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8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全球经济今年和明年将分别增长3.7%和3.8%,明显低于去年的4.9%的增速。今年陷入轻度衰退。WTO警告,世界贸易今年将从2007年的增长5.5%减缓到4.5%(2006年为8.5%);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干扰不是很大。世界银行报告称,  相似文献   

2.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 在建设卜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下,江苏港口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港口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江苏经济和产业的发展,2005年汀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79亿美元,“十五”期平均增长速度为13.1%和37.9%,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在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联系,促进了长江流域和沿陇海兰新区域经济崛起腾飞。长期以来,江苏沿江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物资中转服务,目前沿江港口吞吐量中有35%左右是为长江中上游转运的,中上游60%以上的转运物资是在沿江港口完成。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几乎全部的外贸原油和70%的外贸铁矿石由沿江港口中转,长江中上游地区30%左右集装箱吞吐量通过江苏省港口进出。连云港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70%以上港口吞吐量、40%左右集装箱来自于徐州以西陇海兰新线9省市,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相似文献   

3.
《港口科技》2008,(3):49
釜山港200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0.1%,达到1326万TEU(速报值),是3年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2006年开业的釜山新港比上年增长1.4倍,达到58万TEU。全港出口369.1万TEU,增长9.4%,进口375.3万TEU,增长9.4%,中转581万TEU,增长11.6%。  相似文献   

4.
据韩国海洋水产部统计,2007年该国港口吞吐集装箱1748万TEU,比上年增长9.5%。釜山港由于中转箱增长12%,超过全国的增长率(8%),吞吐量占全国的75.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因中转低迷,光阳港的吞吐量减少。靠近首都首尔的仁川和平泽两港,进口和中转箱量都扩大,吞吐量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5.
《港口科技》2009,(4):49-49
2008年日本神户港吞吐外、内贸易集装箱255.6万TEU,比上年增长3.4%(速报值),刷新了大地震后的最高纪录。虽然去年10月以后减少,但已是连续6年增长。其中外贸箱204.0万TEU,增长1.1%,正是连续6年增长。出口增长1.5%,为107.0万TEU,进口增长0.6%,为97.0万TEU。  相似文献   

6.
地处长江人海口的江苏南通港越来越受到沿江省市的青睐,成为沿江大宗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笔者获悉,目前南通港口1亿多吨货物吞吐量中,中转到长江中上游的货物占比已从46%上升到53%,而且,今年以来这个比例还在继续扩大,南通港口推动沿江经济发展的作用凸现。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7,(9B):10-11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出口高速增长,共计出口739068艘(条),出口金额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9%,月均出口额超过9亿美元;进口3791艘(条),进口金额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2%。上半年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47.6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敏 《海运情报》2005,(12):1-8,13
一、海运贸易的发展 1.海运贸易概况 2004年全球海运贸易强劲增长,装船量达到67.6亿吨(见表1),比上年增长4.3%。按地区分亚洲占38.4%,欧洲22.7%,美洲21.4%,大洋洲8.9%,非洲8.6%;按贸易区块分海湾合作委员会占15.4%,欧盟15.3%,北美自由贸易区10%,东盟6.8%,南方共同市场6.2%,东南非共同市场1.5%。  相似文献   

9.
丁力 《海运情报》2007,(4):25-25
韩国2006年吞吐外贸、内贸箱共1595万TEU(均为速报),比上年增长5%,其中外贸箱增长6%,约为1578万TEU。中转箱占三分之一。釜山港的吞吐量占全国的75.5%,中转货物占全国的9成。  相似文献   

10.
钟秋 《海运情报》2005,(11):16-17
一、货流 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今年上半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航线东行的集装箱货流比上年增长9.0%,为2691412FEU。从目的地看,往美国西北岸(PNW)的增长25.6%,达到36.73万FEU,保持两位数增长,所占比例为13.6%,上升1.6个百分点。往美国东岸的全水路运输的货流增长18.5%,也保持两位数增长,然而,往美国西南岸(PSW)的只增长2.6%。  相似文献   

11.
去年底,为帮助航运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江苏海事局相继出台了便利超大型船舶进出长江江苏段等十项便利措施,十项便利措施实施的成效逐渐显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进出长江江苏段各港口的超大型船舶1538艘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5年增长5.1%,预计2007年将增长4.9%(见表1)。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航运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克拉克松统计,去年全球海运贸易量约为75.36亿吨,预计今年将达到77.65亿吨(见表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远洋航务》2007,(5):78-78
美国联储局在美国经济未来仍然预期有适当增长率的情况下,把注意力转向防止通货膨胀。3月21日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的水平。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称,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预测达到6%,比去年的8%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长江航运的快速增长点:2007年,长江干线完成水路集装箱运输量315.4万TEU,比上年增长75.1%;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6.55万TEU,比上年增长37.5%。2008年1—6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4万TEU,同比增长31.6%:  相似文献   

15.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对今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了修订,GDP增长率由97%提高为9.8%。与初步核算数据相比,GDP增加了22亿元.增长速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尽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使用了“当前总体经济情况是好的”这一概括语.但是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3%,远远超过了2003年的267%,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16.
《海运情报》2007,(6):33-33,15
2006年西班牙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达到1214万TEU,比2005年增长8.9%,略高于地中海港口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得益于西班牙经济的向好发展(2006年GDP增幅估计为3.8%),另一方面也是西班牙港口中转业务发展的结果。去年西班牙港口的集装箱中转量为570万TEU,占吞吐量的47%,比上年增长9.6%。  相似文献   

17.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7,(7):9-12,28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06年贸易统计(速报),中日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8.1%,达到245692亿日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保持了1999年以后的增长基调。其中日本出口增长22.2%,达到107965亿日元,进口增长15.0%,达到137726亿日元,入超29759亿日元,但是,由于出口大幅增长,贸易赤字3年来第一次缩小。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9.8%,增加值同比增长30%,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超过11%和18.6%;承接合同和手持合同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这是记者4月24日从中船重工在京举行的新闻宣传座谈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19.
江南 《海运情报》2005,(9):33-33,35
一、汉堡。2004年汉堡港货习吞吐量比上年增长7.7%,达到1.14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万TEU。比上年增长14.1%;件杂货270万吨,比上年增长2.8%;干散货3780万吨,比上年下降4.1%;液货12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济和物流研究所(ISL)预测,到2015年,汉堡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22亿吨和1800万TEU。为加快港口建设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吞吐量。汉堡市议会于今年2月初批准了一项金额高达2.62亿欧元的港口特别投资计划(SIP)。这样,加上此前中期财政其他装卸设备。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长江水系水路客货运输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东 《水运管理》2009,31(10):37-38
1水路货物运输 2008年长江水系14省(市)完成水路货运量20.6亿t,货物周转量29324.6亿t·km,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0.8%,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0%和58.3%,其中:内河完成货运量10.53亿t,货物周转量3656.8亿t·km,分别比上年增长0.8%和14.7%;沿海完成货运量8.06亿t,货物周转量8631.9亿t·km,分别比上年增长30.8%和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