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钢轨谈铁路用钢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钢轨钢轨的发展方向是重型化、强韧化、纯净化和高精度化。11钢轨重型化问题钢轨重型化增加了钢轨的刚度,列车作用于钢轨上的压力可分散在较多的轨枕上,从而减少了轨枕、道床及路基的应力。同时,由于钢轨刚度的增加,其动力纵断面比较平顺,产生的附加压力相应减...  相似文献   

2.
论高速重载运输条件下钢轨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由铁道部和冶金工业局共同研讨、协调铁路用钢,特别是钢轨的发展方向,我认为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下面就高速重载条件下,钢轨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这些观点以前我也曾在多种场合阐明过。近年来,高速重载运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底,全路平均年通过总重已超过3-4×107t·km/km,在京沪、京广、京哈和陇海四大干线上已开行牵引重量5000t的重载列车,年通过总重平均达到4-0×107~5-0×107t·km/km,部分特别繁忙区段达1-3×10…  相似文献   

3.
辙叉是铁路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巨大的交变冲击载荷和接触应力作用,易产生疲劳裂纹,导致剥离掉块等伤损。传统的高锰钢辙叉存在内部铸造缺陷,焊接性差,平均使用寿命约7 000万~8 000万t,不能满足我国铁路高速化、重载化的发展要求。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是制造辙叉的理想材料之一。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英国铁路辙叉以提高冲击韧性为主;美国境内铁路以重载为主,因此着重提高钢轨的强度和硬度,要求其具有高耐磨性;日本的贝氏体钢轨含C量约0. 20%~0. 55%;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贝氏体钢辙叉,目前贝氏体钢辙叉的平均寿命已突破1亿t。  相似文献   

4.
信息精萃     
我国铁路建设用钢增长空间可观“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方向是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煤运通道,初步形成快速客运和煤炭运输网络;扩展西部地区路网,强化中部地区路网,完善东部地区路网;加强集装箱运输系统和主要客货枢纽建设。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建和既有线改造将增建线路正线延展长度6.5万km,加上站线,总长度约7.8万km,铁路建设需用钢轨约950万t,平均每年铁路建设用钢轨需60万t以上;铁路建设和大修用道岔的钢轨数量将达到约15万t/年;铁路大修维修用轨近几年的用量比较稳定,在80万t/年左右。考虑提速后线路磨…  相似文献   

5.
钢轨质量现状与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货物列车牵引定数的提高(3000t,4000t,5000t),重载列车的开行对数的增加,速度的提高,对钢轨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繁忙干线,80kg/mm2级、90kg/mm2级(U74、U71Mn)的钢轨已不能满足运输要求。1关于钢轨强度及轧制质量1-1接触疲劳伤损严重1-1-1磨耗与塑性变形问题突出。在曲线上钢轨侧磨问题突出,在石太线R=300~400m的曲线上,最短的7~8个月就磨耗到限,在津浦线R=500~600m的曲线上,1年半左右钢轨就要调边使用,这远低于线路的大修周期。在直线段上…  相似文献   

6.
<正>据兰格钢铁网报道,铁路是钢铁需求大户,大量铁路项目的启动对消化部分过剩钢铁产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铁道用钢方面,从品种看,铁道用钢主要有线路用钢、轨枕用钢、桥梁用钢、车站等基建用钢、电气化铁路用钢等,占钢材总量的比重为0.7%左右,占全国粗钢总量的0.8%左右。2013年1~10月,铁道用钢的月度产量为50万t左右,按此水平推算,我国铁道用钢年产量在600万t左右。在当前以高铁建设为主的阶段,钢轨、道岔等部件对高性能钢材的需求将更多。在铁路机车车辆用钢方  相似文献   

