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汽车覆盖件拉延工艺CAD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覆盖模具工艺设计及CAD技术的结合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介绍了汽车车身覆盖件的拉延工艺特点和内容,以及在三维CAD环境下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设计制造流程,基于具体实例,根据拉延工艺内容分析了在三维CAD环境下汽车顶盖拉延工艺设计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了解有别于传统的拉延工艺设计方式,为今后汽车拉延工艺乃至车型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车身结构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多道冲压成形工序才能加工出来,工序数量及各工序内容(即塑性变形程度)都会决定成形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并影响产品最终成形质量。首先分析了左后悬挂架成形特点,决定采用两步拉延方式完成成形;然后确定首次拉延的四种方案,来研究不同变形形式和变形量对后继拉延所造成的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中的FLD曲线、材料厚度分布图、最大主应变分布图和拉延成形变形裕度,来研究车身结构件多步冲压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3.
车身结构件多步冲压工艺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炜  杨继昌  仲志刚  方禾  朱国璋 《汽车工程》2003,25(5):518-521,F003
分析了左后悬挂架形成特点,采用两步拉延方式完成成形;然后确定首次拉延的四种方案,研究不同变形形式和变形量对后继拉延所造成的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中的FLD曲线、材料厚度分布图、最大主应变分布图和拉延成形变形裕度,研究车身结构件多步冲压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4.
轿车翼子板作为重要的车身外覆盖件,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都很高,以翼子板拉延模具为例,详细介绍了Tebis软件对该类拉延模具数控编程的要点及技巧,这些要点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数控加工编程的效率,改善拉延模具的型面加工质量,并适用于其他外覆盖件拉延模具的加工,实现了轿车拉延模具的高精度数控。  相似文献   

5.
DCACA生产的ZX车背门总成,原为复合材料成形.根据国产化的需要,将其改为钢板冲压件.一般来说采用符合材料的零件是很难直接用冲压拉延成形零件来替代.可想而知,背门外板的冲压成形工艺性极差.DCAC分别和西班牙公司和模具制造中心对背门外板分别就模具制造及试制模签订合同.MATRICI公司采用了OPTRIS及PAM.STAMD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了拉延工艺分析,结果制件开裂.故其提出产品更改,要求将零件改为上下两件或将零件变浅.模具制造中心拉延试制模经过数轮调试,但拉延件仍开裂.面对国内外两方面传来拉延失败的信息,DCAC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冲压工艺经验,提出了一套工艺修改方案建议改变拉延成形的条件,使传力区(强区)改变为弱区,以改变材料的流动方向,从而使得危险断面处材料得到补充,达到解决拉延开裂之目的.并通过实践,顺利地拉延出了合格拉延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郑州尼桑轻型汽车外观覆盖件车箱后门板成形工艺的确定过程,并着重介绍了拉延工艺及模具设计。阐述了只有采取合理的工艺及模具结构才能压制出良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以汽车发动机罩外板为研究对象,采用CAD/CAE技术对其拉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与优化,确定产品冲压方向与拉延深度,进行模面设计、参数设置,完成成形过程的仿真模拟,并对毛坯形状、压边力数值优化、拉延筋设置等问题进行探讨,最终确定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成形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AutoForm的模具CAE技术,对其特点和功能作了阐述。以风神Bluebird发动机罩外板的模具调试为例阐述了其实际应用,对拉延模的模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其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依此对拉延模的调试方案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优化了改进方案,并和现场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影响汽车覆盖件拉延件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模具结构设计、工艺方案制订及模具调试几方面分析影响汽车覆盖件拉延件质量的因素,并对实践中经常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汽车模具的刃口堆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雪岩 《汽车技术》2001,1(2):27-29
日本汽车覆盖件模量制造过程中,采用堆焊技术,用于修边刃口的焊接,也用于拉延模和成形模的磨损面或拉延筋的堆焊。详细讲述了堆焊刃口的焊条选择及堆焊工艺。采用堆焊技术,具有较高的制模精度,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便于模具的维修和制作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上支座加强板的成形工艺,并介绍了工艺方案下的拉延件的工艺补充面的建立、模具结构的设计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覆盖件中的非旋转体、异型深拉延产品的制造,分别对其深拉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计算和模具结构的认定,阐述拉延成型过程中的特点、难点,和解决难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某车型门内板调试过程中前端窗框下部褶皱严重,左右件缺陷形式及位置一致,属于外露缺陷。通过对拉延件面品状态分析、对工艺及模具稳定性分析,明确门内板冲压成形过程中,拉延工序对缺陷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拉延工序进行工艺及模具优化。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补充造型优化,进行门内板前端窗框下部褶皱缺陷的质量改进。分别采用拉延针对性控制进料,拉延模具到底状态修磨,内部增加工艺造型吸塑,拉延凸凹模拔模面补偿,外部工艺补充造型优化缓解板料聚料趋势等措施,对拉延工序模具进行成型稳定性提升。结果显示门内板前端窗框下部褶皱缺陷可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模具CAE技术在轿车发动机罩外板模具调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软件AutoForm的模具CAE技术,对其特点和功能作了阐述。以风神Bluebird发动机罩外板的模具调试为例阐述了其实际应用,对拉延模的模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其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依此对拉延模的调试方案进行分析和判断,优化了改进方案,和现场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实施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一经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冲压工艺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金属板料冲压成形分析,模具CAPP、模具CAM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左-右侧围前柱上侧内板一般采用拉延工艺方法。此工艺方法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工序多,生产过程中模具磨损严重,造成尺寸衰减等问题。本文采用成形工艺取代传统的拉延工艺,极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模具磨损。此种复杂高强板件采用成形工艺方案取得了满意结果,零件合格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从工艺方案制订、模具结构设计以及模具调试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汽车覆盖件拉延件质量附因素.并对在实际中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红 《客车技术》2006,(5):41-42
1前言 DD6102K01前围中部外板属于大型曲面覆盖件(图1)。材料为1.0/08AL钢板。产品件要求棱线清晰.曲面光滑准确.表面无磕碰和划伤。原靠模成形件表面质量差,成形时劳动强度大,这种低效率高强度的手工成形的工艺已远远满足不了日产量不断提升的现代化黄海客车的生产模式。因此,对此件的主要工序需投入一套拉延模具.以满足现有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一种基于通用CAD/CAM软件UG作为开发平台,以VC 6.0和UG/Open作为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来实现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3D结构自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运用KBE技术和软件工程的方法成功地开发出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3D自动设计系统,运用该系统只需输入一些模具主要参数即可完成拉延模的3D实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运用CAE技术对叉车典型覆盖件进行成形性分析,得到的冲压仿真结果为模具设计及调试、车身覆盖件的造型改进提供参考及依据,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降低了新产品开发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