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蚊子”级导弹艇首次使用前苏联的SS-N-2A“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始,世界海战史上反舰导弹和各种防空武器之间的对抗就拉开了序幕,随着对空防御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反舰导弹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舰空导弹作为对抗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俄罗斯和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舰空导弹的两个国家,各自走出了一条具有显著特色的舰空导弹发展之路,“利夫”和“紫苑”导弹在两国的舰空导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反映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思路,也代表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发展的反舰导弹现已成为海战场的主战武器。在以色列和埃及在地中海上所进行的早期战斗中,以色列海军在相当长时间内因拥有大吨位驱逐舰而在海战中占据着相当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随着埃及从苏联引进导弹艇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67年10月21日的塞德外海之战,以色列海军最大的战舰“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埃及导弹艇击沉,标志着导弹已经取代舰炮而成为现代水面舰艇作战武器的核心。此后,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之间的海上导弹战更促使反舰导弹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也就成了保证水面舰艇战场生存能力的关键。作为对反舰导弹威力体会最深的以色列人,对舰载反导系统就更为重视,其全力发展的“巴拉克”舰空导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舰艇反导武器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3.
导弹艇是一种以反舰导弹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小型舰艇,其排水量一般不大于500吨,具有体积小,航速快、攻击成力大、使用费用低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重要装备之一,一些发展中国家更将其作为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有力补充。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仿制前苏联导弹艇开始,已走过了近40多年的历程,至今已研制生产了10多种不同型号的近百艘导弹艇装备部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海上作战实力,同时还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了数十艘。  相似文献   

4.
导弹艇是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岸海区作战,在其他兵力协同下,以编队或单艇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实施攻击,也可用于巡逻、警戒、布雷、反潜等。小、中型导弹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数十吨至300吨;大型导弹艇满载排水量300~500吨,航速30~40节;水翼导弹艇航速50节左右。导弹艇多采用高速柴油机推进,有的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装置。艇上装备有巡航式舰舰导弹2~8枚,单管或双管20~76毫米舰炮1~2座,有的还装备有鱼雷、水雷、深水炸弹或对空导弹。艇上装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和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指挥控制自动化等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方案分配武器。导弹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攻击威力大。缺点是适航性较差,续航力较小,自卫能力较弱。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将P-6级鱼雷艇改制成“蚊子”级导弹艇,装备“冥河”舰舰导弹,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导弹艇。导弹艇问世后多次用于局部战争。在未来战争中,导弹艇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967年10月21日黄昏。埃及海军的苏制“蚊子”(183P)级导弹艇在塞得港外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震惊世界。从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开始出现两大热潮:一是各国争先恐后地研发反舰导弹,使“导弹战”逐渐成为海战主流方式;二是掀起了一股“导弹艇”的热潮,使以“鱼雷制海”和“巡洋作战”为特色的海军“新学派”在60年后死灰复燃。如果说苏联人的武器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的话,那么作为“新学派”发源地的法国则是这个新时代的强力推手。  相似文献   

6.
详尽介绍“闪电”级导弹艇的研制建造过程。简明介绍“闪电”级导弹艇建造特性、武器及无线电设备的构成以及导弹艇的性能。对“闪电”级导弹艇的柴燃动力装置的设计及结构、“白蛉”反舰导弹系统的研制发展历程及其替代品的产生和舰体结构的改进、“闪电”级导弹艇的防空性能的改进等都进行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闪电”级导弹艇与“白蛉”反舰导弹系统的试验情况。此外,还说明了“闪电”级导弹艇的各种改进型的发展和“闪电”级导弹艇的出口的状况以及为扩大出口所做的改进。对在研制过程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的解决过程进行了介绍,如动力装置的选择、导弹系统研制等。  相似文献   

7.
苏联海军虽然将反舰导弹的研制和装备集中在反航母必需的重型远程导弹,但编队攻防和中、近海防御性作战需要仍然促进了中程反舰导弹的发展,用以满足驱逐舰和导弹艇的反舰需要。  相似文献   

8.
轻型导弹艇(下称为导弹艇)是指排水量在500吨以下,以舰舰导弹作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小型水面舰艇。从其诞生至今,已经过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由于其小巧,灵活,在60-70年代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虽然轻型导弹艇有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在逐渐减弱,但在一些中小国家中却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一些  相似文献   

9.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创造性地把两栖舰船与直升机相结合的新式作战平台,以致世界各国海军都竟相发展。 1959年4月,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和建造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动工兴建。该舰满载排水量18000吨,舰上最多可能搭载20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其装备,可有效地实施垂直登陆作战。 从70年代初起,美国开始研制一种兼具两栖攻击舰、舰岛运输舰和两栖货船功能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该舰载排水量约40000吨,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250米,可搭载数十架直升机和众多的登陆艇。“黄蜂”级舰体加长到257.3米,满载排水量40500吨,它不仅汇集了两栖攻击舰、船岛运输舰、两栖货船等的性能于一身,而且还具备有医院船等功能。 英国近年加紧建造的两栖攻击舰是“海洋”级直升机母舰。这是一艘长203米、满载排水量  相似文献   

