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基安  董素荣 《汽车电器》2001,(3):27-29,31
2 电子控制系统与自动调节过程 电动座椅的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如图13所示,主要由电动座椅开关(头枕、靠背、腰部、滑动、前垂直、后垂直)、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位置传感器(头枕、靠背、滑动、前垂直、后垂直)、电动座椅ECU及电动机等组成。图13b所示即为电动座椅开关电路(内含腰部支撑调节开关)。  相似文献   

2.
现代轿车,特别是一些高级轿车上,普遍都采用了电动座椅,使驾乘人员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现代汽车的舒适性。 电动座椅的构造 一些高级轿车中,乘客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依靠电力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驾驶员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不仅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实现前垂直、后垂直、头枕和腰垫的控制转向盘倾斜和伸缩的ECU与座椅ECU共同完成。电动座椅开关的作用是选择座椅的调整方式,当开关接通时分别向座椅ECU发送滑动,倾斜、前垂直、后垂直和头枕位置信号,ECU就驱动相应的电机,实现座椅的调整。腰垫开关控制腰垫位置的调整,它通过断路器直接接在汽车的电源上,开关接合,电流输入腰垫马达,调整腰垫位置。该开关不与座  相似文献   

3.
根据电动座椅的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构的性能要求,本文设计并建立了相关的系统数学模型。并根据自动控制理论对电动座椅各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建立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三闭环动态模型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对电动座椅进行仿真计算和时域、频域分析,确定电动座椅控制器的佳控制参数匹配,为电动座椅ECU的控制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汽车座椅骨架及功能件是支撑驾乘人员坐姿的重要载体,其外形与布置参数极大地影响着驾乘人员安全性、操作、乘坐舒适性。座椅骨架及功能件布置更是座椅工程设计的重点,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文章基于人体工程学及相应法规,分析电动座椅前后调节、高度调节、靠背旋转调节、腰托四向调节、头枕上下调节的设计原理及参考依据,可在造型设计阶段确认座椅坐垫、靠背、头枕位置轨迹的工程硬点,确保造型设计符合安全性、可操作性及舒适性,提升电动座椅整体设计质量,为整车内饰造型设计提供座椅骨架模块的理论支持,提高汽车内饰分组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丰田佳美轿车的电动座椅控制机构由座顶椅前后移动电动机、座椅后端高度调整电动机、座椅椅背倾斜度调整电动机、电动座椅开关、1号和2号接线盒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一些高级轿车中,乘客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依靠电力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驾驶人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实现前垂直、后垂直、头枕和腰垫位置的调整,有的还带有位置存储功能。图1为带位置存储功能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零部件布置图。它由电动座椅电控单元(ECU)、电动座椅开关,驾驶位置储存和复位开关、腰垫开关、位置传感器及多个直流电动机等组成。  相似文献   

7.
车型:凯旋手动、自动一体轿车。 行驶里程:28058km。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此车的驾驶员侧电动座椅高低方向调节功能失效。在昨天的使用过程中突然失效,而前几天还工作正常,但此电动座椅的前后水平调节、靠背高低调节、腰部支撑调节等其他功能正常,同时乘客侧电动座椅的各项调节功能也都正常。  相似文献   

8.
吴江 《汽车维修》2006,(7):44-46
别克君威轿车两个前座椅均为电动调节,左前座椅中共有4个电机,分别调整座椅靠背前后、座椅前后、座椅前部高度和座椅后部高度,其电路见图1。乘客座椅有两个电机,分别调整座椅靠背前后和座椅水平前后,其电路见图2。调整座椅电机由开关控制,可在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在电机内部有断路器,当电机过载时,断路器断开,外电压消失后,断路器恢复。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动座椅与安全带的结构与控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汽车电动座椅可实现的各种调节功能,介绍其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自动调节的过程,简述可自动调节的座椅安全带动在车上的布置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涉及车型带记忆功能电动座椅的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1.8T车。故障现象驾驶人侧电动座椅无法调节。故障原因出现上述故障的原因是座椅线束存在缺陷。解决方案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生产线上对带记忆线路的电动座椅线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零件号为3BD 998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 车型:进口2012款起亚汽车霸锐,配置3.8L发动机. 行驶里程:950km. 故障诊断:客户将车辆开到我店报修驾驶员座椅不能够前后滑动.起亚霸锐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配置的是8方向可调节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分别是座椅的前后滑动,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调节,座椅坐垫后部的上下调节和座椅靠背的前后倾斜调整.而为了实现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可调节的功能,座椅内部装配有4个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其中座椅前后滑动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前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后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靠背前后倾斜调整共用1个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12.
故障一点通     
无限 电动座椅发出磨擦声 部分1999—2001年生产的G20(2000年10月31日以前生产,出厂编号小于JNKCP11A611405509)、1996—1998年生产的130(1998年5月27日以前生产,出厂编号小于JNKCA21A3X1750254)和所有1997—1999年生产的Q45车型,有时会出现电动座椅缆线故障。当按动座椅开关时,上述车型上的座椅不能前后移动,但座椅其他功能仍很正常。此外,按下开关使座椅前后移动时,还会听到摩擦噪音。上述故障可能是因座椅内部驱动缆线断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轿车,特别是在一些高级轿车上,普遍采用了电动座椅,使驾驶和乘坐人员更加充分的享受了汽车的优越性,本文就有关电动座椅的构造与检修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电动座椅的构造 在一些高级轿车中,乘客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依靠电力可以实现座位滑行、倾斜的调整,驾驶员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不仅实现座椅滑  相似文献   

