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1,(1):13-14,37
在众多利好因素影响下,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形势喜人。2011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分析了2010年乘用车市场状况并从乘用车长期潜在增长率、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3方面对2011年乘用车市场进行了预测。由于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相关汽车政策影响,2011年汽车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最大可能是以长期潜在增长率为轴心上下小幅波动。综合判断2011年乘用车增长速度在10%~15%之间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4,(1):13-14,18
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在分析2013年乘用车市场逐步走高态势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比美、欧、日等国家的汽车销量和保有水平,对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及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受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及汽车政策的影响,2014年我国乘用车需求预计为1860万辆,同比增长14%。2014年乘用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乘用车价格普遍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下,乘用车各细分市场累计销量比2006年同期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2006年最不被看好的SUV市场增长最为显著,而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MPV市场,2007年虽然也稳中有升,但并没有太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饶达 《轿车情报》2007,(2):50-53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2007年是可以期待的高速增长年 正如所预见的那样,12月份的乘用车市场形势喜人,并且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年末市场。突出表现在很多企业不压经销商吃库存,也能轻松地完成年度销售计划。有些企业甚至从12月29或30日起就不开12月份的票了。  相似文献   

5.
和谐发展主旨下的中国汽车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7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中国汽车市场作了总体评价,详细分析了乘用车市场保持增长的原因和重卡带动商用车市场走强,同时展望了2008年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6.
2005年第1季度,整个汽车市场增长趋势渐缓,基本型乘用车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文中对1季度基本型乘用车的市场运行情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各个企业及不同级别品牌的市场表现,以期准确反映消费者的需求状态;通过详细分析第1季度基本型乘用车市场的产销状况,展现了各细分市场品牌竞争的态势。并以乘用车具体的产能情况、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情况为依据,对2005年基本型乘用车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司康 《汽车情报》2008,(6):7-13,30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保持了2006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总计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其中,卡车销售2144510辆,同比增长22.46%,其增幅不仅比2006年的15.45%提高了7.01个百分点,而且比汽车行业整体增速略高,说明2007年卡车市场增长对于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要高于乘用车和客车。2007一年卡车细分车型按老、新统计口径销售态势分别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11.7万辆和2198.4万辆,同比分别实现了14.8%和13.9%的增幅,其中乘用车市场同比实现了19.6%的增幅(不含微客),远高于汽车总体市场的增幅。本文将集中分析2013年我国的乘用车市场,分企业和车型对乘用车销量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把握过去,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9.
司康 《城市车辆》2008,(2):29-34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保持了2006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总计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其中,卡车销售214.4510万辆,同比增长22.46%,其增幅不仅比2006年的15.45%提高了7.01个百分点,而且比汽车行业整体增速略高,说明2007年卡车市场增长对于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要高于乘用车和客车。2007年卡车细分车型按老、新统计口径销售态势分别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7年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800万辆,同比增长14%左右,其中乘用车需求量为500万辆,增长20%左右。汽车企业产销目标水涨船高,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2007年车市究竟如何分割?将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上汽2006年,上汽整车总销量为134万辆,其中乘用车91.  相似文献   

12.
《汽车情报》2007,(11):19-20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3月,奇瑞汽车以44568辆获得销量第一名。这是自主品牌汽车出现在中国市场10年以来第一次获得单月销量冠军。  相似文献   

13.
饶达 《轿车情报》2009,(11):42-43
10月份的工作日虽然仅有17天,但汽车市场却有着诸多有利因素,特别是三季度企业效益和国家财政收入均大大好转,因此商务车、公务车市场应该开始有所反弹。各生产企业对明年市场心中没底,因此抓住当前市场拼四季度成为重中之重。10月的汽车市场好兆头是开局良好,并大大超过了9月份的同期。估计10月份的广义乘用车的销量约在9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14.
饶达 《轿车情报》2008,(1):30-32
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之下的2007年乘用车注定也是一个全面飘红的市场。全年乘用车总销量估计在630万辆.同比增长约22.8%。而不包括微型客车在内的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约为530万辆。同比增长约24.9%。其增长的绝对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但如同国民经济一样,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影响今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18):16-21
2007年国内SUV有两件大事引人关注:一、在国内乘用车细分市场,SUV特别是两驱SUV异军突起,成为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细分市场,1~5月份,国内SUV销售量为64358辆,同比增长高达39%,销售增长率位居国内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之首;二、即使是在2007年国内SUV行业产销两旺的大背景下,国内SUV企业依然痴心不改,坚定地走产品多元化之路,进军轿车市场的号角再次吹响。国内SUV企业多元化探索,福兮还是祸兮?  相似文献   

16.
岁末年初,许多汽车企业召开2008年商务大会,总结2007年得失的同时部署2008年的目标、举措。在展望2008年市场时,商用车企业对2008年市场都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但据笔者分析,商用车市场将出现分化,各细分板块会有增有降。如何把握宏观经济政策,主动出击,是许多汽车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黄为民 《汽车情报》2007,(35):16-18
一、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回顾即将过去的2007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丰收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805.94万辆和795.12万辆,同比增长22.25%和23.19%,分别比2006年全年净增77.97万辆和73.52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575.86万辆和566.21万辆,同比增长21.64%和22.82%;商用车产销230.08万辆和228.91万辆,同比增长23.83%和24.12%。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汽车市场总体走势平稳,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形成轮回发展的走势特征。2004年强势的商用车市场以重型载货车为代表在2005年走入低迷,而2004年快速回落的乘用车市场又重返升途,走势强劲,2004年刺激汽车市场发展的是乘用车与商用车的齐头并进,2005年变为乘用车高歌猛进,而商用车似乎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而前途迷茫。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8,(5):44-45
3月份乘用车市场评价和4月份的预估 3月份的乘用车市场,比上个月的预期要好很多,批发数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零售数也仅次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的水平,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对目前市场都感到满意。这些业绩是在CPI、PPI均大幅增长,造成些人认为今年汽车可能涨价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是3月份市场较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2005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中国汽车市场作了总体评价,详细分析了乘用车市场的细分竞争、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低速运行、重点企业市场的应变能力,同时展望了2006年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