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机电设备》2012,29(2)
2月27日,近两百位船东、银行人员、船舶中介、政苻人员、供应商、媒体等航运界人士集聚中国扬州,参加了太平洋造船集团CROWN63首制船新闻发布会.会上,太平洋造船集团向来宾介绍了其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首艘CROWN63 (63,500 DWT)极大灵便型(Ultramax)散货船,并公布了试航结果.发布会现场高朋满座、济济一堂,给寒冷的航运市场带来了一些暖意.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13,(4):12
日前,太平洋造船集团与Marine Capital Ltd共同签署4艘CROWN 63的订造合约,这批新一代的散货船将在太平洋造船集团旗下的扬州大洋造船建制。对于此项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订单,MCL坦承,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出自于对CROWN 63船型的充分认可,因其节能性能卓越,在碳排的减轻方面亦表现突出,如此种种特质均与MCL所中意的船型不谋而合。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CEO梁小雷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业界知名的航运管理公司MCL签下本次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11,(6):30-31
再次斩获4+2艘CROWN63订单10月8日,太平洋造船集团与一国外船东签订了4+2艘CROWN63(63,500DWT)超大灵便型散货船订单。CROWN63是太平洋造船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散货船型,自从推向市场以来就受到各方积极关注,也成功收获多批订单。太平洋造船集团举行了签约仪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先生、船东代表、  相似文献   

4.
《国际船艇》2011,(6):38-38
10月8日,太平洋造船集团与一国外船东签订了4+2艘CROWN63(63500DWT)超大灵便型散货船订单。CROWN63是太平洋造船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散货船型,自从推向市场以来就受到各方积极关注,也成功收获多批订单。  相似文献   

5.
崔燕 《中国船检》2012,(6):86-86
5月29日,在希腊波塞冬展会前夕,太平洋造船集团在雅典召开了推介会.重点推出CROWN63、CROWNMHI82、CROWN121三型极致节能环保散货船,分别出击6万吨级、8万吨级、12万吨级散货船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6.
崔燕 《中国船检》2013,(7):79-80
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方面的要求,在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残酷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太平洋造船集团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展开了前瞻性的布局,加快了富有竞争力船型的自主研发设计进程。日前,由太平洋造船集团自主研发的CROWN63节能型散货船再传捷报,获得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12,(2):111
3月12日于日本东京,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先生与来自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三菱重工)的代表董事(董事)、执行副总裁、船舶海洋事业本部长Hisashi Hara先生,正式签署了CROWN MHI 82的联合优化设计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8.
《机电设备》2012,(1):38-39
12月7日,中国领先的民营造船企业太平洋造船集团(Sinopacific Shipbuilding Group)在挪威奥勒松召开了2011太平洋造船集团挪威海工会议。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CEO梁小雷、全球知名海工供应商ABB,康士伯及乌斯坦等近百人出席了此次大会。这是中国民营造船企业首次自发在海洋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12,(3):86-86
2月27日,太平洋造船集团发布了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首艘CEOWN65(65500 DWT)极大灵便型散货船。CP.OWN65是CROWN58散货船的升级版,船的运载效率、绿色环保、运行维护和振动等各方面的指标都有了显著提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4,(10)
今年与4月18日晚,在英国伦敦由国际海贸组织举行的“海贸奖”颁奖大会上,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王荣生荣获1994年最高奖—造船杰出贡献人士奖,以表彰他对中国造船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世界各国航运界、造船界知名人士450多人出席了会议。 海贸集团是一家专门为国际海运工业出版高层次刊物、举办会议、展览及筹办特别活动的国际著名海事机构,他们创办的《海贸评论》、《海贸周刊》在海事界享有盛誉,所举办的各种海事会议和展览很有影响。他们与中国方面多次联合组织上海国际海事会议,为中国海事业走向世界起到了桥梁作用。 “海贸奖”由海贸集团于 1985年设立并首次颁发,海贸个人年奖是颁给一位对海贸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1.
《机电设备》2012,(4):6-6
近期,太平洋造船集团与尼日利亚SLOK公司签订了4艘SPP35建造合同和2艘SPP50的意向订单,此6艘船均将于2014年底前交船。这是太平洋造船集团自主研发的海工船(OSV)产品首次直销非洲市场,标志着其自主设计品牌SP已经日趋成熟并广为市场接受。在过去的两年中,太平洋造船集团已经成功销售了20艘同类产品。太平洋造船集团是全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11,(2):99
从2003年成立至今八年,太平洋造船集团实现了年产值从零到过百亿的飞跃,成功交船200余艘,以新生力的姿态,为中国造船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作为民营造船业的发展代表,太平洋与中国造船业共同见证了中国船舶业超越日、韩成为世界第一,成为国有造船企业的有力补充。早在成立之初,太平洋造船就确立了"将简单产品做到极致,做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发展战略,并通过集团下属的大洋和浙江船厂的差异化定位实现了这一诉求。太平洋大洋船厂的"精细化"管理使得大洋成为最高效的船厂之一,而太平洋浙江船  相似文献   

