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填料改性绝缘漆导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唐阳  朱宏  王晓梅 《船电技术》2010,30(7):55-57
本文研究了树脂基体、填料种类对绝缘漆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最终选用硅粉作为改性填料;研究了硅粉表面处理方法和含量对绝缘漆导热性及粘度的影响。使用经表面处理硅粉,添加量在30%(质量比)时,导热率从0.18W/(m·K)增加至0.35W/(m·K),而粘度为65s,仍能满足使用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上挤密砂桩这一新型软基加固工法,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总结现场挤密砂桩载荷板试验的相关成果,介绍了海上挤密砂桩应用在不同构筑物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布置方案。分析目前国内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能力,归纳总结了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效率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为此工法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光辐照制备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中的预交联组分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力学拉伸测试仪、扫描电镜、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等不同测试方法对不同比例下制得的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其断裂强度达到6.58MPa,断裂伸长率为127.2%;且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2.34×10^-3S·cm^-1,相对于锂电极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6V.研究表明,此类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凝胶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La0.6Sr0.4Co1-yFeyO3(LSCF),通过TG-DTA,XRD研究了凝胶前驱体的热分解及其相转化过程,使用直流四引线法测量了烧结体的电导率,并初步探讨了电输运机制.结果表明:凝胶前驱体在850℃焙烧2 h可以形成颗粒细小(约20 nm)、完全晶化的纳米粉体;所有LSCF烧结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上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650-750℃之间达到最大值,中低温段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理.在相同温度下,随着Co/Fe比例的增加,LSCF烧结体的电导率增大,中低温区域内的表观活化能下降.在700℃时,La0.6Sr0.4Co1-yFeyO3陶瓷的电子电导率在195-792 S.cm^-1之间,完全能够满足IT-SOFCs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实验首先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带有硅烷偶联基团的共聚物,将其水解交联后直接涂敷于聚烯烃(PE)膜,再吸附液体电解质活化得到产物。由于PE微孔膜支撑作用,体系力学性能较好。通过FTIR光谱、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态、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离子导电率较高,电化学稳定性好,使制备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偶联剂KH550、KH570等表面处理剂,来研究体系中添加表面处理剂对溶剂热法合成的CuInS2纳米晶体分散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EDS能谱、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晶体的结构、原子配比、形貌和光吸收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添加少量(总质量的0.1%)表面处理剂制备的CuInS2纳米晶体团聚现象能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偶联剂KH570和表面活性剂PVP改性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目前该仪器在船舶设备油液监测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原理,列举了应用实例,对该仪器在监测诊断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AgO粉末,对其影响因素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AgO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AgO粉末的最佳条件为:m(K2S2O8)/m(AgNO3)=1.2,m(NaOH)/m(AgNO3)=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8h.制得的AgO含量为99.07%,粒度约为1~3μm.  相似文献   

9.
利用γ-Al2O3替代了60%的Ce/Zr固溶基体,对介孔La/Ce/Zr复合氧化物进行改性.利用ICP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SEM、比表面仪、激光粒度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技术对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粉体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活性Al2O3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粉体的比表面积,改善了高温下的表面烧结程度,增强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能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催化剂粉体的储氧能力和对NO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明显降低了PM的起燃温度和最高活性工作温度,提高了其对NOx的最大还原率.该研究结果对同时去除船舶柴油机排气污染物PM和NOx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形态转炉钢渣的矿物组成和钢渣表面元素分布特征。从工程集料优选角度,结合实验结果,得出密实型钢渣更加适用于沥青路面层。钢渣表面丰富的钙元素赋予其与沥青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