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针对路基水毁冲失段公路交通应急通行迫切需求,研发了应急锚拉框架结构新技术。在介绍应急锚拉框架结构组成的基础上,采用超静定结构力学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应急锚拉框架结构框架横梁的内力、锚固钢绳拉力、斜支撑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凉山金阳公路修复工程的应用表明:所建成的路基水毁冲失段应急锚拉框架结构安全可靠、实用性较强,可满足交通应急通行的快速恢复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2.
朱俊易  陈丰  张婷  李启凡  林子鉴  施海林 《上海公路》2023,(4):101-108+210-211
上海市浦东大道地下通道兼顾浦东与浦西之间的长距离出行越江交通,服务地区范围广,交通压力巨大。现以浦东大道地道为研究对象,对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应急疏散进行研究。在交通量、突发事件类型和点面结合的疏散方式的基础上,完成工况设计,提出了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应急疏散方案,通过VISSIM仿真,得到不同条件下的通行速率、拥堵程度和疏散时间,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疏散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公路抗灾抢险时对实时动态网络最优运输路径查询的需求,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应急资源调度最优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公路路网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基于GIS的动态道路网络。同时,对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无法求解出实时动态的网络地图的最优路径问题,提出结合交通流状况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加入最小通行阻抗这一概念对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优化后的Dijkstra算法能够更好地提供动态网络地图的最优运输路径分析功能并成功应用于此模型,为辅助应急资源的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应急车辆出行前救援路径选择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中应急车辆的救援路径优化问题,分析了基于交通信息中心的应急车辆最优路径的多目标属性,给出了随机网络中各属性的量化计算方法,以最小化出行时间,最大化行程时间可靠度为目标,考虑了通行可靠性、安全性、道路条件限制等因素,建立了应急车辆出行前最优路径选择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模型所求得的解是综合最优路径,反映了应急车辆路径选择的目标需求,克服了以往直接等同于图论中最短路径的缺陷,给出了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准确地预测连续车流的道路通过性,文中分析了道路在连续车流时的单车通行条件、大型或装有特殊物资车辆的通行条件、通行数量条件和修复时间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判定模型。  相似文献   

6.
沿河路基冲失水毁是路基岩土体抗冲失能力与路基近壁水流冲失作用相互对抗的宏观表象。以路基岩土体起动切应力量化路基抗冲失能力,以近壁水流切应力量化河道水流对路基的冲失作用,通过二者大小对比计算路基冲失水毁。从微观紊流力学分析沿河路基冲失水毁的营力机制或动力来源,认为微观紊流漩涡是沿河路基冲失的基础,宏观次生环流、主流顶冲等是沿河路基冲失的助动力。从微观泥沙运动力学出发,采用水动力模型计算沿河路基冲失宽度。根据路基冲失宽度将沿河公路冲失水毁灾情等级分为四级,并提出了对应的路基冲失水毁抢修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峰期发生的小型突发事件, 应急车辆优先通行可能对路网造成强负外部性, 同时为保证应急车辆优先通行而采取的信号协调策略可能导致路径选择不可靠。因此, 提出1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策略, 综合考虑应急车辆的时效性以及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路径选择受路径长度等物理条件以及交通状态的影响, 信号控制改变车道通行能力和上下游流量, 进而改变路网状态。以车道组饱和度作为表征路网状态的参数, 并以此联系路径选择与信号控制, 进而构建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的双层规划模型。具体地, 上层目标为应急车辆行程时间最短以保证应急车辆出行的时效性, 下层目标为信号控制对交通系统的社会车辆效益最大, 采用改进的前N条最短路径多重标号算法求解。算例结果表明: 相较于传统方案, 应急车辆行程时间增加8.7%, 对社会车辆的延误降低261%, 即应急车辆每降低1%的行程时间以交通系统增加30%的延误为代价。该方案能够以较小的应急车辆延误为代价降低高峰期交通系统较大的延误。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北京地区仙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流特征,提出交叉口内交织段的交通流简化模型。根据交叉口内冲突交通流无通行优先级的特点,运用车队分析法,确定交织段的通行能力。最后采用线性最优化方法计算整修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配合以实测数据的分析计算,说明该环行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栈道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又称阁道、复道、桥阁等,是古人为解决在崇山峻岭里的交通问题,便在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再在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形成可以通行的道路。有的栈道在靠河身的-侧及拐弯处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坠入河中,有的栈道为了防止崖壁上土石滚落伤及人畜车辆,还在上面加盖了顶棚。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通行能力及其计算方法,明确了设计通行性能与道路断面通行量的关系。综合分析了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因素,并分析总结了相关设计要点;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设计措施,以改善城市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特殊路段交通特性及需求的基础上,对一类含特殊路段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主动性思维设计控制策略。通过干道协调控制人为调节关联交叉口交通阻抗来影响用户的交通行为选择,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特殊路段交通的过度增长,在保障路段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交通效益。针对南方某城市隧道的实地情况和流量数据,设计出根据流量和排队长度两个参数综合选择实时控制方案的方法,进而说明该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及仿真效果。试验证明该方法对一类含特殊路段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东兰  郭忠印 《公路》2021,(3):220-226