13.
国际动态     
<正>Chateauvieux考虑在中国自行设立船厂据市场人士透露,Jaccar Holdings的老板Jacques de Chateauvieux有意在中国江苏启东设立属于自己的船厂。与此同时,业内正在暗传Chateauvieux与其老搭档——太平洋造船(SSG)梁小雷的"友情"已经不如往昔。Jaccar目前在太平洋造船持有23%的股权,但有人士传称,该公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造船集团的SPA 80型海洋工程辅助船(OSV)的首制船目前正在紧张建造中,这是太平洋造船集团与法国Bourbon公司于2010年6月签订的十亿美元海工船框架协议中的首艘船.SPA 80是一款完全由太平洋造船集团设计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小型AHTS(锚作拖带供应船),也是中国的造船公司首次凭借本土设计赢得国外海工船...  相似文献   

15.
早春时节,长江下游的扬州港在凛冽的寒风中涌动着一股春潮,中远太平洋与扬州港携手共同开发建设拉开了序幕.3月1曰,由中远太平洋参与投资的又一个长江港口企业--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有限公司的开业典礼上,中远香港集团副总裁周连成与扬州市委书记孙志军为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揭牌.中远香港集团副总裁、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家康,扬州市市长季建业分别致词.来自船东、港口、物流、货运、货代企业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成立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十一月份,美国会议服务局组织了美国造船和航运界的二十多位朋友来我国访问,由科协,兄弟学会和我会负责接待,在上海和北京与我国造船和航运界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技术交流。今年三月三日至六日,美国造船和轮机工程师学会主席罗森布拉特先生应我会邀请访问了我国,就两国造船学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了初步商谈。今年七月八日至八月三日,应美国会议服务局的邀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代表团一行十人,在林毅和陈佑铭副理事长率领下,访问了美国。代表团成员包括有关部门的船厂、研究所、设计单位以及学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这是我国造船学会也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产品     
正●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成立,首制6.35万t散货船命名交付 11月20日,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成立暨交船、签约新闻发布会在扬州市举行。同时,新大洋造船为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8艘6.35万t散货船首制船命名交付;国银租赁与新大洋造船签订12艘6.35万t散货船订造意向书。作为新大洋造船的明星船型,此前,原大洋造船已经累计交付64艘6.35万t散货船。据介绍,目前,新大洋造船有近700余人,基本留用了原扬州大洋的所有骨干力量,保证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与实施以及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一中远太平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三方携手,以扬州港为前身组建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航运     
北太平洋轮舶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太平洋轮船公司(NPSC)于9月12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增开“中国—美西”航线。目前,NPSC在此航线投入两条1100TEU的全集装箱实行双周班服务,中国  相似文献   

20.
航务信息     
中远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驳斥某些媒体的不实报道 日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参加了此会。会上,新闻发言人孙家康驳斥了前一阶段国外一些媒体关于中远订造5250TEU系列船的不实报道。5250TEU集装箱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集装箱船,中远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