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联运属于交通运输范畴,是一种综合性运输的组织活动。它在物资和旅客连续地空间位移、多次转程或转变运输方式的多次“中转”的全过程中,发挥纽带、胶合和“接合部”“联结器”的作用。在国外,日本称联合运输为协同运输,澳大利亚称之为“纵向一体化运输”。联运是商品经济和交通运输高度发展的产物。目前,充任第三方物流的联运企业,一般包括联运公司、运输公司、货代公司、储运公司、快递公司等。联运企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挑战中的机遇目前,从总体上看,联运企业分布广、业务熟、客户稳定…  相似文献   

2.
石敏 《综合运输》1999,(7):26-29
<正> 历经10年创业、拼搏、改革,青海省联运有限责任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成为本省唯一的客货联运企业;先后荣获省交通厅“八五”“九五”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先进联运企业”称号。回顾10年创业历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是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他们拓展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艰苦创业——联运发展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补树荣 《综合运输》1994,(11):30-32
<正> 成都联运总公司系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于1984年4月由原行政型的联运办公室转变为企业型的联运公司。经过十年努力,已经形成了由单一的代售客票、物资中转,发展为集铁公水空客货联运于一体的多功能联运服务格局。十年来,企业收入平均每年递增52.2%;利润平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集装箱总公司曾在1998年7月间在北京召开运输工作会议,会议特邀请全国部分联运公司经理参加。会上提出了中集与联运联合的原则、目标、理念和目的,详尽地介绍了中集、联运三次创业的发展思路,分析了中集、联运双方各自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双方联合的形式、办法、条件及具体操作方法。现予以摘录转载,供全国联运企业研究,大力提倡走联合之路。 一、中集、联运联合的原则 中集、联运联合的原则是: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利用各自优势,联心联手,联网联运,走集团化经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1999,(4):29-30
<正> 联合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一种运输方式。1986年以来,我区积极贯彻原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展联合运输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联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在自治区主管部门和联运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健全机构,增设网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素质,强化管理,联运企业都有了较大进步,涌现出了象伊盟联运公司、包头汽车联运公司等全国先进联运企业。联运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区的商品流通、繁荣市场、搞活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区联运市场也存在不少问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1997,(4):30-31
去年8月份,长沙市联运总公司与长沙市第一运输公司合并,延用长沙市联运总公司名称,第一运输公司更名为其下属一分公司;10月份,该总公司又兼并了长沙市郊区的黑石铺联运公司和长沙市第七运输公司。这一合两兼,显示了长沙市联运公司在当前联运市场剧烈竞争中的魄力,表明其规模经营的扩大,反映其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营销战略,体现其在长沙市交通系统深化改革中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容纳兄弟企业中的困难户的消化能力……。这里,我刊从《长沙联运》第21期、22期中摘编一组资料,报导他们在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的动态,以飨各地运输代理企业。  相似文献   

7.
肖明英 《综合运输》1995,(12):34-38
<正> 安徽的联运,全省大部分地区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重点站港为枢纽、外接干线、通达全国、为千家万户服务的联运网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下,发挥了联运的优势,为我省经济发展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全省联运企业的基本状况 目前全省联运企业已发展到68家。在全省67个市县中,有56个县建立了联运公司,市、县普及率达84%。各联运企业下设的联运站点约80多个,其中乡镇站点约60多个。1994年末全省联运企业拥有资产总额为9455万元,固  相似文献   

8.
<正> 全国联运工作会议于1996年5月 21日至 23日在江苏太仓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00多人,分别来自于国家机关、省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交委)、省市交通厅(局)、铁路局、民航管理局、港务局、运输及联运企业等。此次会议在结束“八五”、迈进“九五”之际召开,对总结过去,开始未来,促进全国联运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由国家经贸委石万鹏副主任作了《抓住时机,开拓进取,促进我国联运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本刊下期将全文刊载);讨论了《“九五”全国联运发展纲要》。“八  相似文献   

