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长江水运发展,全面提升长江水运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沿江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1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作为会议的列席代表,我参加了会议,有幸再一次看到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领导济济一堂,共谋长江水运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幸听到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领导对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真知灼见和规划设想。如果说,2005年11月举行的长江水运发展高层座  相似文献   

3.
一、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有利于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长江干线沿岸区县面积占全市的44%,人口占50%,全市60%以上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沿江布局,2005年沿江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1%。全市85%以上的外贸物资运输依靠内河航运,40%左右水运量为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重庆汽车、摩托车、钢铁、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21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作为会议的列席代表,我参加了会议,有幸再一次看到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领导济济一堂,共谋长江水运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幸听到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领导对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真知灼见和规划设想。如果说,2005年11月举行的长江水运发展高层座谈会在发展长江水运工作中有管里程碑式的意义,那么2006年岁未的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则真正吹响了全面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号角;长江水运事业的发展拉开了序幕,走向了滦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朴  潘珺  王鲁沛 《江苏交通》2002,(10):20-21
目前,江苏沿江地区已初步形成以中心枢纽港为核心,大中小与深中浅相结合,功能比较备全的港口经济体系.但同时存在着几个不相适应的问题;江苏沿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与港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太仓港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作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干线港的地位不相称;港口发展外部条件上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港口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需创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问的纽带。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形成、发展和延续下来的。这种制度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以产品经济为基本模式的经济体制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泰州市地处江苏腹部,境内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对沿江岸线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岸线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港口能力结构性过剩、开发与利用缺乏科学论证、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在开发沿江岸线中,要加强规划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利用已有的优势,发展沿江港口,以规模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泰州地处苏中沿江东部,境内岸线资源丰富。论述发展泰州沿江港口,以合理配置江苏长江南北两岸港口资源,推动泰州经济发展;泰州应利用港口优势,做好港口发展规划,确定沿江产业布局,制定科学的沿江产业发展规划;政府要给予港口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以加快港口发展,推动泰州沿江开发,促进泰州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9.
内河航运是连接内陆和沿海城市的重要纽带,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京杭运河苏北段航线为例,研究内河航道交通量的变化趋势,对其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探索其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各个观测点的船舶通过量和载重量,以期为该航线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沿江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有区位、资源、经济发展三大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性发展促进了沿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竞争力强的沿江产业群;要进一步超前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港口数量比例庞大,港口的发展对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武汉港口为例,武汉港口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表现在优化产业结构、城市聚集的能力、就业、税收等等,但是目前武汉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与区域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武汉港口与武汉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设施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公路作为沟通地区之间联系的纽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其重要性也在逐渐加大。在现代公路路基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的补强与压实项目中.需要应用高速液压夯实机对公路路基进行狭小面积回填、局部面积高填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公路路基施工难的问题.为公路路基的顺利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桥是公路的交通纽带,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严重的制约公路的使用年限和是不是可以照常行车。重点对路桥工程中现浇盖支架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等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群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群与区域交通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引力模型解释了交通在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接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了该地区交通改善前后主要城市与上海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并指出交通改善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建议构建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群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干旱长期困扰着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为解决中部地区人畜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各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备受关注的"引洮供水工程"终于开工建设.本论文以水为纽带,探讨基于水资源变更的区域社会、经济及相关利益结构的调整思路,以期构建和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1990-2011年期间经济比较发达、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江苏沿江地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的国家战略要求,结合四川的区位优势和发展需求,按照“全域四川”的理念,研究提出了四川省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重点建设任务,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可为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20.
顾力 《广东交通》2006,(3):22-23
口岸物流,是指口岸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口岸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口岸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口岸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口岸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随着外贸进出口总量的增加,我国口岸物流发展形势良好,已经形成沿海、沿江水运、航空和内陆边境全方位开放的立体化口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