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广东交通》2008,(1):37
“南澳跨海大桥将要开工建设了!”这是一个南澳人民盼望已久、也是汕头市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的2008年特大喜讯。建设南澳跨海大桥,将可解决一直以来制约着南澳岛发展的交通问题,为海岛经济腾飞插上了厚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正新  少英  文珊 《广东交通》2007,(4):22-22
■全长10878米 ■主桥为矮塔斜拉桥 被誉为南澳岛“生命工程”的南澳跨海大桥设计方案7月上旬通过专家组评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前人多以为南澳气专指东沙群岛,本文提出南澳气还包括东沙群岛东北的台湾浅滩。南澳气的原名应是南澳崎,指南澳岛的延伸海岬。宋末元初,中国人开辟了从福建经台湾到菲律宾的东洋新航路,更加熟悉南澳气,并为之命名。于是宋代原指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千里长沙扩展到了南澳气,所以千里长沙在明清时代演变为万里长沙。与此同时,中国人对南海诸岛也更加了解,所以宋代还是专指南沙群岛的万里石塘在元明时期也包括西沙群岛。因为宋元时代中国人在南海的航海事业大发展,导致南海诸岛出现命名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1月1日上午十时,在南澳大桥长山尾上桥处,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宣布,举世瞩目的我省最长跨海大桥——南澳大桥建成通车。现场一片欢腾,岛内外逾千嘉宾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南澳大桥西起澄海区莱芜围,与省道S336线即莱美路相接,跨海到南澳岛长山尾苦路坪,接入环岛公路。全长11.08公里,其中桥梁长9.341公里,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主桥宽14.4米,双向二车道。引桥宽12米,抗震八级,  相似文献   

5.
1月20日,我省和交通运输部“十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南澳大桥在南澳县长山尾正式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6.
<正>(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5年,161页)古代潮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在历史时期的海上商业贸易、文化交往、交通位置等方面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相关方面如:潮州港口研究、南澳岛海上交通贸易地位研究、潮州商人及海外移民活动研究等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著作成果。《海丝之路与  相似文献   

7.
印尼廖内群岛的民丹岛古称长腰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8世纪来自中国的潮州与闽南的大量移民聚居民丹岛,种植甘蜜、胡椒并从事进出口行业,对民丹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人移民也促进了中国民间信仰在民丹岛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8.
正当地时间6月7日上午,由中资企业收购的巴拿马港口玛格丽特岛港在巴拿马科隆市正式开启扩建工程。玛格丽特港地处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口,在位于西半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科隆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级的核心枢纽港口之一。该工程是中国内地企业首次在巴拿马进行大型投资,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王卫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将是中巴经贸关系中的一次标志性事件。玛岛港由中国民营企业岚桥集团于2016年收购,并由中交集团承  相似文献   

9.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红色文化,其丰富的科学内涵既是思想的引领,又是方法论的指导.作为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培育艰苦奋斗作风、提升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助于将大陈岛垦荒精神融...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9,(10):100-101
近日,第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在西安举行。该论坛由国家质检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标准委联合举办,是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质检总局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张健伟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标准委总工程师于欣丽、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李忠海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贸易迅猛增长,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这是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美国掀起对华贸易摩擦既不能扭转美方贸易逆差,也不能改善其国内就业状况,而且从根本E不利于美国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我们以自由主义国家利益论的视线,可以看清美崮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动因—它必须考虑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政府的政治需要及对华整体战略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08,(5):34-34
对于物流及贸易领域人士,在中国业务发展的瓶颈是其配送网络。除一线大城市外,货物运输尤其是易腐物品的运输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在中国的主要运输形式是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比较拥堵,并且很多客户所处位置未通高速公路。此外,卡车行驶过多导致温室效应,这也是中国政府力争避免的。因此,中国政府和一些企业都努力开发更为先进的运输理念。我国政府和铁道部已经开始行动。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开发并建设新的铁路基础设施,目标是将一些公路运输货物转为由铁路运输,在中国开创一片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与东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就主权、互利性存在的差异、摩擦和矛盾等进行分析。并就贸易增长、贸易结构进一步合理化等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国家扩大对外文化传播,获得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和控制权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国际文化贸易的新趋势,中国对外文化传播要有新作为:第一,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贸易新增长点,增强文化传播功能,融入互联互通的全球大格局;第二,促进双向流通,让各参与方互为发展机遇,推动更高水平的优化配置,优化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分工协作;第三,加强创意研发,开发中高端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从全球文化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走向高端环节;第四,壮大市场主体,发展文化跨国公司和外向型文化企业集群,实施学习与合作、赶超与竞争、海外投资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等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公元10-14世纪亦即中国的宋元时期,东西贸易交流愈加繁盛。该时期大多数的贸易活动都是在商业市镇之间进行的。犹太人在当时也利用了他们分布于欧亚大陆上的流散社团从事商业活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犹太人从波斯海岸辗转印度最终将他们的贸易网点扩展到了中国,并在中国的沿海和内地建立了数个商站,形成了一个扎根于中国的犹太人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成立50余年,可新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却比较落后,表现为落后于中国法制史其他时期的教学,新中国法制史的研究,现代外国法制史的教学,但是,新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开展这一教学还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当前,开展新中国法制史教学还要处理好与新中国政治,经济,化等的关系,与新中国以前法制的关系,新中国法制史中不同阶段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下,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指出国际制度能弥补自助体系的缺陷。但当前对各国遵守国际制度的具体情况仍缺乏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认为可以约束各国的贸易行为,其争端解决机制因此被视为保障国际贸易平稳运行的重要工具。通过考察当前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案例,本文发现,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的判断不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遵守度反而低于非西方国家。应诉国贸易依赖程度与申诉国贸易开放程度两个变量亦会在一定程度正向影响国家的贸易遵守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贸易遵守度不断下降,这与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密切相关。本文用美国、印度等案例进一步探究西方国家的贸易不遵约行为。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西方国家的虚伪性与双重标准,这类国家仍然信奉“丛林法则”,在国际体系中极端逐利。非西方国家需要摆脱这种双重标准的误导,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动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1.1 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贸易发展的技术纽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它在促进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规范技术和保障质量的狭小天地,成为调整产品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贸易、保护民族工业且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地区和国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是中日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阶段,地处东中国海西岸的福建与日本进行频繁的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福建与日本的海外贸易状况、规模、特点、原因及影响作一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泉州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商业重镇和陶瓷的重要产区,海外贸易发达,与东北亚各国的海上交往频繁.在文字记载阙如的情况下,大量的古陶瓷是再现它们之间贸易关系以及文化交往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尤其在宋代,泉州的外销瓷销售范围广、数量多,在日本有许多重要的发现.虽然在朝鲜半岛上已知的泉州古陶瓷发现的数量不多,但笔者认为,这个时期以朝鲜半岛在中国及东北亚贸易圈中的重要地位而言,在贸易交往频繁的年代以及许多泉商常驻高丽的情形下,泉州陶瓷在半岛上应存在某种程度的贸易和遗存,对此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