个绿色能源港口项目。使用港口岸线,长度为431m。这是继洋口港区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具有清洁、经济的优点,大型挖泥船工作于港口、沿海区域,使用LNG燃料将大大降低其排放污染,对改善沿岸大气环境有重要意义。文中整理了LNG燃料船舶的相关规范,阐述国内外LNG燃料船舶发展现状,比较不同型式LNG气罐的特点,并基于某LNG双燃料大型耙吸挖泥船提出适用的气罐型式和布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进出宁波舟山港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尤其是大型LNG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引航靠泊风险越来越大。以大型LNG船舶为研究对象,分析宁波舟山港穿山码头存在的船舶进港和靠泊的风险,提出大型LNG船舶进靠宁波穿山码头的引航操纵方法,阐述初落和初涨2个时段的靠泊操作方法,为驾引人员更加安全地完成LNG船舶的靠泊操作提供参考,以减少作业的风险性,保障港口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调整能源战略政策,国家统一部署,在沿海有条件的港口建设LNG接收站引进国外LNG。2006年5月,中国第一个LNG试点项目--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在深圳建成投产,开始了中国LNG水上运输的新纪元。
  继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建成投产后,福建莆田、上海洋山、江苏南通、辽宁大连、浙江宁波LNG接收站也相继建成运营,天津、山东、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有十多个LNG接收站在建设或筹建中,并且出现了浮式LNG接收终端(FSRU)。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7,(4):1-6
生产准备工作是大型LNG接收站顺利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向试运投产阶段的重要保障,而海事开港准备又是大型LNG接收站生产准备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衔接船岸界面及相关作业的关键执行环节。介绍大型LNG接收站海事开港准备涵盖的开港许可办理和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对海事开港准备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就LNG接收站海事开港准备阶段如何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提出相应建议,以帮助新建LNG接收站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海事开港准备工作,推动大型LNG接收站项目顺利试运投产。  相似文献   

7.
深圳大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广东LNG试点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又一个能源战略项目。去年,满载约60000吨液化天然气的巨型天然气专用运输船——"西北海鹰"",在深圳海事局海事巡逻船及码头公司拖轮的护航下,安全靠泊深圳大鹏秤头角LNG接收站码头。这是挂靠中国港口的第一艘LNG专用运输船,宣告深圳天然气时代的到来,深圳港成为全国首个具有处理LNG能力的港口。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较为合理、经济的运输体系,结合LNG运输能力拓展研究项目,以温州新建LNG接收站为例分析未来新建LNG接收站的LNG二程转运(沿海大型接收站→内河/沿海中小型接收站)运输模式,研究转运LNG运输船型选择、船舶需求量。通过经济分析,构建合理的LNG二程转运运输体系,为相关集团企业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兰喜  马小勇 《船舶工程》2019,41(10):111-115
基于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项目的开发介绍了以LNG作为船舶燃料的规范标准和风险评估流程,进一步从ME-GI双燃料主机、LNG燃料舱、燃料供给系统等方面阐述了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技术,为建造经济、环保、安全的LNG动力船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LNG船舶尤其是大型LNG船舶进出港数量不断增加,引航风险越来越大。由于LNG船舶具有特殊危险性,且大型LNG船舶相对操纵性差,其进出港引航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大,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引航风险评估,从而控制风险,保障LNG船舶港内作业的安全性。针对目前关于LNG船舶引航风险定量化评估的研究较少,且鲜少考虑引航过程中风险变化的现状,以深圳大鹏湾LNG港口为例,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引航员登离船舶、船舶进出港、船舶靠泊操纵、带缆作业及离泊操纵这五个阶段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风险因素,评估不同因素所产生的危险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的风险因素不同,以管理因素与人的因素影响最为关键,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性分值较高因素所导致的风险。