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车辆均衡试验要求单独控制8台液压油缸升降带动工装抬升轨道车辆,抬升过程中采集和存储抬升高度及轮重数据并计算轮重减载率,抬升到指定高度时自动停止。根据试验需要研制了轨道车辆均衡试验测控系统,系统的上位机采用PC,下位机采用S7-200系列PLC,在LabVIEW环境下编写程序,调用VISA接口函数通过PPI协议建立PC与PLC通信,采集、处理位移和称重传感器数据,控制液压油缸动作,最终实现了轨道车辆均衡试验测控系统的测控功能。  相似文献   

2.
单轨交通环线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单轨交通二号线信号系统采用环线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环线向列车发送ATP信号并同步接收TD信号反映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站台区利用开门环线向列车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列车开门时机。环线轨道电路的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重点介绍道岔区段、车站内轨道区段和开门环线重叠区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轨道车辆运行线路的基本要求,以国际通用设计标准为依据,介绍了轨道车辆贯通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车辆参数和线路运行条件的综合分析,阐述贯通道系统的接口方案设计和选型依据,保证贯通道系统性能可靠,易于维护,同时满足线路及运营的所有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节能性、舒适性已经成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线轨道车辆所使用的智能型变频空调系统方案。通过集成变频空调系统、压力波保护控制装置和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提升了乘坐舒适性的同时,降低了空调系统能耗以及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5.
软PLC系统开发及其在机床主轴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C 编译器成功开发出了软PLC系统,并实现了PLC程序的编译、运行和基本功能。在开放式数控机床主轴控制中的运行实例表明,所开发的软PLC系统能准确可靠地运行,达到了预期逻辑控制的目的;对软PLC的性能测试表明,软PLC的执行速度较硬PLC有了大幅度提高,为软PLC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系统是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可靠、稳定的故障诊断系统将为轨道交通车辆数据安全与分析提供有效支持。故障诊断系统基于VxWorks和Linux实时操作系统进行设计,通过MVB总线对车辆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通信和调用功能,发现、记录、分析、报告故障和运行状态,对车载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和诊断。系统配备了拥有IP54防护等级、独立非易失的数据存储模块“黑匣子”,使其在不可预知的碰撞、火灾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通过以太网与PC连接建立高速数据传输,实现故障和数据的维护、监视和分析;通过基于WLAN的无线车地传输模块实现运行状态数据和故障数据的自动下载,确保实时监视网络数据,能够将数据转换为曲线或表格形式。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记录并分析车辆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新型编组站轨道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系统的组成,该系统可以对车辆走行轮次进行记录、处理、分析,为自动控制溜放车辆的速度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车辆在低温情况下实际运行中法兰盘漏泄故障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摸索和研究,掌握了法兰盘漏泄故障原因、发生规律。结合作业现场处理漏泄故障的工作经验并参阅有关铁路货车的科技图书,提出现场应急检查、处理法兰盘漏泄故障措施,法兰盘漏泄故障"六"字应急处理法和"三"字检查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铁车辆正线故障的应急处理主要由司机根据列车故障诊断信息和故障应急处理流程人工完成。随着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的应用和发展,系统地研究地铁列车故障智能处理系统,以实现运营车辆的自主处置十分有必要。以深圳地铁车辆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的研究为背景,从该系统的必要性、实现方式及应用情况3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发展该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方程;以梁-板-板有限元模型模拟板式轨道;通过轮轨关系将车辆系统和板式轨道系统联系在一起;建立车辆-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德国高速低干扰谱作为轮轨激励进行板式轨道动力学仿真分析。车辆参数按200 km/h动车组选取;轨道参数参照遂渝线板式轨道结构选取;计算多种车辆运行速度下板式轨道的动力响应;并与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动力学测试结果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正确可靠,可用于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板式轨道的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控制、节能、舒适性已经成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被誉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里程碑”,该线路采用世界最高等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不仅可实现无人驾驶,还可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检、运行、休眠等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线轨道车辆所使用的智能型变频空调系统方案。该方案集成变频空调系统达成对客室内的精确温控,降低温度波动;采用压力波保护装置隔绝车外的气压波动,有效避免乘客出现耳部不适感,提升乘客乘车体验;配置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送入车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并去除其中异味,进一步实现了客室内部舒适性的提升。