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级配碎石基层的级配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对比5种试验路方案来确定级配碎石基层与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间的黏结层,即: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使用效果,最终推荐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黏结层方案,并得出了一些关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用于半刚性基层上的透层油层间黏结效果不理想、固结防水作用差的问题,研发了一种高效、环保的乳化沥青透层油材料。根据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和渗透效果的因素,通过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对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均匀性进行观测,结合室内渗透试验,逐一筛选了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种类和最佳掺量,确定了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材料组成。根据室内渗透试验效果,确定了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洒布量为1.5L/m2,最佳洒布时机为基层试件成型后养护1d左右,洒布时的环境温度必须在10℃以上。采用室内渗透试验、层间剪切与拉拔试验对比研究了4种透层油材料在不同洒布量下的渗透效果和层间结合效果,结果表明:环保型乳化沥青透层油均优于其他种类的透层油,其最佳洒布量仍为1.5L/m2;通过对各种透层油最佳洒布量下的冲刷试验,表明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抗冲刷性能良好,可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起到有效的固结保护作用。通过成本分析,表明环保型高性能乳化沥青透层油成本低于煤油稀释沥青和高黏结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型HTC—08透层油与目前常用的煤油稀释沥青、高渗透乳化沥青以及慢裂阳离子乳化沥青等类型透层油的室内性能试验对比分析,表明HTC—08型透层油具有优良的渗透、粘结以及表面固结和抗冲刷路用性能,是一种环保、节约、高效的新型高渗透乳化沥青,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万晓敏 《公路交通技术》2022,38(1):50-53,61
为了检验环氧树脂乳化沥青粘层油的性能,通过对比洒布了环氧树脂乳化沥青粘层油和普通乳化沥青粘层油的双层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不同试验温度、洒布量等条件下的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研究了环氧树脂乳化沥青粘层油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点.结果表明:1)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环氧乳化沥青粘层油的剪切强度与拉拔强度均高于普通乳化粘层油;2)环氧乳化...  相似文献   

5.
普通乳化沥青用作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时,其透入效果极不理想。根据在某高速公路水稳半刚性基层上,使用普通乳化沥青用作透层的实践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路面结构形式。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结合质量一直是整个路面结构的薄弱点。高渗透性乳化沥青能弥补这种缺陷。通过试验检测了一组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性能,对影响乳化沥青渗透性的各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高省和 《公路》1989,(8):36-37
兰考县兰油一号道路是由中原油田投资修建的专用线也是兰考防汛的要道。全长5公里,设计路基宽8米,14%白灰稳定土基层,厚30厘米,宽6.6米,贯入式面层,厚4厘米,宽6米,以乳化沥青修建路面,于1987年6月28日提前竣工,经验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预算总投资136万元,节余60万元,7月1日通车交付使用。兰油一号道路面层采用了阳离子乳化沥青洒布层铺路面贯入式面层的操作工艺,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要求路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是以道路石油沥青与水按适当比例,并掺入阳离子型乳化剂,经机械作用使沥青变成细小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水包油型的褐色乳状液。路面为贯入式,面层按石料尺寸由下往上分层撒铺,粒径逐渐  相似文献   

8.
南广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南广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养生技术的研究证明:在水泥稳定强度形成之前洒布乳化沥青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既节省了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作为透层油起到下封层的作用,而且水泥稳定基层强度均匀,乳化沥青渗透效果佳,同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直接拉拔试验对三种粘层油(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热沥青)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25℃下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以及普通热沥青作为粘层油,其最佳用量分别是0.40,0.45,0.30 kg/m~2;粘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最佳用量不同,高温下确定的最佳用量比常温下要小。结合唐津高速公路现场抗拔试验验证,最终确定唐津高速公路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材料,其最佳用量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10.
乳化沥青具有减少污染、改善工作条件、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有的传统透层乳化沥青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性能不尽理想,因此对其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种较为理想的高渗透乳化沥青试验检测方法。而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层间结合质量一直是整个路面结构的薄弱点。通过对高渗透乳化沥青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的探讨,总结出适合现场施工的技术指标,为今后大面积施工提供了指引。高渗透性乳化沥青能弥补这种缺陷,通过检测了一组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性能,就检测方法本身,进行了方法归纳,对影响乳化沥青渗透性的各项指标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供读者参考。作为一种新型的试验方法,不可避免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透层油的作用、功能,与粘层油、土封层油的区别,对各种沥青材料透层作了分析和对比。强调作为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必须对基层具有一定的透入深度和固结作用,并推荐采用液体石油沥青作为透层油。  相似文献   