研究结果为制定引航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参照,有助于控制或者降低大型LNG船舶引航风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靠港船舶清洁用电和部分港口、小型岛屿与海上平台等电力供应的快速响应问题,在阐述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电船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系统基础上,引用国内外LNG船舶相关设计经验,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20 MW LNG发电船的船体、LNG管路系统、电力-推进复合系统等进行设计,为该型船设计的主要难点问题提供可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LNG加气船的优势分析,以LNG加气船的市场需求为研究内容,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资本来源等市场机遇和技术设备不够成熟、产业配套需完善等市场风险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内河LNG加气船的市场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体上内河LNG加气船市场还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管金钰  张海  单陈 《船海工程》2013,(5):73-75,79
针对NO96薄膜型LNG船殷瓦钢手工焊接部分采用脉冲氩弧焊焊接,焊接效果好,而一般直流氩弧焊机难以做到的问题,介绍不需要脉冲的氩弧焊焊接工艺,通过结合NO96薄膜型LNG模拟舱建造、焊工培训和焊接工艺评定等过程,对殷瓦钢的手工焊接工艺进行探讨,实现了在不使用脉冲的前提下使焊缝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为确保LNG船舶靠泊安全,对浙江LNG接收站工程进行了船舶靠泊物理模型试验。采用牵引船模及直流力矩电机调节速度的方法,模拟了船舶不同靠泊速度和不同偏心距的靠泊方式。试验表明,船舶靠泊角度为5°时,4个护舷受力不均,1#护舷先受力且受力最大;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的撞击力没有明显规律,且相差不大;靠泊速度为0.15 m/s条件下,静水靠泊和顶流靠泊时设计护舷型号可满足要求,横浪1.5m时靠泊则撞击力不满足要求。建议尽量减小靠泊角度,使得护舷受力均匀,以减少靠泊时的撞击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3万m~3LNG运输船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型LNG运输船——3万m3LNG运输船,并介绍该船的设计特点及优势。分析目前国内3万m3LNG运输船的现状及在建该类船舶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环渤海地区天然气消费现状和供应格局的分析,指出环渤海地区海运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在冬季需求集中、LNG泊位淡旺季利用不均衡等运输特点。根据区域LNG运输特点和现状泊位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分淡、旺季对LNG泊位利用率进行了细化研究。结合沿海LNG船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LNG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测算出近中期环渤海地区LNG接收站泊位通过能力达500万~550万t较为合理,并提出未来泊位能力挖潜方向。研究结论可对区域LNG相关港口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世界液化天然气船舶市场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艳 《中国航海》2007,(2):61-65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天然气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也随之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研究世界天然气需求的现状及发展、世界LNG需求的现状及发展、LNG贸易量发展趋势、世界现有LNG船队结构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LNG出口国在建拟建生产线、现有LNG船舶订单的分析,预测未来世界LNG船舶的需求,结合世界LNG船舶的建造能力,分析LNG船舶市场的供需平衡,提出中国应扩大LNG船舶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世界能源结构的升级,液化天然气(LNG)需求量逐年上升。由此推动了全球LNG海运贸易的快速发展,作为LNG海运工具的LNG船队规模也得到了空前扩大。因此在布局我国LNG船建造设施的同时,LNG船修理及其修理设施布局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LNG船的修理内容和工装设施,并对我国布局LNG船修理设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段斌  宋炜  刘恒  江浩 《船舶工程》2020,42(S1):278-282
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不含硫、燃烧清洁而成为绿色环保型船舶的首选燃料。随着LNG燃料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车客渡船、拖轮、平台供应船等近海或短途海运船舶采用LNG动力,而且豪华邮轮和大型集装箱船等远洋船舶也逐步迈入了LNG燃料行列。本文介绍了LNG燃料动力船及LNG加注船的发展现状,总结了LNG加注船具有机动性好、加注效率高、加注范围广等优点,并重点分析了未来LNG加注船的技术发展方向: LNG燃料舱容量的大型化发展,未来B型舱和薄膜型LNG燃料舱将成为优选方案;LNG加注船在加注平台设计、加注对接方式、LNG燃料舱操作服务方面的灵活性将得到极大提升;LNG加注船还将具备更高机动性和操纵性,能够实现无需拖轮协助的一人操作而自主安全靠泊。随着全球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推广,LNG加注船作为LNG产业链上的战略新兴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重大装备,其应用和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