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很多航运企业特别是大型航运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的道路.大型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综合物流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中远成立了中远物流公司,并成功地进行物流运作,为我国航运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典范.这些成功的典型范例,共同的一点就是在发展现代物流、切入物流市场之前,对企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与大型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先对中小航运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分析和认清各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的优势与不足,利用优势,克服不足,正确确立其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4-24
由于航运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因此,航运企业分别在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其中作为航运企业外延的扩展,物流业已经成为航运企业业务服务领域的首选。同时整个国内和国际物流市场逐步形成,特别是国内企业对物流需求逐步的提高,也是促使航运企业开拓物流业务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航运界,一个由中外双方合资成立、携手穿越半个多世纪且至今不衰的航运企业,唯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简称:中波)而已。2006年,是中波在其波澜壮阔的企业生命史上走过的第55个年头。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长盛不衰的基业本身为中国航运史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而“五十知天”后,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中波审时应对,在加快实现了“战略转型”中又开辟了持续发展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4.
罗睿 《珠江水运》1998,(12):29-30
作者通过航运市场的特殊性科述了航运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航运信息作用于航运经济运动过程,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经济目标,提倡航运企业引进EDI系统进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国际航运市场的特点及我国航运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入手,论述了我国航运企业实行多角化营养战略的民要性和可靠能,从而提出了航运企业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和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广泛实行这一经营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09,(2):52-52
1月13日,适逢航运业低谷的“2009中国航运企业年会”在沪开幕。本次大会以共同研究及探讨航运低谷中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策略,预测2009年国内外经贸与航运发展趋势,传递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动向为宗旨,总结国内外航运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促进航运业相关领域资源的整合,提升航运企业竞争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对海南辖区航运业的影响一步步加剧,全省航运企业举步维艰,航运经济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对金融危机,海南海事局和航运企业并肩作战,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航运企业才渡“冷冬”又过“酷暑”,已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鼓励航运企业树立信心,力争在航运市场回暖之时能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8.
方丹平 《中国水运》2006,4(8):165-166
航运物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际航运界也被称为"尚未开垦产业的新大陆".我国航运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是尽快完成其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这就要求航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航运物流人才为保障,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服务,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长江航运体制改革的探讨伍显新一、长江航运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建国40多年来,长江航运体制围绕“统、分、收、放”主线经历了五个发展和改革过程。一是由1949年至1957年的分散到集中管理时期。国家接收和完成了对资本主义航运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长...  相似文献   

10.
亚洲     
《中国船检》2007,(4):7-8
亚洲出口推动运往欧洲箱货量大幅增长;亚洲拟成立永久航运组织;韩日联手推出复合运输服务新模式;新加坡将进一步减免航运企业的税收;三星接单首次使用韩元结算  相似文献   

11.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航线变成了一条国内航线。然而,在“一国两制”的国策下,这一特别的航运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间水上运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97—2000年两地间的航运量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预测,并对海峡两岸直航等因素对香港内地间的航运冲击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此次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巨大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航运业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探讨了未来航运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对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进一步开放海运服务贸易市场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我国航运企业免遭毁灭性打击,促进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Development of ports and shipping in China are continuing at a phenomenal pace. They are now entering a second phase in these developments. With basic capacity to handle China's growing foreign trade established. China's ports and shipping are now being ratinalized in terms of inland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modal networks, optimum trade flows, foreign alliances, and physical forms or consolidation of cargo. These developments are driven by the lack of a large, deep water ocean fleet on one hand and limited water depths at many major ports. Similarly, the extens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inland ports of China has become a priority as ha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Hong Kong and gradual opening of direct shipping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两年来的中国和世界海运经济发展,介绍了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现状和两年来的发展,回顾了这两年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及其对航运业和海运贸易的影响,指出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此次造船订单和产能危机,总结了可能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6.
已经30年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依然吸引全球嘉宾,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没有消褪来自全球各地的航运、造船业的热情。主办方统计数据显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面积超过了55000平方米,比上届增长了约40%,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单位参展。而以“危机、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高级海事论坛,更是一场精英云集、宏论嘉言精彩迭出的业界盛宴。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中国班轮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征  陆瑞华 《中国航海》2006,(4):96-100
通过竞争情报分析提供了各班轮公司未来船队结构和运力的变化趋势,由此观察到各班轮公司为了降低自身的营运成本,在最近几年大量订购超巴拿马型甚至更大型的集装箱船舶参与运输,但是却不能达到其预期的规模效应。原因就在于相当一部分成本随着船型的增大而线性增加,规模不经济。我们探讨了中国的班轮运输市场的几个重要特点:中外贸易的不平衡导致了货源的不平衡;未来贸易结构的调整会影响航线的布局和调派;贸易上的不稳定因素使班轮公司遇到外在的风险。这些特点会深远地影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经济受益,相反的,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也会加剧这些负面的影响,危及整个班轮运输市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海运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由于风险众多而分散,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航运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从系统和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Hines价值链的航运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将航运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企业内部风险、企业间风险、价值链外部风险等3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风险宜采取不同的风险处理策略,并特别论述了上述3层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作为案例,对中海集运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进行了剖析.结论表明,我国航运企业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始重视通过企业间合作来削弱企业间风险的影响,但在价值链外部风险上尚乏举措,在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上亦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员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忠海 《世界海运》2006,29(1):19-22
国际航运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船员需求量大幅增加,中国船员劳务输出在当前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上的份额很小,找到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合理解决,对中国船员劳务输出的发展大有益处。中国船员劳务公司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中国船员劳务的发展和航运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东北亚共同航运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荣华 《世界海运》2002,25(5):21-23
站在中国的角度,分析了东北亚航运存在的问题和建立中、日、韩共同航运市场在中国存在的障碍,并对如何解决、克服这些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