同时,压缩机的变频控制精确匹配车内热负荷的变化,并对电能高效利用,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营能耗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车辆维护系统现状、整体功能结构及设计;研究和探讨了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智能维护系统方案,包括车辆状态实时监视、故障智能诊断、隐患预警分析、故障智能维护指导、全自动运行控制监督以及故障应急处置;最后总结了该方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列车人机通信系统是列车网络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可显示车辆当前运行状态、报警和故障信息,可实现列车重要控制功能,可保存车辆运行历史数据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FLTK(Fast Light Tool Kit)的人机界面,采用性能优越的ARM架构作为硬件平台、采用稳定性强的嵌入式Linux作为软件平台,利用开源图形工具FLULD进行程序界面开发。经过验证,该程序具有编程结构简化、开发周期短,可移植性强,目标程序小等优点,在轨道车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下国内城市轨道车辆故障率较高,可靠性亟待提高。而由于决定产品可靠性的根本因素首先是设计,文章通过项目RAMS管理搭建起设计与故障之间的桥梁,以及构建FRACAS系统实现故障闭环管理,把故障考虑融入到车辆全系统、全过程设计开发中,直击现场失效问题,确立以故障管理为核心的RAMS设计思路,对车辆产品薄弱环节进行源头治理,驱动企业设计出安全、可靠、舒适的轨道车辆产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车辆运行方式、车辆控制方法及轨道状态、气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车轮踏面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踏面出现擦伤及踏面剥离时,从车辆安全运行、晃动、舒适度、防止噪声等方面来看,务必要实施踏面镟削。文章介绍了通过适当调节镟轮周期以降低车轮故障的方法,通过管理周期镟修时的踏面状态和故障件数以实现无浪费的合理镟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货车的高速重载的发展趋势,货车轨道车辆轴承用油封会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由于轨道车辆轴承的非正常润滑状态将导致轮轴的热轴、切轴等运行故障、事故,为此对轴承油封的失效风险也愈加关注。文中就目前我国铁路货车滚动轴承用油封的失效模式及结构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最大限度降低车辆运行故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轨道整体刚度和阻尼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轨道整体弹性和阻尼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轨道整体横向刚度、横向阻尼及整体垂向刚度、垂向阻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道整体横向刚度对车辆系统临界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轨道整体横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轨道整体横向、垂向阻尼对车辆系统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影响较小,而轨道整体垂向刚度和垂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还表明,车辆系统在弹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优于刚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车辆(简称:车辆)运行条件恶劣多变,车辆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性。当车辆的悬挂系统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呈现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长短时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的车辆悬挂系统故障识别方法。通过SIMPACK平台建立了包含悬挂系统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得了车辆系统各部件在健康状态及各类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以与故障元件关联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模型输入,通过构建的CNN-LSTM模型对时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进而实现对车辆悬挂系统的故障识别;通过构建不同工况的故障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速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故障识别准确率可达98%;在速度等级不同的情况下,故障识别准确率可达9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傅佩喜 《铁道车辆》2004,42(8):42-43
轮对踏面擦伤故障是车辆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运行列车因制动系统故障引起列车临时停车的现象屡有发生。轻者,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列车可以继续运行;重者,由于轮对踏面擦伤严重过限,必须进行甩车处理。2002年-2003年,上海车辆段因轮对踏面擦伤等故障摘车临修的车辆达1496辆次(表1),占故障摘车临修车辆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论述轨道车辆车门系统引入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管理的重要作用。构建了轨道车辆车门系统RAMS管理体系,将RAMS管理理念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使用维护过程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卓有成效地开展RAMS工作。建立了信息化RAMS设计平台和FRACAS(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平台,以优化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有效控制新产品研制、产品国产化等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