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以电解海水方法防止海生物附着污损船舶的技术。首先以化学反应式剖析电解海水防污的原理,然后介绍电解海水防污系统:以图展示电解海水的基本流程和部件;用数学模型描述防污系统核心部件——电解槽的电解过程;特别是根据研究经验,提出以Ti—RuO_2电极作为电解海水阳极材料为最好。还提出降低欧姆降对电解槽影响和减少Cl_2及H_2分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涛 《航海技术》2019,(6):44-46
<正>1 箱式冷却器工作原理箱式冷却器(Box Cooler)又称舷外冷却器,其放置在低于船舶最小吃水线的船壳板内,直接与海水接触,主要应用在船舶各类设备的单独冷却水系统或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中。冷却器由多束U形管并联构成,悬挂在有进出格栅的海水箱中。低温淡水从运转设备中吸收热量后变成高温淡水,通过冷却淡水泵进入U形管束进行循环流动,从而被管束外的海水冷却降温;管束外的海水吸热后密度减小、上浮,从海水箱上部格栅开口处排出,同时低温海水从海水  相似文献   

3.
一、电解海水防污的基本原理电解海水以防止海洋附着生物的附着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防污新技术。简言之,它是利用直接电解海水取得的氯及其化合物——次氯酸钠杀伤海洋附着生物,以消除它们对船体及海洋中的其他设施上的附着“污损”。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2,(4)
英国的生物附着与腐蚀控制有限公司,最近成功的完成了一种防止生物附着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是在海水用作冷却剂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能把海水系统海水过滤器内的电解生成铜离子和氯结合起来,并将元素的生成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准,从而排除了氯腐蚀  相似文献   

5.
科海拾贝     
《航海》1998,(4)
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体的油漆 法国莫诺波尔油漆集团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油漆,它可防止贝壳等海洋生物附着于船体,有利于航行安全,又不会污染环境。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海洋中的藤壶等生物大量附着在船体上,会给船舶的航行带来很大不便。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防止生物附着的油漆,但这些油漆往往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有害的副作用。法国莫诺波尔集团研制的这种新  相似文献   

6.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柴油机最主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主要设备寿命.现代船舶柴油机普遍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主柴油机由一个高温冷却水回路进行冷却,各种冷却器由低温冷却水回路冷却;高、低温冷却水回路通过主柴油机淡水冷却器连接或是三通调节阀连接;低温冷却水回路再由舷外海水通过中央冷却器冷却.这种冷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海水引起的设备及管路腐蚀问题,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生物附着与腐蚀控制有限公司,最近成功地完成了一项防止生物附着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是在海水用作冷却剂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能把海水系统海水过滤器内的电解生成铜离子和氯结合起来,并将元素的生成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准,从而排除了氯腐蚀以及氢气的排放问题,消除了有毒  相似文献   

8.
电解法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的一套电解装置处理系统,对电解海水法能否处理船舶压载水,以及电解海水法处理船舶压载水造成二次污染的一些争议进行了实验验证。探索了电解法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有效性和在船舶上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如何防止海船船体水下部分受海水腐蚀和海洋生物的附着。着先介绍3种传统的防污涂料,分析它们的优缺点,然后列述各国研究开发的低毒或无毒的防污涂料新品种以及新型无公害防污技术-利用导电涂层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技术。最后就我国海船无公害防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0,(3)
在海生物生长繁殖旺季,仅经过1~2个月时间便可能在船体、海上建筑物表面等处长满海生物,增加了船舶阻力。船舶的海水冷却系统会因附着海生物而导致管路堵塞、冷却水供给不足、主机不能正常运行,迫使船舶停机检修。因此,海生物污损不仅  相似文献   

