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严重。具体体现在:一是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外资在零部件行业独资、控股的企业增多,如广州丰田发动机公司日方占70%股份;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德方占60%股份等。由于欧美、日韩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随整车相继进入中国,其管理先进、技术领先,加之其极力延续原配套关系,使中资零部件生产企业难以进入整车配套市场。二是外方严格控制技术外溢,使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投资、技术、市场等方面被边缘化的倾向明显。三是在自主的国内汽车企业中,也存在对于外资供应商的高度依赖的现象。如根据“华晨”方面提供的数据,在“华晨”自主品牌的发动机零部件采购中,1.8T发动机共有223个零部件,60多个配套厂家,其中在国外的厂家占20%,而在80%的国内供应商中又有80%是合资、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但目前中国并未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大多为外方控制。外方独资、控股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存在着诸多的产业不安全因素。文章分析了汽车发动机产业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鼓励自主研发;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兼并重纽,做大做强;鼓励产品出口;防止外资并购排头兵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8日,“中航工业汽车、北京亦庄国际联合收购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暨中国区总部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收购主体太平洋世纪(北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51%股份,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合作伙伴持有49%股份。因收购主体持有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100%股权,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成为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的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4.
蒋健 《中华汽摩配》2004,(11):12-13
由北京索荣企业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与管理论坛在第56届汽配交易会期间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中国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与管理论坛有三大目的和使命:一是促进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配套、沟通与协调;二是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三是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升级。到现在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本届论坛以“整零关系”为主题,探讨整车企业的采购与零部件企业的配套问题。全球最大独立零部件企业德尔福、统一石化、东风等等业界巨头的参加让此次论坛成为了一次“高峰论剑”《中华汽摩配》杂志本期将在“专题报道”栏目刊登论坛上转机的精彩发言。本期将刊出主题演讲嘉宾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蒋健的发言《德尔福公司采购流程与标准》、北京统一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旗的发言《从渠道到终端》和北京索荣企业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贾永轩的发言《汽配企业发展的五个模式》,以上三篇发言稿由现场录音整理,内容精彩纷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3):24-24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专为整车配套的OEM市场.第二个是零部件出口市场,第三个是售后服务市场。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两部分.配套市场即OEM市场主要为整车企业服务.OEM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0%,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维修保养提供配件服务,售后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7.
整车发展受零部件发展的制约。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畸形”,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汽车关键零部件多依赖国外进口和外商在我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欧、美、日等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观点     
《时代汽车》2006,(12):36-37
汽车零部件可能为新的反倾销热点;展会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主要营销平台;汽车电子市场本土企业亟待突破;外方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独资控股趋势明显;节能将成为未来汽车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5,(6):23-25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动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突破制约零部件发展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波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7,(10):28-31
零部件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面对中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合资合作进程中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如何绝地重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汽车整车、整机企业数基本保持相对稳定1999年按汽车产品生产较稳定、产值较大企业进行统计,汽车工业企业数为2362个、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18个.改装汽车生产企业546个.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51个,摩托车生产企业107个:汽车行业七大企业集团所属企业数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8.1%。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李玉玲 《汽车与配件》2009,(11):I0001-I0001
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使零部件企业受益不少,尤其是自主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进入外资整车配套市场、出口市场频传捷报、全球售后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些都是自主零部件企业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但是,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17%的外资创造了41%的零部件产值。本期东方时评《外资零部件企业何以决胜中国市场》用数据评论了中、外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11,(6):17-I0001
5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京发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30强企业名单,其中,整车制造企业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4家,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5家;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13家,三资企业3家。摩托车行业5家整车制造企业分别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和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18、21、23、26和29位,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0.55亿元、122.47亿元、113.7l亿元、105.91亿元和77.13亿元。  相似文献   

14.
3 目前形成的我国零部件行业分工协作的供应体系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外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多种所有制为主体的竞争、分工、协作中,在为我国整车企业生产车型的配套供货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符合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协作体系,即形成了一级至三级宝塔式供应体系。所谓一级至三级宝塔式供应体系,就是指一级至三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相似文献   

15.
何人民 《时代汽车》2006,(10):36-37
本月15日,我国三大轿车基地之一——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首次战略供应商发展大会在汉召开,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位列全球前十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头和国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80名代表及业内相关人士共计数百余人出席了会议。神龙为何要召开这样一次“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会议?进入神龙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达到什么标准?该公司零部件配套量和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神龙公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2003,(1):15-16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投资,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进行改组而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北汽控股公司所属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以及汽车服务贸易的企业和公司有28个,总资产约190亿元,职工总数近5万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外国独资、中外合资企业零部件快速涌现,基本垄断了关键和核心技术,中国品牌零部件有边缘化的趋势。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中,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占整个行业的3/4以上(外国独资企业占40%、中外合资企业占35%左右),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按业内人士的思维定式:汽车电子控制类产品的关键技术多掌控在外资汽车零部件手中,且能为外资品牌车型配套的汽车电子产品就更是为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所独有了。但这款为上海大众配套的汽车电子产品却是一款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资品牌,而且进入了中高级车的配套目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比去年均有所上升,汽车产量增长5.15%,销量增长9.35%。但是,汽车企业的利润却大幅回落。整车企业利润下滑比零部件企业更为明显;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8%,15家重点整车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有4家企业亏损;零部件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9%。整车价格继续走低,但降幅明显缩小。汽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增长显著。另外,乘用车产品结构向节能型转变。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