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机车水阻试验中柴油机转速检测方法的系统组成和实现。详细分析了转速信号检测电路和测速系统的精度指标,讨论了单片机如何通过测量频率得出实时转速值的算法,并给出其在AT89C2051单片机上的软件实现流程图,以及对本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方案。实践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其实现系统现场使用简单、性能稳定、测速精度高,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系统利用MCS-51单片机和霍尔传感器测量THTF4.5牵引风机电机转速,研究M法、T法和M/T法电机测速的原理,并采用M测量方法测量电机转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介绍霍尔传感器测速方法,将脉冲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计数运算并通过LED显示结果。分析消除±1个脉冲误差,满足电机测速精度要求,测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检测方式多样,检测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测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各项参数以便利于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了汽车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对长城哈弗H6汽车进行测试,应用ADC模块和EV模块采集汽车的电压、电流、转速、节气门开度以及冷却液温度等实时信号,通过SCI模块将采集信号传输给上位机,并使用Labview软件实现了数据实时显示并存储。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的方法,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试验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汽车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了数据依据,对汽车结构部件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强 《机车电传动》2019,(1):126-128,133
针对转速传感器在测速轮对空转、轮滑状态下存在测速测距不准确的问题,LKJ-15型列车运行监控系统中利用雷达、GPS/BDS、地面应答器信息、轨道信号、CIR等多种测速测距信息融合,实现列车测速定位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提升了列控车载系统测速定位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对设备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郝志勇  韩军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166-169
根据连续小波变换具有较二进离散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更精细的尺度分辨率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发动机表面辐射声信号小波变换结果的表述方法,探讨了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声源的识别问题,并以一台车用增压柴油机前端表面辐射噪声的测量和识别分析为例,提出了一种车用发动机主要噪声源诊断和识别的测试分析方法.文中还将声信号测量识别的结果与表面振动信号识别的结果做了比较,两者是吻合的.该识别方法可以为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控制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问题,从系统工程角度阐述测速定位问题的技术本质是车地时空关系的表达,功能目标是实现车地时空信息的实时获取与交互,重点在于信息层面而不是单纯的测速定位技术研究应用或系统构建。分析归纳了在技术选用和系统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的时空一致性、时空约束性和时空敏感性特征以及五方面具体特点;汇总了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感应环线技术、齿槽检测技术、车载多普勒雷达技术、脉宽编码检测技术、射频应答器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光纤测量技术,并分别从原理、优缺点、适用性、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鉴于目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技术层面,从工程化角度出发展望了测速定位技术和系统的发展,认为雷达技术、通感一体化技术、基于惯导的组合测速定位技术以及摄像测量技术值得关注,以工程化为目标的系统研究、设计和优化还需深入进行,需要跟随技术发展对多种技术组合进行持续研究和试验,并应构建测速定位技术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针对目前的系统架构下不能充分支持时空信息共享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总线架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应用多连杆机构的可变压缩比(VCR)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描述了该系统实现压缩比连续可变控制的特点与潜力,以及设计紧凑、低振动、低摩擦的VCR原型机的方法。另外,还着重研究了VCR系统应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及改善燃油经济性等多种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铁路机车和动车组采用的光电转速传感器需要测试的参数多、数据量大,且测试过程复杂,需开发自动测试记录系统以提高测试工作效率。介绍光电转速传感器需要测试的数据类别、测试数据计算判定方法、测试系统组成,以及数据自动记录的软件实现方法,并对软件进行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性能测试中关于接触网性能的地面测试的项目,各测量系统的原理、功能、数据采集软件以及结果输出等方面的特点,为研究高速接触网提供了先进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既有单雷达测速系统在测速过程中易受列车颠簸、雷达安装情况等因素影响的问题,创新性地设计双雷达联合测速系统,介绍其测速原理,阐述其构成及优点,并将其测速结果与单雷达测速系统、激光测速系统进行对比。经试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实现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高精度、高可靠度列车测速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深孔凿岩台车是一种用于窄矿脉的开采凿岩设备,其行走系统一般采用集成DA控制功能的闭式液压驱动。DA(DriveAnti stall control)控制是一种与发动机转速或自动行驶速度有关的控制系统,系统中液压泵的排量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使发动机的负载扭矩与额定扭矩相匹配,实现系统的自动变速和防熄火控制。本文分析了DA控制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介绍了DA控制技术在中深孔凿岩台车行走系统的应用,试验测试了凿岩台车行走系统的DA控制Block-curve和Q-curve曲线,验证了DA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测速定位,详细分析了常用的轮轴速度传感器、多普勒雷达及加速度计的测速原理,并深入分析了各传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失效模式以及传感器的复杂性。对目前常用的4种组合测速定位方案,从方案的测量精度、成本、系统可靠性、设备安装、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各种测速定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应答器的组合测速定位方案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LTE-R专用测试仪器体积大、可操作性和便携性差、需要车载供电等问题,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一款便携式LTE-R测试设备。通过混频电路、射频开关电路、高速ADC采样电路和ARM控制显示系统,实现从射频信号预处理、数据采集、传输到显示、存储。该便携式LTE-R测试设备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最终实现了平板电脑尺寸的便携效果,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便携性。经朔黄线LTE-R覆盖测试分析和SINR测试统计分析证明,该便携式LTE-R测试设备满足实际测量需要,有效提高了现场施工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4.
测速雷达是驼峰场车辆溜放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测量设备。本文简述目前在驼峰场广泛应用的多谱雷达测速原理,分析了雷达信号和噪声,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测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型式试验的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具备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参数同步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便携式测试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硬件组成原理、采用专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终端光纤通信的系统架构,其将传感器供电、信号调理、信号采集等功能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提高了平台便携性。说明了软件功能和特点,根据IEC 61133—2006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和方法,设计专用交互界面和处理算法,实现了流程自动测试。最后,通过在某有轨电车上的实车测试,验证了测试平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高速列车动力车冷却风室进风口处百叶窗空气流向、流速实车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用改装后的机械式叶轮风速表作为传感器。经风洞标定试验,改造后的风速表叶轮转速与风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后对测试系统进行了列车地面静止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抗振、抗干扰能力强,可远距离传输信号等特点,能满足实车测量对测试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结合NI的硬件实现了应力应变信号数据采集分析;利用LabVIEW的振动疲劳分析包FatigueStartUpKits,通过对试验测试、计算机仿真以及试验与计算机仿真混合模拟的方法,比较分析确定动应力时间历程的选择;利用多数据采集卡的协同工作,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搭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轨道车辆零部件疲劳强度测试分析系统,为轨道车辆零部件的相关试验测试分析提供准确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不具有内存管理单元(MMU)之类硬件部件支持的嵌入式系统中,软件通常是以一个整体存在于系统中,实践中,因为硬件器件或应用功能变更均会导致更换整体软件,软件的测试、验证及更换复杂且成本增加。通过对几种典型系统实现应用软件硬件无关性原理的分析,结合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给出在无MMU的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应用软件具有硬件无关性的方法,该方法便于构造更灵活的嵌入式系统,降低系统升级更新的成本和难度。  相似文献   

19.
中低速磁浮列车因其特殊性,无法使用轮轨列车测速方法,且目前普遍采用的测速方法在低速区精度低、数据灵敏性差,难以满足自动驾驶需求。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测速定位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定位、测速和方向识别的原理,并通过试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系统测速精度高、定位误差小,且便于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测速测距系统是列控车载设备的关键模块,是获取列车速度、加速度、位置、运行方向等信息的依据,是车载设备计算移动授权实现安全控车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测速测距信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列控车载设备关键模块自主化替代起到了推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