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闫扬义  肖威  杨聚辉  史伟  陈平 《隧道建设》2019,39(7):1180-1186
为克服传统的综合管廊明挖法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不足,借鉴盾构法的技术优势,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明挖法施工的新型盾构及其施工工法。该工法将明挖法开挖与盾构法在盾壳内进行管节拼装相结合,提高了综合管廊明挖法施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以海口市椰海大道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为依托,论述管廊明挖盾构的施工流程、管节之间防水抗渗问题的解决方案等。项目的成功应用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及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施工装备和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在综合管廊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根据国内管廊工程建设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传统管廊施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提出U型盾构机械化施工工法。该工法将明挖法开挖与在盾壳内完成主体预制拼装结构相结合,通过研制相应装备将传统固定支护结构转变为刚性可移动支护结构,实现了明挖法管廊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介绍U型盾构工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节点处理,对比U型盾构与传统明挖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U型盾构适用范围及其工法优势; 通过海口市椰海大道管廊试验,验证了该工法在明挖综合管廊施工中具有较高的进度优势、经济优势和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探讨该工法在小曲线半径、矩形或U型断面工程以及明挖框架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综合管廊及类似工程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南运河某盾构形式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中心城区采用盾构法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设计经验,介绍了管廊圆形盾构式综合管廊内部舱室布置及入廊管线设置情况,探讨了综合管廊平面、纵断面高程设计要点,并重点论述了盾构形式综合管廊工艺节点井内部布置形式。工艺节点井将双线综合管廊进行连接,其内部设置出入口间、吊装间、出线井、通风机房、配电间等多个功能间,做到了将管廊所需的人员逃生、设备吊装、通风等功能有机统一于单个节点井中,以适应盾构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下穿既有综合管廊时,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会使既有综合管廊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威胁结构安全。为了研究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对既有综合管廊的影响,探索不同穿越交角下既有管廊的变形规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进行模拟,分析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综合管廊的沉降变形规律、地基加固对管廊沉降的控制效果及不同下穿交角对既有综合管廊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既有综合管廊在盾构机附近主要产生纵向上的不均匀沉降,随着盾构掘进,沉降逐渐增大,进行地基加固后能够有效减小既有管廊的沉降变形。当下穿交角较小时,既有综合管廊沉降变形增大。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柳宪东 《隧道建设》2018,38(7):1196-1203
为解决在已建成的城市中心区采用大规模明挖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与地铁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实施,采用盾构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对盾构综合管廊的主要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盾构综合管廊与地铁的结合形式,防火分区长度划分原则和出地面口部(逃生口和吊装口)间距要求,大型供水管线入廊的安装、运营维护和防爆管措施,隧道内部结构体系的型式,盾构综合管廊管线灵活出线的解决方式等关键技术问题,予以分析和阐述,并付诸实践,系统性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9日,应用于海口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国内首创U型盾构在河南新乡下线,它的投入使用将开创国内综合管廊施工新工法。这台U型盾构由中铁装备集团联合中铁四局集团共同研制,其研发制造结合综合管廊施工明挖工法要求,将明挖和盾构法的优点有机融合,采用机械设备作为开挖后的支护结构,在设备内完成主体结构安装,形成移动式支挡结构;埋设预制管节截面最大可达8 300 mm×3 100 mm,可广泛应用于埋深较浅的预制管廊、综合管道铺设。  相似文献   

7.
