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好工作性能、早期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可提高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因此,可应用于Ⅱ、Ⅲ级围岩条件下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作用机理可解释为:通过纤维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改善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减少气泡含量和气泡间距;并减小混凝土裂缝萌生和扩展概率;从而改善混凝土性能。将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应用于某高速铁路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可满足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要求,且成型后70、280d混凝土表面没有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塑料生产、开发和使用的不断发展,性能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测试技术和各类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也相继产生。合成材料性能的测试是为了正确掌握它们的各种性能,这对控制产品的质量、指导成形与加工、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使用范围等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使用过程中,有关性能测试的一些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测试条件如何尽量接近生产、使用条件,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些性能而不曲解和误用等,特别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对有些标准、数据的引用及测试费用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GMC96B型钢轨打磨列车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叙述钢轨打磨列车的总体性能试验、打磨作业性能试验、运行性能试验和运行动力学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列车打磨作业精度高、磨削能力强,作业性能、牵引和制动性能满足合同验收项目和相关标准要求,能满足120km/h附挂运行的稳定性和平稳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工混合砂在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天然中砂混凝土。人工混合砂可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试制的主要原材料、主要设备及仪器、试制流程及测试标准。详细阐述了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氧指数、燃烧性能、机械性能、低密度等性能。分析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及生产工艺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酚醛树脂产品的性能较为优良:热压时间控制在1.1~1.4 h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良好;热压温度为80~100℃时,可以得到表面质量细腻均匀的复合材料;适当调整生产工艺,可以提高酚醛树脂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弓网受流性能测试系统主要参数的基础上,搭建弓网受流性能测试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网络数据接收、数据库存储、波形显示处理和数据分析4个模块。通过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完成弓网受流性能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用以改善弓网受流性能,指导接触网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铁路新型客运机车装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需要,研制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油。经室内配方筛选、室内理化性能综合评定、现场运用装车试验,确定出研制油以聚a 烯烃(PAO)为主、酯类油为辅的复合合成油为基础油,加入一定比例的抗氧剂、防锈防腐蚀剂、抗磨剂、破乳剂、抗泡剂等多种添加剂,并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工艺调配而成。经室内理化性能综合评定,研制油倾点低,氧化安定性能、抗泡性能、抗乳化性能、防锈防腐蚀性能优异。经1年现场运用试验,研制油具有更好的抗乳化性和空气释放性,具有相当的抗磨性、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城轨车辆架控制动系统单阀试验台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部分试验功能。该试验台可以对架控系统单阀的气密性、常用制动性能、紧急制动性能、紧急时强迫缓解性能、常用时强迫缓解性能和防滑阀动作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分析对比了LMA、LMB、LMC、LMD四种踏面分别与60 kg/m轨面匹配的动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踏面LMX,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MX型踏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在保证直线性能的同时,曲线性能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以往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过曲线时的车辆进行了相应的受力分析,并按照防止脱轨稳定性、防止车辆倾覆稳定性、轮胎磨耗性能、导向性能,对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