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变速器齿轮与齿轮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计算齿轮轴变形和轮齿接触应力,分析变速器齿轮轴变形对齿面接触状态的影响.通过与经典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所建立的齿轮与齿轮轴系统有限元模型,不但可准确计算齿轮轴变形和齿面接触应力,且能综合分析齿轮轴变形对齿面接触区域的载荷分布、轮齿间载荷分配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为更全面、精确分析变速器齿轮的齿面接触状态和载荷分布,预测齿轮疲劳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Yoon.  KY 吴希让 《汽车齿轮》1996,(4):28-36,71
作者介绍一种新方法,使用立方样条,使齿轮轮齿齿廓的静动误差减至最小。在啮合循环下,传动误差减小降低轮齿动载荷,也闰小了齿轮的振动和噪音。基于上述事实,进行了渐开线轮齿和使用立方样条修形后的轮齿齿廓间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齿轮修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建军  张明 《汽车技术》1997,(12):28-32
由于汽车齿轮存在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轮齿的弹性变形、扭转变形、热变表等因素,使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产生冲击、振动和偏载。通过研究与分析指出,汽车齿轮的修形可以改善汽车齿轮的传动。探讨了齿轮修形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方宗德  杨宏斌 《汽车工程》1998,20(6):350-355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包括齿面接触分析和边缘接触分析,代表了齿轮啮合的完整过程。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可准确地显示不同参数,不同误差的齿轮啮合过程和性能,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龙飞  万腊华 《汽车运用》2012,(11):41-41
所谓啮合印痕法,即根据锥齿轮副在啮合转动过程中两齿轮轮齿齿面相互接触出现的印痕情况来调整齿面接触区的方法。用这一方法调整齿面接触区时,先将锥齿轮副安装好,并按规定调好轴承紧度和轮齿啮合间隙,再在主动锥齿轮每隔3~4个轮齿的凹面上涂以红印油,然后在对从动锥齿轮略施压力的情况下,按前进方向转动主动锥齿轮,待从动锥齿轮的凸面印上印痕后,查看该印痕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可根据印痕情况通过将主动或从动锥齿轮向里或向外移动来调整。调整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齿轮由于变刚度啮合所产生的振动问题采用摄动方法的进行分析,首次导出变刚度啮合齿轮副角动量守恒定理及相应的有阻尼和无阻尼两种情况下摄动方程,并用离散富氏变换数值计算获得轮节点处的刚度,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应的频谱。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笔者所接触到的图样、资料、实物和工作实践认为:准双曲面齿轮副的降噪设计在于提高接触比(总重合度)。端面接触比和齿面接触比都对接触比起重要作用。采用较常规设计特殊的“高齿制”设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降噪设计方法。由此产生的一些设计技术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齿轮加工的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现生产中可以有目的地分析调整造成误差的主要项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最后还就加工误差对噪声的影响作了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9.
在轮齿曲面的格点处,使用坐标测量确定齿轮的实际轮齿曲面,与理论齿的偏差。开发的方法将该偏差差由直角坐标,变换为在测量点的法向误差。导出的公式描述了一些偏差和切齿机床调整的关系。整个齿面的偏差被减至最小。用对一组超定性方程进行最小二乘法,完成上述偏差减小,用对准双曲面大轮和小轮数字计算实例,说明了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格利森公司提出的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简称 TCA),就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利用数学为工具研究轮齿接触和轮齿所传递的运动,精确地评价弧齿锥齿轮或准双曲面齿轮副在空载下,在两齿轮的任一合理安装运转位置上的接触区和传递运动的质量,有效地控制接触区而达到所要求的目标。这是该公司近年来技术发展的一大成就。最  相似文献   

11.
