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位置公差,许多机械设计人员把它与形状公差混淆,也像标注形状公差一样,盲目地给零件加上不必要的位置公差.还有更多的设计人员则给零件加上过多、过严过松的位置公差.有的位置公差明显与尺寸公差矛盾。为此,首先讨论位置公差与形状公差的区别,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区别这两种公差,并合理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多数机械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所设计的机器系统功能能否实现.其次是工艺加工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于是,大部分设计人员盲目地给零件高一级的尺寸公差,还有更多的设计人员则表现在给零件加上过多、过严或过松的形状公差。待图纸传到加工单位进行工艺编排时,  相似文献   

3.
在机械设计制图中,我们常常对一些零部件除了有尺寸公差要求外,还有形状公差的要求和位置公差的要求,有时甚至同时对形状和位置公差都有严格的要求。国家标准GB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详细介绍了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正确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定义和标注法,根据产品零件功能要求标注零件的形位公差时,力求做到简洁、明确,使制造和检测方便。避免出现设计人员在机械制图时形位公差标注不当或重复标注的现象,给零件的制造和检测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几何尺寸公差(GDT,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是一种用符号来表达零部件几何尺寸与公差的方法,是一种用来描述零件的尺寸、形状、方位和定位策略等[1]特征的精确的数学语言。目前全球通用的GDT标准有ASME Y14.5标准和ISO标准。两套标准出发点和设计思路不一样造成两套标准略有差异。准确理解两者的差异,对于设计人员精准设计,工艺人员理解设计图纸,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检测人员检测零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选取公差规则、非对称轮廓度、复合公差、可逆要求等四个方面对比两个标准的差异。最后介绍了我国国标在几何尺寸公差方面的现状以及和国际标准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王兴杰 《长安科技》2000,6(1):47-50
形状和位置公差在企业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就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能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五个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情况和公差值选择进行了阐述探索,旨在研究今后宣贯实施国家标准时提高时效。  相似文献   

6.
雷洪礼 《长安科技》1997,3(1):17-20
长期以来,工艺装置在设计遇到的多孔位置问题,都是采用三面六点定位法则来确定其位置的多孔它的最大问题是积累误差偏大。自从国家公布了GB1183-75的位移公差后,各种零件又广泛的引入了位置公差的新概念,在一个零件图上新旧公差同时出现的问题,又给工装设计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零部件公差分配是车身尺寸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偏移公差是公差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文章采用具体实例,阐述了在开发设计阶段根据车身结构特征在零件某些特殊部位设置偏移公差,能有效解决零件匹配过程中的干涉、定位不稳等问题,减少模具更改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8.
形位公差数值由精度等级和主参数确定,精度等级按尺寸精度决定,有表可查。形位公差表格中,主参数有多项参数。正确选取主参数,才能保证零件精度,不因形位公差太小难以达到,又不致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不协调。现将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红 《时代汽车》2022,(5):49-50
在零部件设计中,能够合理利用公差原则的方法,可大幅提升零件的互换性,也有助于零件的标准化.相反,如果不具备合理利用公差原则的意识及能力,不仅有违课程教学目标,所实际生产的零件也无法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也会由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此,本文在分析基础概念后,着重提出零部件设计中公差原则课程教育中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跳动公差因其检测直观、方便,因而在生产实际部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跳动公差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跳动公差具有特定的功能意义,跳动公差与其它形位公差间的控制关系,并阐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选用和二基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设计人员正确、合理地选用跳动公差将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目前工程设计、制造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差模型的建模、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于面向刚性件和柔性件装配的公差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综述和评价,通过对比说明各种分析方法的算法、应用范围及不足。最后,展望了公差模型和公差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公差分析和优化设计是产品尺寸管理过程的核心部分,在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完整产品的公差分析过程,阐述了计算机辅助三维公差分析的原理和步骤。表明根据分析结果可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数学模型,完善数据库。指出公差分析和优化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质量目标的达成,并且极大地减少了后期修改,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际开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机械加工行业中,需要进行位置度检测的汽车零部件很多,许多零件表面布满了空间孔系,相关孔系之间的位置尺寸及位置度必须得到保证,才能满足装配的互换性要求。为了提高测量这些空间孔系位置的精度,对大部分零件的加工工序都编辑了三坐标自动测量程序,大大方便了各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以及对生产设备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应用概率理论求解了汽车钢板弹簧的弧高和刚度公差,并对影响这些公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的GB1222-84型材公差标准,要使钢板弹簧总成刚度偏差和满载静负荷弧高偏差达到JB4046-85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对主片工艺提出相应要求以减小偏差量。  相似文献   

15.
16.
“治标固本”的作法应该是,紧紧抓住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这段诉讼“机遇期”,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和自身竞争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际技术人才,引导企业通过购买、合作或并购获得目前世界领先技术并消化吸收,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在终裁结果不如人意的情况下,使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绝地反击。  相似文献   

17.
基于VisVSA技术的汽车装配公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isVSA是一种以服从正态分布的蒙特卡罗法为计算核心,可以为机械系统装配提供高信度计算依据的公差分析软件。本文利用VisVSA技术对整车不同类型的集成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论述。在可能影响到装配性能的因素中,通过对比分析方式,重点论述了装配顺序对车门缝隙和面差的影响及装配公差在设计载荷下对底盘系统转向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哲 《汽车技术》1995,(5):1-10
根据汽车车身薄壁件的功能要求,提出了车身薄壁件采用形位公差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现行形位公差用于车身设计时所存在的问题。在对现行形位公差标准进行适当的补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切合实际和较为完善的汽车车身薄壁件形位公差体系,并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