基于灾后路段可通行性、救援时效性及安全性的分析,提出了灾后最优应急救援通道定义。结合历史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时间与存活率统计资料,提出了时效性与安全性的最优应急救援通道评价原则,建立了包括路径行驶时间与行车风险的最优应急救援通道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0~1变化后,构建了应急救援通道的目标函数。按照灾后道路破坏导致的路网交通功能受损情况将其划分为正常运营状态及破坏状态,其中针对路网正常运营的状态提出了行程时间最短、行车安全性最高的最优救援通道搜索算法;对交通中断的路网破坏状态,构建了基于路段破坏位置、抢通耗时、抢险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的最优救援通道修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路段抗灾能力、路网冗余度、优化抢险保通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储备,是提高灾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用户均衡、系统最优分配的诱导方法,侧重路网需求的宏观预测和调节,难以准确辨识道路拥堵点的关联车流,制约了诱导效果。为精准调控致堵车流,有效缓解常发性拥堵,研究基于需求溯源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遵循靶向诱导的思路,分析车辆行驶轨迹和常发拥堵点的交通流关联性,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关联车流进行短时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量占比、路径饱和度等指标,对诱导目标车流进行优选。同时,从负荷均衡的角度出发,基于路段与路径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更新路网交通状态,建立以饱和度均衡为目标的主动诱导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反应型诱导与基于路径偏好的主动型诱导,所提方法使常发拥堵点的车均延误、停车次数等下降30%~60%,路网车均延误、停车次数等下降10%~15%,模型收敛速度提高,交通效益提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路网结构和交通需求数据,对外环西段拥挤症结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然后通过局部交通节点和交通管理两个层面进一步阐述拥堵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工程性和管理性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针对无交通流检测器路段更好地进行交通流状态估计,提高估计精度,研究了基于时空特征序列匹配的交通流状态估计模型。通过交通运行指数的计算方法预设城市道路中有交通流参数路段的交通流状态;分析影响城市道路运行条件的各项因素,引入交通流参数与道路参数、路网拓扑参数等时空多维度参数特征,提取3个维度8个特征1个附加维度组成交通流时空特征,构建城市道路交通流DNA特征序列对交通流状态进行描述;将各个特征的值归一化处理,利用WH-KNN匹配方法,得到全路网中与待估计路段最近的交通流状态。实验选取武汉市中环快速路编号为10468、10483以及8816的路段1周数据,假定路段数据缺失,通过所述方法进行交通流状态估计,将估计结果与原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型不仅能够得到无检测数据路段的交通流状态,其状态估计结果的准确率保持在88%以上,且误判结果在1个运行指数等级之内。   相似文献   

16.
109国道事故多发地点处治过程中采用边通车边施工的方法。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交通管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109国道事故多发地点处治过程中的交通管制为例,分析了交通管制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并对双车道公路事故多发点现场处治过程中3种典型路段(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2-24, 32
基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及“增长率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了规划年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预测。通过对普兴镇交通区域进行划分,结合小镇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预测了各小区内部之间以及普兴镇与外部地区之间的出发和吸引OD,并对机动车规划年OD使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对各规划道路进行分配,预测了每条规划道路的远景交通量,由此对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提出了合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满足远景年交通需求,拟定的横断面形式服务水平可达D级以上。项目建成至今交通状况良好,说明所拟定的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19.
上塘-中河高架是杭州市主城区最重要的一条南北向骨架道路,近几年来拥堵严重,已成为城市交通热点问题。该文从杭州市的道路网特点入手,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并借助杭州市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FCD和微波车检器流量数据,深入分析了上塘-中河高架的交通拥堵特征。从交通需求、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与控制三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症结。借鉴国外高速公路无瓶颈段设计理论,本着交通疏堵工程和保证快速路运行效率的理念,从增设匝道的合理性,打通中河立交瓶颈节点,部分路段"4改5(6)",增加匝道车道数,地面道路配套措施及封闭个别匝道等交通工程角度提出了交通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