14.
座椅记忆(DSM)是一种能电动调节后视镜和座椅位置,并能记忆存储和调用位置信息的记忆存储式后视镜和座椅控制器.文章分析了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座椅记忆(DSM)是一种能电动调节后视镜和座椅位置,并能记忆存储和调用位置信息的记忆存储式后视镜和座椅控制器。文章分析了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
案例1车型:一辆2011款的GL8豪华商务车,搭载3.0LLFW发动机、6T50E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21347km。故障现象:因副驾驶座椅不能正常调节报修。故障诊断:首先确认故障现象,操作副驾驶座椅水平调节开关,发现座椅前后移动正常,在操作座椅靠背调节开关时,座椅靠背只有右侧动作,左侧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车型:配置642发动机和722.9变速器。VIN:4JGBF71E17A××××××。行驶里程:65780km。故障现象:乘客侧座椅无法调节。故障诊断:客户反映乘客侧处的座椅各方向以及头枕无法调节。验证故障,通常造成这故障的可能原因有:(1)座椅调节开关损坏;(2)座椅各方向调节电机损坏;(3)座椅控制模块损坏;(4)线路损坏。首先接上诊断仪去进行快速测试,测试完之后未发现与座椅无法调  相似文献   

18.
车型:E60,配置N52发动机、ZF6HP-19变速器。行驶里程:83000km。故障现象:车主反映转向盘和座椅都不能调节,要求予以检查维修。故障诊断:客户反映转向盘和座椅都不能调节,于是对其进行验证,在调节转向盘和座椅时发现确实如客户所陈述的那样。转向盘和座椅不能调节,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电源故障:供电与接地,额外的电压降导致的虚电,如电气连接处的接触电阻。②模块或控制开关故障,比如说转向柱调节开关、座椅开关和座椅模块等。  相似文献   

19.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款路虎揽胜极光2.0T车,因驾驶人侧电动座椅无法向后移动而进厂维修。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操作驾驶人侧电动座椅开关,发现驾驶人侧电动座椅可以向前移动,但无法向后移动,而座椅高度、靠背倾斜度均能正常调节。由图1可知,该车驾驶人侧电动座椅前后移动由驾驶人侧电动座椅滑动电动机驱动,当驾驶人侧电动座椅控制模块导线连接器C3PS02A端子10输出供电、端子11搭铁时,座椅向前移动;当端子11输出供电、端子10搭铁时,座椅向后移动。  相似文献   

20.
车型:2014年奥迪Q5,配置CADA发动机.行驶里程:156300km.故障现象:左前座椅不能调节.故障诊断:根据客户描述,该车驾驶时需调节座椅,发现不能移动.纵向调节与高度调节及靠背调节功能失效.故障诊断:根据经验判断,一般是座椅开关(控制单元E470)问题,由于与右前座椅开关E470(插头都一样)可以互调测试,于是左右互换测试,左前还是不能调节,右前能正常调节,说明问题不是座椅开关E470坏了,故障点应在左前座椅的线路及电机上,因座椅有三个调节电机(如图1所示),又都不能用,需首先检查线路.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插头是否有电压,经过测量左前座椅线路没有电压.但是发现地毯比较湿,检查座椅插头线束有腐蚀断的线,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