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路》2017,(11)
对BIM技术在拱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BIM设计软件Autodesk-Revit建立了上承空腹式箱形拱桥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量的统计和CAD出图,并将模型导入到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进行了4D施工模拟。结果表明,BIM技术能给拱桥的施工带来巨大的便利,能大大提高施工水平,具有在拱桥及其他复杂桥梁的施工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结合襄阳汉江三桥工程、武汉江汉六桥工程实例,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成本控制。采用Revit软件和Tekla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整合、分享和审阅。利用三维模型、预留孔位与斜拉索和锚块碰撞检查、复杂钢构件组装模拟、施工进度模拟、分节段材料明细表导出等天然优势,实现了设计图纸交底、技术方案优化、机械设备协同和物资材料管控,展现该技术在桥梁施工领域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3.
沈锐利  唐可佳 《中外公路》2019,39(2):135-140
为了研究用几何尺寸快速创建参数化桥梁构件并输出对象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以悬索桥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为例,借鉴Autodesk平台核心建模软件Revit的族思想,结合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建立了锚碇参数化模型,得到了可用于快速建模和数据管理的尺寸驱动三维模型。基于以上锚碇参数化建模的技术路线,以万州驸马大桥北岸锚碇为应用实例,说明了参数化锚碇模型如何关联数据并输出设计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utodesk平台进行悬索桥构件参数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且参数化能力强,有利于信息传递与管理,为桥梁BIM正向参数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BIM技术引进我国以来,BIM技术以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设计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认可。Autodesk Revit作为欧特克公司开发的一款三维信息模型建模软件,具有建模速度快、参数化、协同化、信息集成度高等特点,但其本身在一些异形结构建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Dynamo for Revit的简单介绍,以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华山高架桥缓和曲线段建模过程为例,介绍了基于Revit平台的Dynamo插件在桥梁缓和曲线段建模过程中的应用,从而避免了缓和曲线段建模过程中以直代曲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的建模效率以及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其中包括参数化建模、可视化设计、图纸输出和协同设计等内容。以云南省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为工程实例,本人通过Revit软件构建整座桥梁的每个构件的族库,构建桥梁信息的数字化模型,以及构建完善的桥梁的数字化模型,完成了该桥设计工作。实践表明,BIM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提高设计质量,还能使项目投资者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把握实施过程的进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某连拱大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结构设计流程,提出了一套基于Revit软件构建的BIM桥梁建模框架,以参数化模型作为BIM建模框架中的标准化构件族建立了多跨混凝土拱桥模型,并对建立的结构模型应用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曲线结构模型,基于指定放样截面形体和路径的方式来建立模型结构,而对于较简单的模型结构,通常在结构设置自适应点,在变截面平面设计截面结构实现桥梁的参数化模型;以标高和轴网系统来描述桥梁构件设计基本要素,运用轴网系统确定标高平面位置,精确描述桥梁各重要控制条件;采用类似于"搭积木"的方式来建立BIM模型。对于自适应点较多构件模型,通常采用连线法,将于实体对应的模型自适应点赋予对应参数。对于竖直放置构件,采用选择面法确定合适的标高平面,在工作片面上确定轴网交点等代表性的放置点来放置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桥梁工程项目中,BIM技术有着较高的价值和作用,利用Revit软件可以快速检查桥梁工程中的设计不足及碰撞问题等,可以快速、精确和简单地统计实际桥梁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原材料,进而开展桥梁施工管理工作。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是一座地处非洲主跨为680 m的钢箱梁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制订BIM技术应用标准、开发参数化族库、建立全桥模型、图纸会审、重难点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快速统计、虚拟展示、信息交互、协同平台应用等BIM技术有效地指导了现场施工,为项目提质增效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地区预制管片堆场堆放层数不确定、堆场布局混乱、管片定位查找困难等问题,将有限元法(FE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管片堆放层数仿真分析与管片定位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此,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制管片堆场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预制管片堆场每个堆位的管片堆放层数,再通过Revit、Navisworks等BIM软件对预制管片堆场进行虚拟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混堆模式预制管片堆场定位新方法,该方法以BIM模型为核心,通过与二维码物联网技术和龙门吊智能化控制系统相结合来建立数据的转换与融合,从而实现在BIM终端三维可视化界面下对堆场中的预制管片进行精确定位查找与龙门吊最优路线运输作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应用于钢箱梁顶推施工的BIM模型建模方法、钢材用量校核方法及施工方案模拟优化的关键。建立了考虑预拱度的钢箱梁模型、含钢筋的桥墩模型,整合形成桥梁施工BIM模型,完成施工场景建模、临时设施建模与施工机械建模,集成项目施工场景模型,完成了钢箱梁吊装、顶推、落梁全过程施工方案模拟检验与吊装作业优化,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钢箱梁预制节段的数字化处理,完成了与BIM模型的空间偏差分析,基于BIM模型空间坐标信息完成梁段吊装与顶推全过程测量纠偏。相关成果证明BIM技术在桥梁顶推施工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Revit是应用最多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软件,SAP2000是广泛应用的结构分析软件,由于不同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间信息传递存在障碍,BIM正向设计中出现重复建模的现象。文中研究SAP2000与Revit之间的模型信息传递技术,实现BIM建模与分析软件间的模型互传,提高BIM正向设计工作效率,为实现BIM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间模型高效交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于城市道路信息模型构建来实现对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化还处于探索阶段。提出了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构建基于道路设计施工的信息模型理念,利用BIM构建了基于道路线性选择的指标参数,同时引入Civil 3D软件构建三维虚拟模型,提取相应的模型参数,并利用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不同线性选型的方案对比,获得最佳的线路设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IM技术下的三维地形曲面获得的模型结构更为直观,模型指标层次分析更具优势,模型参数的结果计算更精确;通过融合Civil 3D和BIM技术,将信息模型参数应用于道路综合设计、施工模拟和道路景观设计、行驶舒适度体验等道路工程项目全周期都具备了很强的适应性。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文中探讨了基于BIM的支吊架的自动布设系统在软件操作和现场施工中的运用。通过Visual C++二次开发在Revit中建立一个基于BIM的支吊架自动布设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在管道模型上进行支吊架布设。对于现场施工板块,该系统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对现场结构进行相关数据采集并立体成像,然后利用TCA自动全站仪和全自动钻孔机对支吊架布设点位进行现场定位放样,最终实现支吊架的自动布设。  相似文献   

13.
