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南汽宣布成功收购罗孚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南汽为什么要收购罗孚。人们怀疑:明明知道破产罗孚是个“烂摊子”,南汽为什么一意孤行,非要将它拿下呢?南汽能负担收购罗孚的资金压力吗?会不会拖垮在国内汽车业竞争中本就处于劣势的南汽?因此,南汽此举被疑为“莽汉行为”。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5,(31):7-7
7月22日,南汽以超过5000万英镑(约8700万美元)成功收购了因债务高达14亿英磅而倒闭的英国MG罗孚公司。沸沸扬扬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竞购事件刚有定论,《金融时报》上的一文又生风波。该文指出南汽已经与一些竞购MG罗孚的失败方进行了接触,赢得竞购后的几天时间,就拟出售这家破产的英国汽车公司的多数股权。针对这一传闻,  相似文献   

3.
AT&M:从南汽收购罗孚到与上汽合作及与菲亚特分手.应该说发生了几个大事件.请您从能力建设方面谈一谈近几年来南汽的发展变化. 王院长:众所周知.南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老牌企业,拥有跃进、南京依维柯,名爵三大品牌.最近几年,南汽发展的步伐不够快,但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福特翼虎     
《汽车杂志》2007,(10):279-279
Q 各位老编: 你们好!现有一些疑问想请教老编,谢谢! 1.请详细介绍一下罗孚被收购的过程及结果(南汽、上汽与罗孚现在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每周新闻     
继南汽集团收购英国MG罗孚之后,中国汽车公司收购国外汽车公司可能再次上演。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一汽集团有意收购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6.
这个有半个多世纪造车历史、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南汽集团已被市场边缘化了,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南汽集团收购罗孚公司部分项目,不仅可以解决影响自身发展的各种难题,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有助于实现2006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和南汽争夺购买罗孚汽车品牌的过程中,由于上汽没能占据上风而与MG罗孚品牌失之交臂。于是凭借6700万英磅(约合10亿人民币)竞购来的罗孚75、25车型知识产权和全套发动机技术,以及150名罗孚土程师,上汽最终先于南汽在1月31日推出了基于罗孚75平台的荣威750。 号称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具有纯正英伦血统的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在安全性、动力性还有配置上都树立了较高的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对荣威750的车内装备进行一次探秘,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5,(29):9-9
7月14日.上汽集团和前福特欧洲老板Martin Leach联合竞标收购已经破产的MG罗孚公司.并称要在英国中部的工厂恢复MG罗孚的生产.这将使1600名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现在.虽然还存在其他的竞标者.但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中国的南汽。破产管理人普华永道称.在评估完竞标书之后.他们将就MG罗孚的未来作最后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陈欢 《汽车与配件》2005,(32):24-27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7月22日,负责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破产托管事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发表公告,南京汽车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部。最近几个月,普华永道先后与3家公司就罗孚公司的拍卖事宜进行了谈判。除南汽集团外,另外两家分别是中国上汽集团和伯明  相似文献   

11.
3月27日,南汽名爵(MG)汽车项目在南京浦口新区正式奠基。这一天,正是南汽诞生59周年纪念日,足见南汽对此寄予的厚望。这是南汽利用去年7月22日收购的英国MGR(MG罗孚公司)及 PTL(动力总成公司)全部资产,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80亩,总  相似文献   

12.
南汽与上汽合作解决罗孚问题至今依然搁浅,成为2005年留给汽车业的一大悬念。日前传出有关南汽罗孚项目“落地”的消息:无独有偶,上汽基于罗孚项目的自主品牌工作也在紧锣密鼓之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于2007年推出各自的自主品牌。表面上,各自都在轻松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但私底下却在暗暗较劲。  相似文献   

13.
南汽与上汽合作解决罗孚问题至今依然搁浅,成为2005年留给汽车业的一大悬念。日前传出有关南汽罗孚项目“落地”的消息。无独有偶,上汽基于罗孚项目的自主品牌工作也在紧锣密鼓之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于2007年推出各自的自主品牌。表面上,各自都在轻松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但私底下却在暗暗较劲。  相似文献   

14.
走出去     
《汽车杂志》2006,(8):8-8
刚刚听说奇瑞在马来西亚生产汽车的项目受阻,马上就听说中国南汽集团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宣布,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设厂生产罗孚品牌汽车。如果一切顺利,南汽将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设厂的中资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15.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16.
刚刚上汽还在为收购“罗孚”品牌忙得不亦乐乎,半道儿福特突然杀出,“罗孚”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著名汽车品牌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福特汽车日前就“关于Rover(罗孚)商标发表声明”,福特汽车将行使优先权,从宝马手中购买罗孚商标。  相似文献   

17.
在和南汽争夺购买罗孚汽车品牌的过程中,由于上汽没能占据上风而与 MG 罗孚品牌失之交臂。于是凭借6700万英磅(约合10亿人民币)竞购来的罗孚75、25车型知识产权和全套发动机技术,以及150名罗孚工程师,上汽最终先于南汽在1月31日推出了基于罗孕75平台的荣威750。号称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具有纯正英伦血统的中高级别车,荣威750在安全性、动力性还有配置上都树立了较高的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对荣威750的车内装备进行一次探秘,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新闻财经     
头条背景我们跟踪上汽收购罗孚这条新闻已经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了。去年秋天,英国 AUTOCAR 的同事Ben Oliver 到中国来采访时候就曾告诉我,他曾好几次在英国 LongBridge 罗孚总部的厂区内看到进出的高级轿车,里面坐着中国人,看上去像上汽集团的高层。上汽收购罗孚,对于 Ben 这位土生土长在伦敦的汽车杂志记者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5,(32):14-14
历时长达一年之久的罗孚收购案,随着7月22日南汽集团出人意料的竟购MG罗孚成功后,这个话题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各方的评论却开始如潮水般涌来。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05,(14):12-12
就在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谈判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近日,仰融通过其控股的香港公司全资收购了宁波凤凰汽车销售公司.而宁波凤凰正是罗孚汽车大中华区的销售总代理。仰融出走之前,引进罗孚就是实现其汽车产业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