7.
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使用寿命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钢轨及焊接接头伤损加大了线路养护和维修工作量,缩短了钢轨大修换轨周期。提出设置欠超高、科学润滑、采用热处理轨、提高轨道弹性、改善轨道平顺性、提高钢轨强韧性和纯净性、采用焊后热处理、研制新钢种、提高钢轨性能、采用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垫板、加强钢轨打磨、及时治理钢轨不平顺和接触疲劳伤损等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局提供的钢轨库、伤损库、曲线库、运量库以及2004—2016年间上道及下道线路钢轨情况,对局管内京沪线、沪杭线及全局普速铁路钢轨伤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京沪线和沪杭线的主要伤损类型为焊接伤损、核伤和孔裂,控制钢轨伤损主要是提高铝热焊和气压焊的焊接质量以及胶结绝缘接头质量,按目标廓形对钢轨进行周期性打磨;冬季钢轨伤损率明显大于夏季钢轨伤损率;站区线路每公里钢轨平均伤损量是区间线路的6.5倍;每公里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累计通过总质量8~10亿t时钢轨垂磨量约为3.5~4.5 mm,远未达到钢轨垂磨重伤标准11 mm。  相似文献   

9.
北美一级铁路线路总长为 2 74 0 0 0km ,在钢轨平均质量为 67kg/m情况下相当于 3630万t的钢。大约有 140万辆货车和近 2 50 0 0辆机车及约 10 0 0万个车轮处于运营中。1t钢轨的价值大约值 50 0美元 ,一个车轮值350美元。这些元素构成铁路固定基金非常重要的部分 ,此外固定基金还包括铺设钢轨、安装车轮及对钢轨和车轮进行技术维护及修理的费用。通过控制购买、维修上述单元 (钢轨及车轮 )费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可取得很大节约。这样 ,为增加钢轨使用寿命 ,目前在美国铁路协会运输工艺中心 (TTC)战略研究计划范围内 ,正在对用改善后…  相似文献   

