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实施的日期。我国每年的航海日总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以鼓励航海界、航运界及广大海员为发展航海事业、构建和谐海洋和建设航运强国作出不懈努力。实践证明,通过航海日活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国民航海与海洋意识、打造我国海洋战略软实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交通行业要以此为新的契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推动我国航运、港口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张涛 《中国海事》2013,(12):74-76
海洋是智者的天堂,愚者的地狱,著名史学家何芳川说:“航海的背后实际是一种世界眼光,一种开放心态。”《海上“天方夜谭”》一书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给广大海员和航海爱好者展现千奇百怪,却真实可信的海洋世界.作者张涛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新华日报》《中国海事》以及《航海》等报刊杂志发表数十篇散文,游记,科普文章,并出版了《航海趣味集》《船长与黄金》《我们都是无产者》《沧海横流》等反映海员生活的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作品。本篇内容节选自该书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4.
刘会清 《珠江水运》2005,(8):F0004-F0004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首届“航海日”,也是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航海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航海事业、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是全国航海界、海洋界、造船界和广大海员、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属于我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  相似文献   

5.
《航海科技动态》2008,(3):41-41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2008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透露,“基于我国海洋资源充分的利用和航海事业进一步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已经确定了2020年赶上发达国家航运水平的目标。”徐祖远表示,海洋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离不开航海。目前海上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旅游,海上的体育运动,海洋运输,海洋科考、探险甚至海洋教育等等,都需要航海技术作为保障。目前我国每天进口油41万吨,全年进口1亿6千多万吨,都是靠航海的服务。从2005年到2006年,我国GDP每增加1%,货运量将增加616万吨,集装箱增加30.1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海》2006,(1):33-33
“中国航海科技奖”每年评定一次,申报日期为每年1月~4月底截止。推荐奖励项目必须按照《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的规定填写,由中国航海学会负责组织形式审查,不合格者要求补正,补正期为1个月。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与时俱进是海洋运输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是海洋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一。航海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是国内外船员市场调节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航海教育以“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为最终目的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以市场为管理理念,航海教育就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球概览     
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指出,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推动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第二个“航海日”到来之际,河北航海学会也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生日。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航海就很发达,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商船队总运力、集装箱船队总量、港口吞吐总量、造船总吨位均已处于国际前列。此外,我国的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和航海安全保障等方面在国际海事界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7月11日,我们又度过一个航海节。在航海节重温郑和航海精神,更加激励我们“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的志向。如今,我国不仅是海洋大国,也已成为港口大国。海洋与港口紧密相连,可以说,开拓航海业就为强盛港口打下基础,而强盛港口又将为开拓航海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经济已日益一体化,我们提出“和谐世界”的口号,为我们继续弘扬郑和精神、树立新的海洋观创造了前提和提供了精神指导。新的海洋观就是,经略海洋必须把和平交流、把全球资源配置与经济开发、谋划海洋获取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三者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张涛 《中国海事》2014,(1):74-75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无数的秘密,其中很多传奇故事最终成为难解之谜。在探索海洋文化的漫长道路上,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数不胜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鼓舞更多的人从热爱航海,到从事航海,本刊从2014年第1期开辟“海上传奇”专栏,特约请经历丰富的海员作家以及资深老航海人撰写传奇经历,以期丰富人们的海洋知识,拓展读者的视野,增强人们的航海意识,敬请关注。若在您周围也曾发生过离奇、真实、感人的的海上传奇故事,也欢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05,27(4):10-10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采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  相似文献   

13.
航海事业迅速发展,海洋污染日趋严峻,这引起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海洋防污染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指出了海洋污染的几种主要因素,其中船舶污染源尚未引起航海人员的高度重视,建议在航海教育过程中强化海洋防污染知识和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检》2005,(10):38-39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中国航海科技奖)2005年度评审会议于9月17~19日在天津召开。9月21日,中国航海学会公布了经评审委员会按《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程序评审的初评结果(项目完成人略)。  相似文献   

15.
叶小明 《船艇》2014,(1):52-59
2013年过去了,通常年底都是中国人最忙的季节,而且我们没有冬季航海的习惯,所以我的帆船比赛基本上也就划上了句号。 仔细数数这一年的航海经历,9场大帆船比赛,其中8场是作为船长组织参赛。是不是很疯狂?北京帆友聚会的时候有朋友鼓励我把这些经历写下来,希望我的经验对刚刚接触航海的朋友有些许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晓飞 《中国修船》2009,22(2):14-15
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经济会造成严重后果,在航海院校中加强海洋防污染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就船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综合论述,详细介绍了船舶污染的种类及其特征并提出在航海教育中增强学员海洋防污染意识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11,(10):84-84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其162个成员国每年都要以节日的形式庆祝世界海事日,使人们不断认识全球海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美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美国的航海节是每年的5月22日,以纪念1819年5月22日美国蒸汽机船从佐治亚洲的萨瓦纳港起航。美国  相似文献   

18.
把握航海教育发展新形势 全面提高航海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航海人才培养对海运强国及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航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借鉴英美航海教育发展新理念与做法,从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两方面提出今后我国航海教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提高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是航海院校船舶驾驶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涉及到气象要素和海洋要素的基本变化规律 ,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天气系统 (如冷高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等 )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基本规律及天气模式 ,大风、浓雾和暴雨等恶劣天气形成背景和季节变化规律 ,传真天气图的应用和天气预报原理。随着世界航运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船舶性能、船舶通信和定位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船舶事故率仍居高不下 ,其中大部分事故是由恶劣天气和海况造成的。究其原因 ,许多船舶事故固然与自然灾害破坏力强有关 ,但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论述环境外交兴起的原因及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分析环境外交对中国航海和中国航海教育的影响及如何加强船员的环保意识,以达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实现海洋可持续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