杜战军  吴继峰  任子健  温庆杰 《公路》2021,66(11):114-119
以某大跨钢桁梁桥的BIM模型建立过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及精细化建模思路,通过对BIM模型的构件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匹配和编码,可用于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基于BIM模型信息,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采集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服务器和基础数据库,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整理分析,从而构建BIM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与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归档管理.BIM建模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为大跨钢桁梁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型工程的BIM模型应用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而施工场景与三维模型构建则是BIM应用的基础。已有的专业软件在进行结构三维建模上较为成熟,但是,对于三维场景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尚表现出不足。文章选择BIM当下流行专用软件Revit2015进行结构建模,以面向对象思想为基础,以C#语言为工具开发平台,以SQL数据库为桥梁构件详细信息存储基础,在解决以Skyline为平台进行三维施工场景构建、fly制作及数据库读录等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工程BIM三维可视化解决方案,文章以内蒙古阿布亥沟大桥为工程依托,建立了高质量的三维桥梁BIM可视化模型,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应用表明:基于Skyline的BIM可视化建模方法并配合工程信息应用,可便于管理者管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对于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不同阶段信息转移遗漏和难以共享的问题,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电脑端的WEB应用系统、智慧沙盘和移动智能终端APP 3种可视化交互方式。设计阶段,对全线桥梁进行参数化BIM建模,并建立桥梁周边环境三维实景模型,在BIM中集成桥梁结构分析结果数据。施工阶段通过统一的构件编码串接项目信息、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人员物资机械、施工监控等信息,实现各方的协同管理。运维管养阶段,在BIM模型上集成了设计、施工阶段与运维管养相关的关键信息,对健康监测和巡检管养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桥涵设计与施工主要采用交通运输部及各地发布的桥涵通用图(标准图),创建常规桥型和通用结构的标准化、参数化实体模型是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桥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质量和效率。文中依据桥涵通用图,基于BIM技术,提出标准化桥涵通用图BIM模型及族库的建设思路和流程,在Revit软件平台上研究涵洞主要构件的参数化模型,创建涵洞洞口组成构件和洞身组成构件等构件族库,在统一的模型组织架构中实现涵洞的实体造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基坑工程的需求,引入BIM技术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既能够发挥BIM技术在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又能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将BIM技术引入上海某基坑工程实例,运用CATIA建立BIM基坑支护模型,结合Navisworks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并运用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结合分析,研究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工程案例应用表明,BIM技术结合有限元分析,在基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尧栾高速工程项目中,对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应用研究。建立完成了桥梁参数化构件族库,通过参数化构件族库建立完整的桥梁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可视化参数模型进行桥梁设计过程中的碰撞检测、工程量自动统计及分析,施工进度分析以及4D模拟辅助施工管理控制。根据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提出了当前阶段BIM技术存在的不足,该项目在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大大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庆某高速公路桥梁,对其养护综合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信息精细算量、协同管理、施工优化等,为大桥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以建设和养护一体化信息管理为目标,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施工阶段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块、工程进度可视化协同管理模块、安全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块,从而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多方面信息管控。使用手机APP实现各种信息的录入。将BIM成果转化为养护数据,并在桥梁管理系统中输入养护数据,得到管养决策信息的管养报告,方便管理者对标注进行审核、利用,更新并修正BIM模型的信息,使工程工作效率、养护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徐梅  刘晨光  田石柱 《公路》2024,(1):358-363
打造BIM数字模型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健康监测平台,可更好地利用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实时掌握结构的工作状态。但BIM模型不能直接在结构层面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限制了智能健康监测平台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为将BIM数字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交互融合,提出一种基于Revit与ANSYS软件的协同建模分析方法:首先建立结构BIM数字模型,并利用Revit API技术,实现Revit端BIM模型信息向ANSYS的有效传递,而后在ANSYS端将所获取BIM模型信息利用APDL语言二次处理,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进行结构数值模拟计算。基于此方法,以某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对该协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