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日,佛山市正式公布了《佛山市出租小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这是自1995年佛山发布《佛山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以来首次对怫山出租车管理进行规范调整。根据新出台的管理办法,今后佛山邮出租车全部实现直接经营,不得转包他人,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出租车服务市场盛行使用打车软件现状,分析了存在打车服务情况 下出租车司机载客与乘客的打车行为,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的出租车运营市场仿真模型. 模型考虑了乘客需求在路网的分布,以及空驶出租车巡游搜索乘客和接单行为,模拟了 乘客在交通路网中使用打车软件召唤空驶出租车行为及出租车搜索乘客的动态过程,采 取事件扫描法推进仿真时间步长,得到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出租车平均收益等指标.算 例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租车市场规模下,随着使用打车软件乘客比例的增 加,并不能有效减少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而在相同打车软件使用率下,随着出租车数量 增加,乘客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其平均等待时间都会减少,并通过多次仿真结果得到综合 考虑出租车收益与乘客等待时间的最优出租车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3.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5,(3):98-99
<正>世界界银银行行:中国应加速公共交通一体化世界银行在发布的《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和系统整合》报告中称,整合服务计划、车站、票务和乘客信息,可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入。报告指出,公共交通系统缺乏一体化,例如,乘客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多次换乘,且每次换乘的时刻表和换乘站都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掌握乘客对南京市出租车运营的评价和看法,指导制订南京市出租车服务改善的实施措施,需要对出租车进行乘客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研究。首先从调查的内容和问卷的设计着手,科学合理地组织问卷调查;其次深入分析调查数据,从乘客满意度和满意度影响因素两个层面进行满意度分析,乘客对南京市出租车评价整体上较为满意,乘客综合满意度为70. 29%,达到及格水平,而影响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拒载、绕路;同时,分析随着打车软件和网约专车的兴起,其对出租车出行的影响;最后针对调查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计算打车软件对城市出租车总体运营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在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在空驶阶段的行驶速度及选择乘客概率的差异特征,以出租车是否使用打车软件搜索乘客为衡量依据将乘客分为两类,最后根据搭载两类乘客的总运营时间及总运营里程守恒关系建立模型。在出租车固定的运营时间及乘次条件下,模型能得出不同打车软件使用率与总运营里程、总体运营速度及空驶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管理部门掌握城市出租车系统的运营参数,并制定合理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下出租车运营市场网络均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大中城市中应用智能手机叫车软件搭乘出租车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出 行现象,本文通过考虑存在叫车服务即出租车派遣服务模式,建立了信息系统下出租车 运营市场网络均衡模型.该模型在获得出租车运营市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的算 法可以求出各个节点的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在数值实验中,分析了模型中不同参数值对于 算例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顾客平均等待时间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各种参数值的变化对减 少顾客平均等待时间的影响不同,其中降低空驶过程中出租车司机选择乘客及服务模式 的随机程度对降低各个节点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影响显著,而各节点处乘客需求量和到达 的随机程度,以及叫车服务费用对于各节点顾客平均等待时间的降低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许多城市经常会碰到乘坐出租车难的情景。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重要节假日及恶劣天气,乘坐出租车更是难上加难。这就促使合乘出租车这一新生事物开始萌动,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正在成为人们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据2012年3月24日《新京报》报道,北京鼓励乘客合乘出租车,特别是在早晚高峰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获取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乘客出行特征和下车所属POI点类别的乘客出行目的识别模型,该方法从出行特征及乘客下车点最终可能到达的目的地所属POI点类型两个方面确定乘客的出行目的.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对成都地区展开了出租车出行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现有的利用出行特征推断出行目的的方法,本文提出的决策树+POI(II)能够提高最终识别准确度15.76%.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成都 1周的实际运营数据中,成功地识别出219 942名乘客的出行目的,说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数据量较大的出行目的识别.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作为出行调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广州市首家纯电动出租车公司1月8日在花都区正式投放100辆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有效缓解当地居民"打车难"问题。据花都区交通部门透露,今年1月8日,广州市首家纯电动出租车公司——广州启程出租车有限公司在花都区举行10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放仪式,标志着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启程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有100辆东风日  相似文献   

