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是 《驾驶园》2002,(1):26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影响驾驶员视线的东西,对此我们统称为视线盲区.盲区可分为固定视线盲区、人为视线盲区和随机视线盲区三种.这些视线盲区对车辆行驶潜伏着巨大的危害,务必要慎重对待,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在行驶中,由于车辆自身、其它车辆、地形、地貌、建筑物的遮挡和车灯的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观察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视线盲区,而盲区内往往潜伏着突发险情,驾驶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醒汽车驾驶员在通过或遇到视线盲区时一定要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3.
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影响驾驶员视线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视线盲区。视线盲区可分为固定、人为和随机三种。这些视线盲区给车辆行驶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轻则发生事故,重则酿成  相似文献   

4.
据交通部门统计,因驾驶员视线受阻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体积较大的车辆,视野盲区也较大,不便于驾驶员观察道路状况.  相似文献   

5.
重卡车由于车身高、体积大、轴距长,在转弯、倒车时驾驶员视线会产生盲区,车外盲区监测系统有效消除了驾驶员的视觉盲区,特别是消除了右前侧、右后侧、后方等重点部位盲区,而且雷达探头可实现对接近车辆两侧危险区域内障碍物的自动报警,大大提供了重卡车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道路及两旁形态各异的立体障碍物,夜间灯光光线以外的区域等都会不同程度地阻断驾驶员的观察视线,使观察区域出现视觉不能及的空白区域,而形成视线盲区。由于视线盲区内诸多变化的情况和因素,是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所观察不到的,因此视线盲区具有高危险性,事件的突发性和潜伏性,是驾驶过程中处理情况最易出现险情的环节。可见及时了解盲区的形成特点,存在的形态,掌握盲区的行驶方法和规律,对于驾驶员来说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王亮 《汽车运用》2012,(5):36-36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视线盲区。视线盲区可分为固定视线盲区、人为视线盲区和随机视线盲区等3种。它们对车辆行驶潜伏着巨大的危害,务必要慎重对待,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8.
石是 《汽车运用》2002,(5):38-38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视线盲区。视线盲区可分为固定视线盲区、人为视线盲区和随机视线盲区等3种。它们对车辆行驶潜伏着巨大的危害,务必要慎重对待,严加防范。 固定视线盲区。这主要是受公路线形、路旁建筑物等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7,(5)
正本期的视线实操篇,我们给您带来的是摩托车驾驶中视线实际应用的第二部分。摩托车驾驶员的视线盲区在视线基础篇中我们曾经提及,摩托车驾驶员水平方向总视角接近200°~220°,摩托车反光镜则为驾驶员提供部分后方视野。如图所示,摩托车左右反光镜提供的视野区域和驾驶员视角覆盖区域之间将存在驾驶视野的盲区,以及摩托车正后方反光镜交叠的视野盲区。摩托车驾驶过程中,只要进行并线、转向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由于驾驶员视野存在盲区而导致的侧面碰撞问题,本文提出了驾驶员盲区车辆的识别方法.在分析盲区车辆识别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梯形区域,使用三阶累积量对该区域进行统计,并与单矩形区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典型工况,正确和稳定地定位并跟踪盲区车辆,从而为驾驶员盲区预警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1.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人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到限制,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眩目,使驾驶员产生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驾驶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12.
道路上形态各异的立体障碍会程度不同地阻断驾驶员的观察视线,使观察区域内出现视觉看不到的空白区,即视觉盲区。视觉盲区内的诸多情况要素,由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观察不到,因此具有潜伏性、突然性和危险性,是驾驶情况处理中最易出现险情的部位。研究盲区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掌握盲区的情况变化规律和观察方法,对加强员来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汽车视觉盲区及分类所谓视觉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驾驶位置,其视线被车体或车外物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一)车内盲区。车内盲区种类主要有:(1)ABC柱盲区。汽车的ABC柱盲区是以驾驶员为圆心,以各柱体宽度为遮挡的放射性区域,距离车体越远,遮挡形成的盲区范围就越大。汽车前挡风玻璃两侧为左右A柱盲区,两侧车窗中间金属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方向盘遮挡驾驶员的观察视线,行车中形成仪表板盲区,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操作.文中运用汽车人体工程学中驾驶员眼椭圆,通过作图法,分别求出方向盘轮缘、轮毂和轮辐在仪表板上形成的盲区,最后确定由方向盘形成的盲区,为合理布置汽车仪表板上的仪表和显示装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至不同的制约,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的照射,出现炫目现象,驾驶员出现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行车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交通事故整体数量逐年上升,A柱盲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A柱盲区测量系统存在造价高、对车体结构影响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车载智能A柱盲区显示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和视线追踪设备等一系列检测装置获取驾驶员头部位置和注视点等信息,结合A柱位置和结构,智能地调整覆盖在A柱上显示屏的显示画面,近似地达到使A柱相对于驾驶员透明化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A柱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瑞祥  开宏 《汽车运用》2004,(4):30-30
注意风向风力.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驾驶员视线.当风力较大时,驾驶员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与车辆行驶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行驶方向侧向时,使车辆的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员必须注意风力、风向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作为辅助驾驶员视角的系统,对减少驾驶员观测盲区具有重要意义。角毫米波雷达数据基于直角坐标系进行数据处理,而当车辆处于弯道行驶时,常用方法很难判断后方车辆是否与本车辆在同一车道上。基于此,提出基于车辆转向模型和最小二乘法轨迹圆拟合相结合的道路曲率计算方法,从而判断其它车辆与本车之间的相对车道位置,以此推测其它车辆是否对本车的正常行驶带来危险,从而当车辆在弯道行驶时降低盲区监测系统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笔者将基于起亚集团的凯酷(全新一代K5)车型,从系统定义、系统构成、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应用等方面介绍智能驾驶中一个重要功能——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一、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定义车辆在变道行驶时,由于转弯时后视镜存在视野盲区,驾驶员仅凭后视镜的信息是无法完全判断后方车辆的信息,在一些恶劣天气,例如雨雪、大雾、冰雹等天气状况时增大了驾驶员的判断难度,汽车在变道行驶时存在碰撞或刮擦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和行人少,驾驶员爱开快车.但因视线差且驾驶员易疲劳,使交通事故更易发生.因此,夜间驾驶汽车比白天更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