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中尼边境友谊桥#3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在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滑坡发育变形历史,分析其成因机制;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滑坡所有计算模型在天然工况下均为稳定状态,大部分剖面模型在降雨工况下呈现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各剖面模型均呈现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岗托至江达段有多处边坡滑坡。本文通过查明某边坡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进行变形情况分析及原因推断,在此基础上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滑坡已处于滑动阶段,遇降雨等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将产生滑动。在天然工况下对滑坡各断面进行指标反算,通过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在天然状态下在0.98~1.00之间,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产生整体滑动。此稳定性计算结果与滑坡变形现状较为吻合。最后给出滑坡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茨哈峡水电站V号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评价了各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滑坡仅在天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其他条件下将处于极限稳定或失稳状态。对此,提出了滑坡整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赵华  陈俊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0,(1):178-183
针对南鹤公路东乡村滑坡治理工程,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治理前后的天然、暴雨两种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对滑坡体采用锚索框架梁治理,对不稳定斜坡体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在边坡裂缝外侧设置预制混凝土U型截水沟,治理后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大道末端滑坡近期由于后缘修建路堤而回填加载,发生变形破坏,对前缘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准确判断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该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对此,提出了回填反压、完善截排水系统、裂缝回填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厘清某山区临河堆积体多级滑坡的影响因素,根据滑坡的破坏特征及各级滑坡体间下滑力的传递关系、潜在剪出口位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各级滑坡的稳定状态及下滑力进行单独或叠加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滑坡整体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2)前缘次级滑坡受江水冲蚀,在正常工况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3)后部坡体受前缘滑坡牵引,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据此,采取自上而下分级防治的设计思路,在上下级滑坡体连接薄弱处将牵引段滑坡与后部坡体分割后分别治理,前缘滑坡稳定性差采取抗滑桩支挡,后部滑坡稳定性较好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后监测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在4个月后趋于稳定,最大位移约为35 mm,满足规范要求,经过2个雨季后位移没有明显增加,该治理方案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会东县狮子山滑坡为依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滑坡成因,并运用FLAC3D软件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主要为局部变形,且主要是滑坡中上部剪切变形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该滑坡在天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暴雨条件下有发生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桥墩镇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的研究,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折线滑动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整体变形~滑动状态。为了保证边坡下方居民生命财产和道路安全运营,本文结合滑坡地形条件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及锚索墩为主,辅以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海东 《路基工程》2017,(1):213-217
在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某铁路的宜昌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剖面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差异性很小,从而采用传递系数法来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根据稳定系数在天然工况下为1.225,地震工况下为0.985,暴雨工况下为0.947,得出天然工况下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和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伟  杨刚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19,(5):122-126
英德至佛冈一级公路K2+730~+810左侧路堑边坡由于坡率设计不合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受雨水侵蚀,产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运营。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主滑方向上的三个剖面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009~1.121,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0.761~0.802,已滑路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截水沟等治理措施后,已滑路堑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636~1.783,在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347~1.452,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以石棉县双加坪滑坡为例,在探明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折线形滑动面条分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基本稳定,在持续降雨条件下,大部分不稳定或欠稳定;在地震力作用下为不稳定滑移状态。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区公路特殊的地质条件及复杂结构,容易引起公路滑坡的问题。以某一山地高速公路为实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方法对天然状态(自重条件)和饱和状态(自重状态+暴雨状态)下的公路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滑坡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数值模拟法下获得天然状态下滑坡的稳定系数值均在1.06附近,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的滑坡稳定系数值在0.92附近,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饱和状态的不稳定性,提出采用削坡法和布设抗滑桩法两种防治方案。对两种滑坡质量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削坡法经济有效,但易引起上级滑坡,造成二次灾害,布设抗滑桩法花费高,工程量大,对滑坡稳定性效果显著,实际施工中根据山体高速公路的具体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滑桩参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通用条分法和强度折减法,研究了滴水崖Ⅰ号滑坡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的稳定特性,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饱水状态下会失稳。同时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存在失稳情况,降雨条件下难以满足工程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5.
呷爬滑坡稳定性的3D-Sigma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单介绍了呷爬滑坡概况、形成机制和3D-S igm a有限元软件,然后利用3D-S igm a软件对天然条件下呷爬滑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计算得出相应的应力场图形,经分析,天然条件下呷爬滑坡存在局部破坏,但整体是稳定的。这为进一步进行蓄水条件下稳定性的有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舒中潘  黄小东  李大鑫  杨关 《路基工程》2020,(1):174-177,183
推导了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Janbu法稳定性计算公式,以川东某红层堆积层滑坡为例,采用几何数值模拟,评价和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提出合适的抗滑桩位置。结果表明:该红层堆积层滑坡中后部的变形大,前缘的变形相对较小,滑坡为推移式滑坡。在长期地下水作用下,滑坡滑带土不断蠕变,加上人类工程的加载,导致滑坡滑动。滑坡中部-前缘蠕动变形量较大,但该滑坡的滑面还未完全贯通,因此其两侧边缘变形不甚明显。抗滑桩设置在滑坡中部陡坎的坡脚位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鄂尔多斯高原玻璃沟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对象,从工程地质和数值分析角度对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滑坡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暴雨、地震等极端工况下极易失稳;降雨和地表水汇集入渗是导致滑坡失稳的直接诱因;玻璃沟滑坡为牵引式多级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