10.
国庆期间.省城处处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64岁生日的美好时刻,合肥公交集团全体职工坚守岗位,激情满怀投入繁忙的节日客运中,以优质的服务、安全的运营,为乘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节日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出租车乘客满意度,从安全、便捷、舒适的角度定性研究出租车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将乘客满意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物元评价模型,定量呈现各级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从而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应用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车容车况、提醒乘客系安全带、路边等车时间指标权重相对较大且满意度情况较差,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的最大综合关联度为0.04,隶属于比较满意等级,验证物元模型在乘客满意度评价中具有可行性。结果可以为出租车运营企业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联合有关地方质量协会,对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六市的出租车服务进行了乘客满意度调查。2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租车乘客满意度指数上海最高,为85.5分;北京位居第二,得分77.5分。  相似文献   

13.
穗交 《广东交通》2009,(6):20-20
从12月1日起,《广州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出租车营运过程中禁止抽烟,司机违规抽烟遭投诉,将被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而乘客在车内吸烟,司机劝阻无效有权将其“请”下车。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出租车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提出涵盖舒适性、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服务规范性五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车容车况、运营规范性两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最后,以武汉市出租车为例,进行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出租车服务指数模型能够对出租车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诊断出租车服务中存在的"症结"。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客运枢纽在乘客导向信息服务系统标准化、精细化设计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枢纽内外部引导信息衔接不畅,乘客信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基于此,针对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9座客运枢纽开展标志调查,总结枢纽在乘客引导方面普遍存在缺乏衔接、盲目追求距离最短、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进而提出乘客导向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可参考的理念与方法,包括各类服务信息分级引导、设计综合信息标志、规范使用名称、优先设置客运标志而非广告等。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30日审议了《广州市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草案)》(下称《草案》)。《草案》规定,对巡游出租车除规定情形之外拒载、中途终止载客、未经乘客同意加载他人行为拟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7.
城市出租车运营网络平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发展规模,研究了城市出租车网络的运营特性与载客和空载阶段的出租车路径选择行为特征,分析了固定需求条件下出租车运营网络的供需平衡关系,建立了城市出租车网络平衡模型,以客观地反映驾驶员的搜客行为规律,表征城市道路网、出租车运营规模、出租车搜索时间和乘客候车时间的相关关系,并针对模型结构特征设计了模型求解的迭代求解算法。算例计算分析表明,算法是收敛的,模型是可行的,能根据乘客等待时间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发展规模,有利于城市出租车网络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出租车合乘的路线行驶最优问题以保证驾驶员和乘客均能获得利益,构造道路交通网络的距离矩阵,运用运筹学中的矩阵迭代法来求解网络图中的最短距离并确定最短路线,并针对某个道路网络做了分析例证.结论显示:矩阵迭代法用于求解道路网络的最短路径,从理论上解决了出租车在合乘时的路线选择问题,从而使出租车合乘乘客能快捷的到达目的...  相似文献   

19.
乘客信任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推广和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以数据驱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给乘客提供价值的同时,其隐私安全问题将引起乘客的担忧,从而引发乘客的信任危机。为揭示隐私视角下影响乘客对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信任的因素和作用效应,本文从乘客的心理感知方面出发,结合隐私计算理论和信任理论,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影响因素中感知隐私风险除了个人信息隐私风险,还存在监控隐私风险新因素;感知隐私收益除了传统个性化服务,还存在功利性利益、利他利益2个新因素。(2)各因素对不同维度的信任存在显著影响,并且影响路径有所差异,其中,个人信息隐私风险、监控隐私风险对能力信任、善意信任、正直信任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功利性利益、利他利益仅对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善意信任存在不显著影响;而个性化服务只对正直信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乘客对无人出租车服务信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企业推广普及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