范林禧 《汽车与配件》1990,(2):32-34,29
对进口汽车变速器齿轮渗碳层的研究成果,自1979年以来已应用于我厂生产实践中,有必要对10年经验加以总结。日本载货汽车在我国使用,由于地形复杂、路面很差而使齿轮的工作条件相当恶劣,导致齿轮损坏的原因可基本上分为齿面啮合恶化和轮齿折断两类,如表1。其中点蚀现象是由于齿面有裂纹,并与齿面的硬度有关;一般说:齿面越硬,越不易产生点蚀。齿面剥落通常发生在硬化层和轮齿心部  相似文献   

12.
汽车齿轮副磨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齿轮配合副磨损规律,对磨损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齿轮磨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摩托车发动机中的齿轮传动要求,主要为传动平稳,振动小和噪声小,因此对齿轮的齿侧间隙就要有一定的要求,而齿轮副的侧隙又是利用齿轮齿厚的减薄量来获得的,因此齿厚最小减薄量除了取决于最小极限侧隙外,还要考虑到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装配误差,以及安装后工作时的温升,变形等影响和各种因素,来确定计算出最理想的齿轮齿厚减薄量。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估变速器空套齿轮受角加速度激励的敲击表现,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模拟变速器敲击台架试验的10自由度扭转动力学模型;在包含时变啮合刚度、间隙非线性和拖曳力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齿轮制造误差和润滑油膜作用力。敲击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包含楔入和挤压效应的润滑油膜作用力模型能正确反映变速器的敲击响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润滑油膜可以减少制造误差位移激励和时变啮合刚度参数激励产生的齿面敲击,敲击强度随制造误差幅值的增加呈凹函数变化,当制造误差的幅值增加到某一数值时,齿轮副在无角加速度激励时亦产生敲击现象。润滑油温度对敲击的影响与角加速度激励有关:无角加速度激励时,低温时较低幅值的齿轮低频圆周误差通过改变油膜作用力方向产生敲击;油膜作用力产生的敲击响应频率比齿面接触的敲击响应频率更低;当存在角加速度激励时,敲击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凸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15.
许纯新  徐善继 《汽车工程》1993,15(4):242-249
本文根据齿轮轮齿受载特点及失效形式,提出概念上更清晰的两种齿轮载荷谱编制方法,采用了齿轮扭矩转速双信号同步采样法。对采样方法和计算方法做了分析,并编出程序框图,给出实例。本文方法比传统方法更符合轮齿受载实际情况,将有助于提高齿轮强度分析、试验、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机械传动中,常用齿轮来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因为它具有传动准确、平稳可靠,传递效率高的特点。而要达到此效果,就必须对圆柱齿轮的运动精度、工作平稳精度、接触精度进行监测及控制。但在控制齿轮的运动精度时,公法线长度的变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齿轮的公法线出现误差,就会影响其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为此,本文对所加工齿轮公法线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办法。该方法适用于普通滚齿机、三轴数控滚齿机及插齿机的齿形加工,即对于具有分度蜗轮副驱动的机床,在加工齿轮过程中出现此问题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齿向修形CAD/CAM闭环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能员 《汽车技术》1995,(11):29-33
为了减少汽车变速齿轮的载荷集中,提高齿轮副的承载能力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出并研制了齿向修形的CAD/CAM闭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修形曲线中心可任意偏离齿宽中点和修型精度问题。该系统已装在Y4232C型剃齿机上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动载荷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宗德 《汽车工程》1994,16(2):92-97
本文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副在回转方向与各支承方向上的振动自由度,建立了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它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该参数激励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这一齿轮传动系统的激励特性,精确地计算出齿轮上的动载荷及各种转速下的动载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降低摩托车变速器噪声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速器是摩托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变速器噪声主要是齿轮啮合噪声,其次是轴、轴承和箱体等的影响。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增大齿轮副的重叠系数、优选变位系数、正确进行轮齿修形、增强轴的刚性、选用低噪声轴承和正确设计箱体等,都是降低变速器噪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齿轮轮齿刚度与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轮齿刚度和齿间载荷分配系数计算新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补充和改进,并与ISO6336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认为ISO6336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公式难以成立。对轮齿变形和刚度的计算基准及适用场合提出了商榷意见,并提出了1种新的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