10.
七、走向未来——马岛的启示 二次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科学武装了各国海军,尤其是核潜艇、导弹的诞生,孕育着海战的新纪元。 1967年10月21日,埃及塞德港外,前苏联“冥河”式反舰导弹的一声霹雳,唤醒了战后沉睡于“航空母舰制胜论”之美梦中的国际海军界。埃及海军的苏制“蚊子”级导弹快艇(排水量约100吨),用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排水量2500吨),充分显示了电子化武器的威力——这是反舰导弹问世后的第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轻型护卫舰最初是以二战期间护航反潜舰为基础、承担护航反潜类低强度作战的水面战舰。冷战初期,反舰导弹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海战形式,不同排水量水面舰艇的杀伤火力被导弹拉齐,导弹艇开始成为苏联军事集团的重要海上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作战部署 1965年11月13日13时20分,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永泰”号率“永昌”号由澎湖列岛的马公起航,驶往乌丘执行任务。“永泰”号是一艘大型猎潜舰,排水量600吨,全载903吨,装有2门76毫米炮、3门40毫米炮和6门20毫米炮。“永昌”号是一艘护航炮舰,排水量650吨,全载954吨,  相似文献   

13.
刘清云  张勇华 《航海》2001,(6):14-15
反舰导弹包括舰对舰、岸对舰、空对舰和潜对舰导弹。自问世以来,反舰导弹已先后经历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印巴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美利冲突、波斯湾事件和海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被誉为“碧海杀手”。然而,在反舰导弹诞生之初,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国家的重视。直到反舰导弹的首次实战——1967年“冥河”反舰导弹击沉“埃特拉”号驱逐舰后,才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反舰导弹也自此昂首走上了战争舞台,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变革的一击 受技术条件所限,20世纪60年代前的第一代反舰导弹相当庞大,其尺寸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相近,飞行高度在300~400米之间,而且飞行弹道死板,突防能力较弱,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命中概率也很低,所以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发展反舰导弹,美、英等海军强国甚至一度讥笑前苏联及其盟国大量装备的导弹艇为“穷国武器”。但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尤如当头一棒般给了西方海军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惊醒,从此西方各国开始大力研制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的10月21日,在地中海西奈半岛附近海域.埃及海军的3艘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发射2枚SS—N-2“冥河”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以也列海军当时的主力战舰“埃拉特”号驱逐舰。无独有偶,40年后这一幕在东地中海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6.
现代反舰导弹具有攻击威力大、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和目标特征小的特性,目前已成为海战场的主要作战装备和作战手段。从反舰导弹毁伤威力看,排水量达数千吨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即使被单枚反舰导弹命中也会受到重创并丧失作战能力,因被命中要害部位而沉没的也不在少数。从各国海军装备的多种反舰导弹技术性能来看,其射程一般均可满足作战平台从十几千米甚至上百千米外实施攻击,发射后可保持3—15米高度掠海飞行,  相似文献   

17.
1对海攻击 长久以来,出于近岸防御的战略需求,中国海军的各型水面作战舰艇都以具备较强的对海攻击能力作为主要技战术要求,无论是小吨位的火炮护卫艇,还是1000多吨的火炮护卫舰,乃至后来建造的以反舰导弹为主要对海攻击武器的“旅大”级驱逐舰和“江湖”级护卫舰,都将对海攻击能力放到了最优先的地位,护卫舰上都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大、中口径舰炮。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舰舰导弹的性能不断完善,作用不断提高,开始逐步取代大、中口径舰炮而成为世界海军舰艇的新一代对海打击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军第三代“江凯”级护卫舰首舰采用了全新的舰体设计,相对于“江卫”级具有更大的排水量和远洋航行作战能力,但其舰载武器和雷达电子设备的选型却和“江卫”级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反舰导弹,系指由各种作战平台(水面舰只、水下潜艇、空中战机,岸上设施等)发射的、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精确制导武器。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刚刚问世的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此后,“飞鱼”、“鱼叉”、“海上大鸥”等反舰导弹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的公开亮相,人们终于得以一睹该型多功能战舰的风采。令人欣喜的是,这艘标准排水量可能不足4000吨的战舰不仅较之先前已经服役的525号护卫舰又有新的变化,从而具有更佳的雷达隐身性能和适航性,而且更引入注砑的是,舰上首次采用了作战效能更高的新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及更先进的舰载雷达火控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