10.
介绍我国铁路常用钢轨钢的化学成分、性能特点;研究我国高速铁路、160km/h以下的既有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用钢轨的选用原则。分析和论述曲线路段钢轨的选用、不同钢种钢轨的焊接、焊接接头的硬度匹配、长定尺钢轨的选用、钢轨打磨和润滑方面注意的问题,提出高速、重载钢轨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钢轨作为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全部荷载,钢轨伤损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山区铁路所处环境复杂,小半径曲线多,钢轨伤损出现频率高.针对影响山区铁路钢轨寿命的风险因素,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线路,使每段网格内风险因素保持一致;依据钢轨历史状态信息建立生存分析模型,量化各风险因素对钢轨寿命的影响;最后绘制钢轨生存寿命曲线,并将生存分析评估寿命与2019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制定的曲线钢轨大修阈值作对比分析.用成昆、成渝、宝成3条线路近10年钢轨伤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曲线半径每增加10 m,钢轨寿命增加0.5%;曲线段外轨的寿命是内轨的75.8%;非均匀区段长每增加10 m,该区段的生存寿命减少1%.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是世界铁路运输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拥有铁路客车3-5万辆,铁路货车55万辆(其中企业自备货车11万辆),车辆总数近60万辆。中国铁路的发展主要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本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铁路发展最快的时期。建国时的1949年,我国仅拥有铁路客车3796辆,铁路货车44658辆,50年来增长了10倍;在技术状态方面,1949年客车技术速度仅为31-9km/h,目前主要干线已普遍达到120km/h,有些区段达到160km/h,部分专线(如广深铁路)的个别区段达到200km/h;…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重载铁路高速发展,钢轨磨耗快、疲劳伤损增加等问题严重困扰铁路工务部门。为解决通霍铁路钢轨磨耗、伤损发展、焊缝低塌等问题,针对通霍铁路货车、客车、机车车轮踏面及钢轨廓形情况,设计适合通霍铁路的钢轨廓形,根据个性化设计的钢轨廓形对通霍铁路廓形进行修正,有针对性地解决钢轨疲劳伤损及焊缝低塌等问题,并基于CONTACT数值计算程序对打磨前后轮轨接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廓形打磨可改善轮轨接触关系,降低钢轨磨耗速率,有效控制钢轨病害的产生和发展,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昆线近年伤损钢轨数量骤增的实际情况,分析伤损钢轨的数量、位置分布、伤损部位和类型.选取南昆线4段曲线进行曲线上股钢轨接触疲劳伤损试验,得出钢轨选型不当、瞳线超高设置不合理、钢轨未打磨和曲线地段机车喷撤废机油是导致钢轨伤损的主要原因.探索解决钢轨伤损问题、延长山区铁路钢轨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实现节约成本、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重载铁路高强钢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研制适应重载铁路的高强钢轨。通过对高强钢轨的性能、热处理和焊接以及选用的新钢轨服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钢种中加入合金元素Cr,可以提高轨钢的强度,推迟珠光体转变时间,使钢轨既易于热处理,又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而且钢轨强度的提高还增加了曲线钢轨的耐磨性能和耐伤损能力;提高轨钢的纯净度,可增加钢轨的抗疲劳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重载铁路曲线下股应铺设热处理钢轨;铺设新钢种PG4和U77MnCr的线路,钢轨打磨时间可延长至通过总重4亿t,而铺设U75V钢轨的线路在通过总重6000万t后就需打磨1次,才能有效抑制轨面剥离的产生和发展。新钢轨的综合使用性能良好,适合在重载铁路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从北美铁路钢轨标准、钢轨的选用及使用寿命、美国交通运输技术中心及试验场钢轨试验、钢轨焊接和伤损修复技术、钢轨养护维修技术、换轨周期等方面,介绍北美重载铁路钢轨技术。通过标准的变化、钢轨技术的变化和钢轨寿命的延长,分析北美重载铁路钢轨技术发展趋势。在对比分析我国与北美重载铁路钢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重载铁路钢轨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铁路无缝线路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混凝土枕的无缝线路是轨道中最先进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最小的开支实现铁路的客货混运。铁路要达到快速和高速 ,无缝线路是唯一要采用的线路。在各种机车车辆运行时 ,钢轨接头的消除会降低运行的基本阻力 8~ 10 % ;减少用于车辆和机车走行部修理费用 2 5~ 30 % ;降低线路日常维护及修理支出 2 5~ 35% ;此外还会延长钢轨、轨枕、扣件的使用寿命。俄罗斯的无缝线路开始广泛运用于 60年代。在过去的时间里 ,无缝线路经历了相当严格的运营试验 ,其中包括对钢轨年温差 80~ 10 8℃情况下、货运量每年 1.2亿t/km以内的运煤经路、每年 1…  相似文献   

18.
大准铁路是单线半自动闭塞线路,随着运量逐年大幅度增加,钢轨伤损也日渐严重,本文分析了钢轨折断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加强钢轨巡检力度,及时将伤损钢轨更换下线,推广使用钢轨折断报警装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载铁路钢轨的伤损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现场调查分析,确定出钢轨伤损的主要类型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对策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在半径小于1 200 m的曲线上铺设轨面硬度大于370 HB的含铬热处理钢轨(U77 MnCr和PG4)、采用每天1次固体润滑并设置欠超高,可以减少钢轨的严重侧磨;②热塑性弹性体垫板可以增加轨道弹性,减少轨道动应力和钢轨的疲劳核伤;③在减少所用钢轨表面脱碳层深度和钢中夹杂物的基础上及时进行钢轨打磨,可有效抑制钢轨轨距角剥离掉块伤损的发展;④虽然热轧轨出现的剥离掉块深度较浅,但会在轨面外侧出现严重的深层肥边掉块,影响钢轨的安全使用,因此,重载铁路曲线下股仍应铺设高强度的热处理钢轨;⑤在优化焊接工艺和提高接头内部质量的基础上,对焊接接头采用焊后再淬火,以提高接头轨面的硬度,从而明显减少焊接接头轨面的低塌和焊接接头的伤损。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对鹰厦线钢轨伤损情况的分析,提出该线钢轨大修周期:直线地段通过总重为4.0亿吨,曲线地段通过总重为1.8 ̄2.0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