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波 《中国海事》2008,(4):14-14
200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亦称“东京备忘录”)协同巴黎备忘录、黑海备忘录、印度洋备忘录等区域性港口国监督协作组织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实施了港口国监督集中检查活动。本次检查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ISM Code”)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海潮  宁波 《中国海事》2009,(10):20-22
船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决定了区域性合作开展港口国监督是打击低标准船舶营运最有效的途径。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港口国监督以来,目前已授权48个对外开放港口开展港口国监督业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08年底,中国船旗已连续8年被东京备忘录组织评估为“白名单”成员,连续9年被巴黎备忘录组织评估为“白名单”成员,连续6年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优质船旗国”称号。  相似文献   

3.
宁波 《中国海事》2009,(6):34-35
总体情况 2008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东京备忘录、巴黎备忘录和黑海备忘录三个主要区域性港口国监督组织所属的5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海事主管机关依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SOLAS公约”)第五章即航行安全部分的要求,对进出三区域的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实施港口国监督专项检查活动。  相似文献   

4.
俞磊 《中国船检》2009,(7):92-94
继巴黎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组织(Paris MOU)于1982年成立以后,南美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成立了港口国监督区域合作组织.此后,加勒比海地区、中西非地区、黑海地区、地中海地区、印度洋地区、波斯湾等地区纷纷建立了各自的港口国监督区域合作组织.可以说,港口国监督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球,且影响力日甚一日.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9个区域性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组织,加上美国海岸警卫队独立实施的港口国监督机制,构成了全球港口国监督检查的"9+1"模式。回顾港口国监督区域合作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78年3月17日,Amoco Cadiz油轮在法国的Brittany海岸搁浅,造成溢油23万吨的严重污染事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1980年12月,法国海洋部长邀请西、北欧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海事》2011,(8):75-75
8.83% 据2011年二季度港口国监督检查显示,中国海事局对2725艘次国际航行船舶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其中,201艘次外国籍船舶因缺陷严重危及船舶及其船员安全被滞留,滞留率为8.83%,显著高于地区平均滞留率4.42%,居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组织18个成员国(地区)首位。  相似文献   

7.
正港口国监督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到现在,已基本覆盖了全球,各区域备忘录之间的协作不断加深,对国际航运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Port State Control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Tokyo MoU)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Port State Control in the  相似文献   

8.
正疫情背景下,亚太地区PSC检查,有哪些不同看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又称东京备忘录,以下简称T-MOU)整个2020年港口国监督(PSC)检查工作,以及其技术合作、区域性培训等活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T-MOU在其官网发布的2020年年报为基础,现将2020年T-MOU开展的检查活动和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帮助各航运利益相关方读懂该份年报,加强对港口国监督组织的认识,并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和港口国监督检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7月1日,巴黎备忘录组织(PARIS MOU)公布了其2022年港口国监督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概述了2022年备忘录港口国监督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检查数据,并回顾了巴黎备忘录成立40年以来备忘录各成员国在统一协调机制下为消除低标准船舶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航运市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船舶需要应对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国监督检查。介绍除巴黎备忘录、东京备忘录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三个地区以外的其他七个非主流区域性港口国监督组织的检查机制,并对各自的检查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广大船员和船舶管理公司更好地应对各区域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点跟踪船舶(通常被称为"黑名单")以其安全、技术、设备、管理、配员不足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严重威胁着人命和财产的安全,以及可能造成对水域的污染,对社会构成巨大的危害,已经被确定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吕航 《中国船检》2003,(4):30-32
国家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安全诚信船舶”评选公告制度,俗称“船舶安检白名单”,将在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所谓“白名单”,是相对于前年推行的“重点跟踪安全状况不佳的船舶黑名单”制度而言的。其核心内容是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评出达到规定标准的船舶对外公示。这些建立了安全,规范管理的船公司及其船舶将受到一定期限的免检待遇。日前,记者在部海事局了解到“安全诚信船舶”具体的评选标准,本月即可发布。  相似文献   

13.
吕航 《中国船检》2001,(9):14-14
国家海事局出台的<重点跟踪船舶检查管理规定>,今年5月23日开始执行.原想会对不法船公司和船舶产生一定威慑作用.但是,时隔仅两个月,第一批荣登"黑名单"的船公司及船舶就开始亮相.海事局将那些违章违规船舶的名单以文件形式下发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以便各港口检查机关密切关注和严格检查.  相似文献   

14.
15.
许艳 《中国海事》2005,(1):12-16
逐步建立以安全诚信为基础的船舶监督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1年,交通部海事局作出有益尝试,制定并实施了《重点跟踪船舶监督检查管理规定》(黑名单制度)。2002年底,在总结该规定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决定改变以往“仅惩不奖”的管理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船公司及船东、船员自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于2003年4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评选规定》(白名单制度),并于2003年6月1日正式实施。146艘船舶于7月18日被评为首批“安全诚信船舶”,随后,对该批船舶进行跟踪,及时掌握其获取“安全诚信船舶”称号后的安全状况。2004年8月,“浙海108”等4艘船舶因有不良安全记录被取消“安全诚信船舶”资格。同时,部海事局对《重点跟踪船舶监督检查管理规定》也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7月重新发布。2005年2月,部海事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评选规定》进行了修订,补充增加了评选“安全诚信船长”的内容。相应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安全诚信船长”评选规定》。 目前,黑、白名单制度已实施一段时间.船公司和船员反响强烈,该制度究竟对船舶安全以及船公司的安全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海事系统逐步建立与新形势下航运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以安全诚信为基础的船舶监督管理机制是否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为此,本刊记者于近期走访了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海事局,般公司及船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考虑到IMO在2009年已通过了"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虽然该公约尚未生效,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公约提前生效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研究如何实施该公约,通过对一艘5.5万t散货船的有害物质清单调查与编制,探讨编制流程与编制要领,分析需解决的问题,供新造船舶有害物质清单的编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用先进造船软件Tribon的新版本 M1进行船舶船体生产设计后,对如何生成符合船厂生产信息中的型材下料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