张学军  戴润军 《隧道建设》2006,26(Z1):25-27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盾构工程,其中接收井段管廊隧道共有358 m,岩石平均单轴抗压强度达98 MPa、最大达108 MPa的硬岩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存在较大难度.为减少施工风险,拓展泥水平衡盾构在较长距离与硬岩地层中的施工配套技术,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采用了钻爆开挖与初期支护、盾构机空载推进拼装管片通过、管片背后注浆的施工工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介绍了盾构在矿山成洞段的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工程中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其不确定性、复杂性都增加了风险分析的难度,一般的风险分析方法不能较好地评估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工程风险。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分析的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以初步统计的地铁隧道盾构法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数据和专家调研数据为基础,首先构建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的风险清单,然后采用模糊对数概率和模糊对数损失率的概念对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再求出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及风险等级隶属度,最后确定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工程的总体和每个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该方法的结果与上海市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风险水平现状相一致评,其结果可为下一步风险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整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技术,阐述了其优势及总体设计要求。在对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设计的介绍中,较深入地探讨了综合管廊舱室设计、节点拼接、防水及拼装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设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吕波  段高翔 《隧道建设》2019,39(10):1690-1696
由于车站不能按时提供盾构接收条件,南宁地铁2号线石子塘站—建设路站区间(石建区间)需增设临时接收竖井。按照常规方法,在竖井内衬结构完成后才能进行盾构接收,由此将造成建设工期长、建设成本高、施工工序多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采取加大并密排对应盾构进入接收竖井位置的围护桩、以水平环梁代替对撑或外拉锚、在洞门位置用玻璃纤维筋代替钢筋、采用特制的洞门密封装置、灵活设置临时封底、优化接收前盾构掘进参数,并辅以降水、监测等措施,不必施作竖井内衬结构,盾构直接切削桩体进入竖井,安全、快速地实现了盾构接收,为石建区间按时贯通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虹桥枢纽仙霞西路道路新建工程下穿机场隧道工程,通过设置试验段,优化调整了切口水压、泥浆比重、注浆量等施工技术参数,使得大直径泥水盾构成功穿越了虹桥机场绕滑道,为类似隧道工程穿越机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底隧道盾构方案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刘洪洲 《公路》2006,(6):190-194
盾构法已经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国外著名的海底盾构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荷兰W estersche lde隧道;国内先后用盾构技术建成大连路、复兴东路盾构过江隧道,还有在建的上海翔殷路越江公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和已经开工建设的上海长江桥隧工程。文中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并结合珠江口海底隧道的建设条件与国内外的成功实例,对海底隧道盾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士民 《隧道建设》2009,29(4):451-454,479
小断面泥水加压平衡盾构适合于在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地层中施工,尤其是在穿江、过海、城市地下管道工程中应用较多。南京云锦路电缆隧道工程下穿新建成的云锦路,邻近有诸多楼房、管线,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工程建设风险。为减少对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干扰,对盾构的试掘进技术、泥浆配比、掘进参数的选择、出渣量、掘进方向控制等掘进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施工对高架桥墩及桩基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沿成都路高架走行,该范围采用盾构法施工,沿线共穿越了98个高架桥墩。该文通过经验公式及有限元空间分工况模拟计算的方法,对盾构法隧道穿越高架桥墩的工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盾构穿越高架桥墩可保证桥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作为城市综合管廊暗挖施工的重要方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所面临的施工现场条件也越来越复杂。通过新城路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论证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在珠三角深厚软土层及各种现场工况下的适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申志军  夏勇 《隧道建设》2017,37(12):1518-1528
目前铁路隧道施工以矿山法为主,但在黄土等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风险大、进度慢;而盾构法已在地铁、水下隧道等软弱地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蒙华铁路砂质新黄土隧道:1)通过矿山法与盾构法比较确定采用盾构法施工。2)从开挖内轮廓、刀盘开挖特点、管片拼装方式、管片受力及配筋4个方面对马蹄形盾构隧道和圆形盾构隧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马蹄形盾构隧道的断面利用率更高,马蹄形管片与圆形管片受力有所差别而马蹄形管片配筋量更低。3)介绍马蹄形盾构设备概况,并对马蹄形管片设计进行研究。4)例举马蹄形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防寒防冻、管片底部开裂和遇到含姜石的老黄土掘进困难等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过1年多的施工实践证明,在黄土隧道马蹄形盾构施工风险低,质量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