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结合隧道路面功能需求,对具有抗滑低噪声特性的纵向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和降噪性能展开研究。采用SAFEGATE摩擦系数测试车及SCRIM车对试验路纵向摩擦系数和横向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研究,同时对噪声水平进行1/3频谱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横向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优异的抗滑性及降噪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的路面裂缝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和重构方案可以进行公路路面裂缝的检测与识别。首先对路面图像进行多分辨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根据在每个尺度2j上小波系数模最大值和相位(梯度方向)这两个分量的大小确定边缘的位置,进一步变换小波分解系数,达到去除噪音,加强裂缝边缘的效果。并通过实验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的小波基、不同分辨率水平、重构中使用的分解子图像对路面图像裂缝分割的影响,最后用简单的阈值技术生成二值图像,把裂缝从背景图像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隧道路面抗滑能力与隧道事故发生率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且不同的路面铺装形式,其抗滑能力也不同。采用横向力系数检测车对纵向刻槽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和横向刻槽水泥路面三种不同路面结构的隧道横向力系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具有纵向刻槽形式的水泥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这说明对隧道内路面铺装水泥路面时采用纵向刻槽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不足的现状,对现有水泥路面拉毛、刻槽、露石等表面功能处理方式的抗滑性能和衰减性能,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通过测试发现:对不同纹理特征的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大粒径露石路面大于小粒径露石路面大于沥青路面大于横向刻槽路面大于拉毛路面;使用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子,其路面性能存在差异,砂子细度模数直接影响了露石度,露石度对露石深度与构造深度均呈线性关系,其原理可解释为:露石的逐渐增多,露石提供的构造深度为碎石表面的微观构造和凸起形成的宏观构造,这两方面提供的构造面积远大于砂浆提供的微观构造,因而露石路面的抗滑性较水泥路面大大增加,从试验结果看,使用去除4.75 mm以上粒径砂子铺筑的露石混凝土路面效果较好;对比了普通水泥刻槽与露石路面耐磨抗滑衰减,刻槽混凝土的质量变化最大,普通拉毛混凝土次之,露石路面最小,结果表明,普通水泥混凝土表层砂浆很容易磨蚀,对于露石路面从耐磨耗性角度考量,建议使用固化剂进行塑性阶段的固化和养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与试验,对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性能的金刚石研磨、纵向刻槽以及横向不等间距刻槽等三种纹理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论述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关键环节。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纹理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与试验,对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性能的金刚石研磨、纵向刻槽以及横向不等间距刻槽等三种纹理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论述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关键环节,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纹理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能力是影响路面使用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针对影响路面抗滑的几种因素,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同时通过对吉林省几条试验路的观测,提出了合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断面形式、槽走向、刻槽时间以及如何选用先进刻槽机具。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磨性能与路面材料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砂、碎石、水泥的技术指标 ,设计标准和施工过程中对做面刻槽、压槽、拉槽的几种方法 ,以提高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 ,增大摩擦系数 ,增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磨性能 ,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从路表对轮胎/路面接触噪声的影响入手,对露石水泥混凝土、橡胶沥青、金刚石研磨及纵向刻槽降噪技术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降噪处理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像沥青路面一样安静。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路面病害检测过程中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裂缝识别可靠性的问题,Beamlet变换提供了一种多尺度分析算法.该算法采用递归二进法将图像分块,利用在所有像素尺度下的Beamlet线段逼近裂缝,将裂缝从图像背景中分离,并采用插值函数均匀光照背景.在图像裂缝提取过程中,对图像中裂缝的线性提取可以有效地滤除噪声,提高裂缝提取的准确性.较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在准确地检测路面裂缝,均匀光照背景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检测效果良好,且运算速度快.均匀的路面背景为路面裂缝图像的定性、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冲击断裂稳固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冲击断裂稳固法是降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出现反射裂缝的机率的有效方法。文中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加铺层改造时对旧路面进行断裂稳固的必要性,介绍了冲击式压实机应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工艺原理,并结合国道324线鹤山段路面大修改善工程的施工阐述利用冲击式压实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断裂稳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刻槽工艺提高水泥砼路面抗滑构造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刻槽工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深度,改善路面抗滑性能,是车辆快速,舒适,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硬性刻槽工艺,它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刻出的纹理清晰,规格,视觉舒适和提高路面平整度等优点,克服了以往采用压槽机压槽等施工工艺所带来的纹理深浅不一,构造深度很难达到检测要求等缺点,结合镇大一级公路着重介绍硬性刻槽工艺的基本要求,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路面裂缝的检测效率低、裂缝识别的主观性强、在低对比度下不易辨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梯度分割的低对比度路面裂缝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分析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研究了摄像头拍摄情况下的路面图像预处理方法及达到的效果,研究了形态学梯度检测中的Sobel算子方法在路面裂缝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采集的低对比度路面单裂缝与复杂背景下路面多裂缝图像进行算法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血流图与双树复数小波域傅里叶变换的红外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血流模型把温谱图转换成血流图,然后将人脸血流图进行一级双树复数小波分解,保留分解后的4个低频子带并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每个低频子带的特征矩阵,分别计算4个子带的欧氏距离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融合,再用三阶近邻分类器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为了减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我们对血流模型进行简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有较好的识别结果.而简化的血流图相比原模型的识别率没有明显的下降,甚至某些情况下还稍高于血流模型,说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路面裂缝的自动化三维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为有效提高裂缝识别算法的准确率与可靠性,基于三维图像提出利用三维光影模型(3D Shadow Modeling)来实现公路路面表面裂缝的自动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裂缝区高度低于周边高度的特性,通过三维光影模型将裂缝投影为阴影区,继而通过对阴影的形态分析来识别裂缝,并采用连通域分析与线性形态分析方法,消除图像噪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裂缝自动识别算法可以达到92.93%的路面裂缝自动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路面的表面纹理与抗滑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路表纹理构造是影响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简要分析混凝土路面湿摩擦机理和路表构造特性的基础上,全面介绍拉毛、压槽、刻槽等改善路表纹理以增加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一般方法和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他混凝土路表纹理改善的新方法,可为我国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研究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水泥砼路面硬刻槽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路面抗滑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关于如何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是高速公路路面的一般抗滑构造已明显不能满足现行路面对抗滑的要求,故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刻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合理的刻槽参数,对增加道路的抗滑力,保证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工程实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裂缝的预防进行了简单探讨,并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养护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路面抗滑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关于如何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是高速公路路面的一般抗滑构造已明显不能满足现行路面对抗滑的要求,故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刻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合理的刻槽参数,对增加道路的抗滑力,保证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个别农村公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过程中,发现施工期间有数量众多的裂缝出现,有的路面浇筑后还未拆模就出现裂缝,为此,我们对裂缝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