9.
李贵林 《综合运输》1997,(11):32-33
<正> 联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用户的需要,为之提供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两程以上运输衔接,提供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运输服务。联运包括干线联运、干支线联运、集装箱联运及旅客联运等。根据“九五”全国联运发展纲要总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全省联运工作现状 我省联运工作自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在“七五”、“八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我省联运工作得到国家经贸委的大力扶持,省经贸委积极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联运的方针、政策,并对全省联运市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联运事业,历经起落,自1979年3月全国联运工作北京现场会议起,我国的联运事业得到了持续蓬勃健康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形势好、发展快、效益高的好成绩。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联合会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联运企业已达670多家,其中,仅联运联合会的会员单位就有540多家,其下属的营业站点达4000多个。 形势好、发展快不仅表现在联运企业数量的增加上,还表现在整个联运行业和联运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和效益提高上。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全国联运企业的固定资产近20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地评价多式联运服务质量,使企业明确服务中存在问题的环节,提高多式联运服务水平,本研究建立了多式联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调研,确定了可靠性、响应性、功能性、经济性这四个多式联运服务质量评价的维度,并明确了每个维度的具体评价指标。由于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评价对象的层次性,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选择了A公司和B公司两家长期从事多式联运业务的公司作为评价对象,对其客户开展了服务质量问卷调查,通过评价可以看出,两家企业总体满意度较好,客户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经济性因素。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行性,为评价多式联运服务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二届联运旅游工作研讨会于1995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家联运公司经理、主任、旅行社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的同志共62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市联运公司副经理连宗元同志主持了会议。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肖哲、副会长张知恕同志到会,并向与会同志传达了国家经贸委关于联运工作的指示精神和中交协联运联合会1995年工作要点;通报了关于组建“中国联运股份总公司”的研讨小组工作情况;分析了全国联运形势特别是联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的联运工作,经过几十年努力,在各级政府、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归纳起来是:联运企业少,联运业务小,联运网络稀,联营联建基础不好。如何打破现有的经营思维模式,进一步拓宽联运业务范围,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从而推动联运的新发展,是摆在各级联运领导部门和联运企业面前  相似文献   

14.
<正> 最近,我们在对苏南地区部分联运企业的走访中,觉得无锡市联运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业务的路子,很有启示,现结合感受谈几点看法: 一、按市场规律办事,主动占领市场 市场经济把企业推向了市场,联运企业也  相似文献   

15.
任登魁 《综合运输》1999,(12):13-15
<正> 近日,笔者通过电话、信函、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调研等形式,对我国联运企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国联运事业稳步发展,形势喜人 近年来,我国联运事业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的领导下,在铁道、交通、民航、外经贸等部门和各地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国联运企业根据各地实际,经过广大职工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也有了较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联运企业增多,客货联运任务完成较好 据初步统计,1998年我国联运企业已发展到750多家,营业站点遍及各地,全国联运企业整体的基础设施与实力继续得到加强。据中交协联运联合会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底全国联运企业的固定资产达30亿  相似文献   

16.
陈宽标  刘勇凤  陈嘉宇  陆留洋 《综合运输》2023,(11):146-150+186
为有效找准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枢纽港的功能布局,准确判断枢纽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助力提升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地位,本文在对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目前的发展实际,提出了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赋予其七大主体功能,规划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一港、三基地”的功能布局,并进行了细致的功能分区。本文研究擘画了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的宏伟蓝图,对未来衢州市多式联运枢纽港具体的设计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运输经理世界》2013,(10):15-15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联运分会承办的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于2013年10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适合我国当前形势的多式联运发展方式”为主题,围绕铁路货运改革、交通运输推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和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合作联盟等热点问题展开,总结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多式联运的理论、政策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叶公 《综合运输》1997,(9):30-31
<正> 为了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联运和散装运输的发展,国家设立集散联国家专项技改资金,用于改造集散联运输基础设施。目前这个专项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改扩建集装箱联运中转场站,添置配套装卸设备和部分运输车辆。“八五”以来,国家加大了集装箱联运技改投资力度,改善了投资结构,同时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五”期间共安排集装箱联运技改项目158个,其中“八五”期间新开工项目135个,由  相似文献   

19.
多式联运法规制度是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全国重点多式联运企业的调研问卷分析及多个省份多式联运立法情况的调研走访,总结了我国多式联运立法的现状,剖析阐述了我国多式联运立法存在的多式联运专用法案缺乏、行政法规缺失、责任划分不明晰等问题,立足多式联运发展对规范多式联运当事人经营行为和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的诉求角度,提出了多式联运发展对法规政策的需求包括行政法规和民商法规两方面的需求,最后,针对我国多式联运立法存在的问题和多式联运发展对法规政策的需求,提出了加快我国多式联运法规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1997,(2):35-37
<正>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和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企业结构优化,资产重组,实施集团化改造,市联运总公司和市一运输公司在市政府和交通局的领导与支持下,一致同意按照“强强联合”的形式,重组长沙市联运总公司。在此基础上,又迅速实施和完成了对市七运输公司和市郊黑石铺联运公司的兼并。新成立的长沙市联运总公司已成为拥有职工3800人,营运车辆231辆,资产总值1.2亿元,集运、工、贸于一体、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大型货运企业。资产的迅速膨胀,实力的大大增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进而组建货运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