12.
潘学政  吴敏慧  吴霞 《公路》2012,(9):202-206
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由基质沥青与废旧轮胎热解沥青混合并掺入适量的渗透性溶剂组合而成.介绍了高渗透型乳化沥青透层材料室内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其试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各项指标测定,提出了配置高渗透型乳化沥青材料的组成比例和相关指标技术要求.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和提高透层油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间粘结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且与透层施工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提高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上透层施工的渗透深度,结合娄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摊铺,开展了洒布不同透层油、不同级配的水稳碎石基层以及不同洒布时间的透层施工对比试验研究,得到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渗透深度不仅与煤油稀释沥青的相差无几,而且其单点渗透深度合格率高、对环境的影响小;半刚性基层的碎石级配及养护时间对透层施工中渗透深度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在级配良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及时洒布高渗透乳化沥青能显著提高透层的渗透深度。  相似文献   

14.
结合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实际工程,总结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检验标准、产品制备的过程控制及应用于透层油施工工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援建赞比亚塞曼公路,起于塞伦杰与大北公路相接处,至卢阿普拉省省会曼萨,1983年6月至11月铺筑42.9公里基层和沥青表处面层,粘层和主层油用阳离子沥青乳液,封层用阴离子沥青乳液稀浆,由于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白改黑"复合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试件进行直接剪切试验。采用剪切强度作为层间剪切性能的评价指标,对层间抗剪切性能随下面层粗糙度、粘层油用量、粘层油种类、环氧用量、温度和浸水条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水泥路面的粗糙度可以有效提高层间抗剪强度;合理的粘层油用量有利于提高"白改黑"层间抗剪切强度,当超过最佳用量后,复合试件层间的抗剪切强度逐渐减小;粘层油性能由好到次为:环氧改性乳化沥青A环氧改性乳化沥青BSBS改性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A普通乳化沥青B;相比而言,较低环氧用量表现出较优的剪切强度和变形能力,最优环氧用量为8%;复合层间抗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添加环氧后,"白加黑"层间抗剪切性能的水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浙江省320国道嘉兴世贸花园路段再生项目,采用ANSYS有限元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研究得出:乳化沥青冷再生层铺筑完后,应保证足够的养生龄期至少在7d以上,否则沥青面层及乳化沥青再生层均易发生车辙及开裂等病害;乳化层厚度在本试验段中,厚度不宜低于10 cm;底基层模量增加,沥青层层底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有所降低,路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弯沉明显降低,因此试验段采用水泥厂拌再生混合料铺筑底基层,既经济又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福建泉州公路局乳化沥青站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设备安装及使用情况,对乳化沥青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离子乳化沥青对湿矿料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多雨的福建省尤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稀浆封层用的乳化沥青为慢裂型乳化沥青,普通阳离子乳化沥青多为中裂或者快裂型,非离子乳化沥青主要为慢裂。把两种沥青乳化剂进行复配,结合两种乳化沥青的优点制备复配型乳化沥青。主要总结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与不同种类非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复配,并进行乳化沥青的性能测试,是否适用于稀浆封层。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为了改善沥青结构层层间的接触状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沥青各面层之间应洒布黏层油。目前广泛应用的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黏结能力比较差,往往达不到将上下沥青结构层黏结成整体的效果,这主要受黏层油自身性能的影响~([1-2])。为了提高和改善沥青结构层层间的黏结性能,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