11.
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体等海洋装备长期浸泡在海水环境中,会遭受海洋生物的附着和污损。海洋生物污损会破坏船体表面固有形态,使已有的表面减阻技术失效。为了保证表面减阻技术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应确保船体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止海洋生物污损能力。通过在聚合物减阻涂料体系中加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制备出新型防污减阻功能涂层。深水拖曳水池阻力测试及海洋动态挂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功能涂层具有较好的减阻及防止海洋生物污损能力,可以实现聚合物涂层减阻技术的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船用螺旋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海洋生物附着、海水腐蚀和水流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表面磨损、腐蚀和变形等缺陷,采用常规维修方法定期进坞对其进行焊补打磨维修会严重影响船舶的服役周期。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纳米陶瓷涂层技术快速解决螺旋桨的海水腐蚀、空泡腐蚀、海生物附着和冲刷磨损等问题,并大大延长其使用周期。该方案已在船厂得到实施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新旧螺旋桨上均可高效快速实施,能有效延长船用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并增大船舶的航行半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海水温度、主机运行情况等参数变化会导致常规的PID控制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对船舶变频冷却水系统的控制器进行改进。文章建立了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特性实现PID参数的自整定,并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分别对系统进行控制,比较其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4.
停泊船舶的船体和螺旋桨表面上总附着有许多海生物,海生物的附着增加了旋桨的摩擦阻力,降低了其转动速度,船体防污涂料能够防止海洋生物的附着,但是它们含有氧化亚铜和有机锡之类的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柴油机燃油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约有30%—33%要经过汽缸、气缸盖和活塞等部件散向外界。为了及时高效释放出这些热量,需要其冷却系统高效运作。因此,船舶冷却水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船舶冷却系统主要由海水系统、低温淡水系统和高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0,(5)
据报道,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的船舶、桥梁等部门经过多年研究,将防蚀防污技术和新材料相结合,利用导电涂层产生一个使生物难以附着的环境完成了以新概念为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公害、防止海洋生物附着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对海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舰船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为了提高船舶的抗污染能力,使得船舶表面不被海洋生物附着污染,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附着生物死亡,进而消除这些生物,但是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以仿生学视角分析,海洋当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会根据其表面形貌来对海洋生物附着加以抵制。为展开深入地研究,本文将生物抗附着特性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舰船表面仿生高分子涂料所具备的防污特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船体清污方法对海水的污染较大,且需定期更换,成本较大,为此将电解海水计算应用于船体清污中,分析了电解海水计算在船体清污中的应用原理,采用电解槽方式对船体进行清污,给出电解海水计算应用于船体清污的装置流程,将海水从海水泵导入电解槽进行电解,通过电解槽出口进入分离罐,到达拦污栅,令冷却水泵从海水箱中吸入和电解液混合的海水,传输至海水冷却系统,防止海生物附着在船体上。给出电解槽的数学模型,降低极化电位,确定电极材料,降低欧姆降对电解糟的影响,减少Pcl2和PH2,通过电解槽数学模型对电解槽结构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解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船体进行清污,清污效果较好,在Ru O2含量为30%的情况下,电极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解海水法制备具有强氧化性的有效氯溶液,基于鼓泡反应器开展模拟船舶尾气湿法脱硝试验,分别研究了电解海水溶液初始pH值、有效氯浓度、用量及NO浓度和SO_2浓度等参数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溶液初始pH值的大小影响其氧化性的强弱;当电解溶液初始pH值为4~6时,电解溶液的ORP在1 000 mV以上,其氧化性较强,NO_X脱除率可达48%;当电解溶液初始pH值超过6时,其氧化性变弱,NO_X脱除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急剧下降。随着电解溶液有效氯浓度和用量的增大,NO_X脱除率呈线性增大。NO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增大气液传质推动力,进而提高NO_X脱除率。SO_2浓度的变化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海水溶液具有良好的脱硝效果,在船舶柴油机尾气脱硝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技术前沿     
梁静 《中国船检》2007,(7):26-26
英研制可清除藤壶的船舶涂料; 近日,英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船舶上附着藤壶和其他藻类的问题。他们用纳米技术研制出一种特殊涂料,可成功将船舶上附着的海洋生物清除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