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思想,是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难得的育人之源。将伟大的建党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航运强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是航海类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航海类院校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满灌”与“滴灌”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等路径入手,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助力海洋强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明霞 《中国水运》2011,(12):62-63
经济全球化时代,海员需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增强海权意识、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对此,航海院校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与捍卫国家主权的关系、专业学习与增强国防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航海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国际航运形势对航海类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分析航海类院校学生素质现状,针对中国航海类院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生素质教育,进而对提升中国海员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行有效论述。  相似文献   

4.
航海院校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浅议史春林,吴长春(大连海事大学)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明确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自觉...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海员大国、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内有关开发海洋、发展航海、保护海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增强全民的航海、海洋和海权意识,传承航海文化、弘扬郑和精神,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睦邻友好和海洋经济发展,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决  相似文献   

6.
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入手,结合当前航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综合概括后提出坚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放精神、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六种精神。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研究》2010,(4):39-39
2010年11月5日,大连海事大学和中国航海博物馆签署了为期6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将建设成为我国航海文化的重要学科阵地、文化交流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合作对于积极探索高校与文博部门的合作模式,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拓宽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共同推动中国航海、航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国航海文明、推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实现中国成为航海强国的伟大目标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指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振奋民族精神同发愤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把责任感的培养同公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放眼未来同使命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第二个“航海日”到来之际,河北航海学会也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生日。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航海就很发达,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商船队总运力、集装箱船队总量、港口吞吐总量、造船总吨位均已处于国际前列。此外,我国的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和航海安全保障等方面在国际海事界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为出发点,针对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情况,指出航海文化建设对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重大作用,分析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提出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海运业的高速发展和航海教育的国际化既对我国的高等航海教育提出了愈来愈多的新挑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的高等航海教育机构在新一轮海运业发展浪潮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航海教育界应认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航运贸易事业正得到空前的发展。航运人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都对航运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坦率地讲,此前我们的航海教育的某些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学生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巩固和提高我国航海教育质量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从我国航海教育现状、现行航海教育教学形式、航海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实现我国航海教育国际化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航海教育研究》2008,25(2):I0001-I0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海教育机构应为航运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针对航海人才紧缺这一全球性问题,需协调航海院校、航运企业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制定有利于航海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有效政策,大力发展航海教育,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视野下高职航海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安全、环保和效率是现代航海的主题。文章提出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八项关键能力与素质,调查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关键能力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关键能力与素质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洋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大国思维、大国战略,是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更是航海院校的历史使命。以培养高素质的航海人才为教育目标的航海院校,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航海院校德育工作,充分地认识到航海院校德育教育中海洋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运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航运业对航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国际化,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成为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职院校航海类大学生特点分析入手,结合其培养现状,制定五大培养内容,并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梅君 《珠江水运》2011,(21):18-20
航海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航海类院校根据教育规模的大小、办学层次的高低,形成了本科航海教育、高等专科航海教育(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中等专科航海教育(中等航海职业教育)三个层次。前两者包括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集美大学、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数量由1978年的3所扩展到今天的28所.  相似文献   

19.
吴春霞 《航海》2014,(3):28-30
博物馆是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发展现代化社会服务,既要展现历史,又要为当代社会服务,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作用。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作为国家级的航海博物馆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休闲、  相似文献   

20.
航海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通过互联网对国外部分航海院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中包括具有参考价值的世界海事院校网址及外国航海院校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